学术投稿

耳穴贴压、穴位注射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罗思明;张艳;叶蓉

关键词:COPD, 中医治疗, 耳穴埋豆, 穴位注射
摘要:目的 在常规西医抗炎、止咳平喘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耳穴埋豆、穴位注射治疗干预方法,观察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的情况有无好转.结果 行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与中医治疗干预前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心累气促不适有所缓解、肺功能得到改善、肺通气量增加,住院时间同比缩短4~6天.结论 中医治疗干预能有效减轻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以及呼吸肌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降低机体的肺动脉压水平,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恢复人体正气,值得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慢阻肺患者10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干预方法,观察临床反应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前后患者的疗效.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为了探究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治疗的138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检查(量血压、体温),进行宣传健康教育,患者在监护人的看护下进行康复,医护人员不参与干涉,但是进行定期回访工作;实验组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用药安全、心理状态及饮食健康进行规划和干预.结果 研究显示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37.6%,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1.3%.结论 研究证实对急性胃炎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其在恢复过程中有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其病情稳定.

    作者:刘千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胃肠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胃肠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31例胃肠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行DSA诊断及治疗,总结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31例患者经DSA检查确诊15例,诊断率高达48.39%,15例患者经过治疗,成功12例,治疗成功率为80.00%,治疗失败3例,失败率为20.00%.结论:对胃肠道出血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尹立刚;黄风雷;何志伟;付金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外科护理文书存在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在医疗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我国对医疗事故的处理也构建了更科学完善且适合的规章制度.医患纠纷是医疗事故常见的一种问题,特别是与护理方面的一系列医疗纠纷.所以,为了确保各项医疗事故能够得到妥善处理,相关工作人员应不但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充分重视、不断优化外科护理文书管理,以此来尽可能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陶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新生儿ABO溶血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时机探讨

    目的 探究新生儿ABO溶血丙种球蛋白(IVIG)的治疗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新生儿AB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在娩出后24h内接受IVIG治疗的有43例患儿,记为早期组,在娩出后24至48h内接受IVIG治疗的有39例患儿,记为晚期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两组娩出后5d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黄疸消退耗时.结果 治疗后24h、治疗后48h早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娩出后5d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黄疸消失耗时显著短于晚期组(P<0.05).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IVIG早期治疗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提升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加快黄疸消退.

    作者:童霄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护理质量及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病情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书写规范等护理质量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有效缓解病情,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联合运用放疗与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与毒副反应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放疗和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与毒副反应.方法:选取2015-2018年于我院就诊的80位中晚期宫颈癌的患者,均分为两组.一组患者联合运用放疗与化疗,为联合组:另一组患者仅放疗,为放疗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发生的毒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CR率为47.5%,缓解率为82.5%.放疗组的CR率为25%,缓解率为52.5%.在毒副作用上,联合组骨髓抑制、直肠反应、胃肠道反应、泌尿生殖道反应、3-4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5%、42.5%、52.5%、1%、7.5%,均高于放疗组.结论:联合运用放疗与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缓解率、控制率较高,但相较于单纯放疗,患者发生毒副反应较多.

    作者:康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皮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PBL教学法在皮肤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12月-2018.1月间在我院皮肤科实习的62名护理专业实习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实习生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名,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法,对照组传统LBL教学法,评价两组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出科理论、操作、病例书写、健康宣教效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习生满意度29例(93.55%),高于对照组23例(74.19%),(χ2=13.853,P<0.05).结论 临床在皮肤科实施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健康宣教能力及满意度.

    作者:梁福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藏医药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研究进展

    就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来说,其已经逐渐成为了对高原人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慢性病之一.而藏医药则能够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有关书籍中表明其具有应用副作用小的特点优势.因此本院就将以此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藏医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机理进行入手,展开其具体研究,以供参考.

    作者:陈珠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汉防己甲素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探讨其可能的抗白血病作用机制,回顾近10年汉防己甲素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文献,系统整理和总结了运用汉防己甲素对于FLT3-ITD(+)的AML治疗效果及相关的作用机制,展现出Tet治疗难治性、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AML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减低的优势,为汉防己甲素应用于FLT3-ITD突变阳性AML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青;吴冬梅;李玉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提高微生物检验准确率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和2017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样本各500例,对比呼吸道、血液培养标本、分泌物标本和粪便(尿液)标本的阳性率.结果:2017年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低于2018年,分泌物标本检验阳性率高,其余依次为粪便(尿液)标本、呼吸道标本、血液培养标本.结论:不同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阳性率带有一定差异,需要提升微生物检验的规范性,降低误差,选择阳性率高的检验标本,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作者:黄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糖尿病在中医治疗方法下的患者恢复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过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共一百名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试验组,本组患者采取中医辩证的方式进行治疗;一组为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口服西药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两个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的检查指标明显好转.总效率的统计数值比较中,试验组的显示有效治疗的人数共有47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有效治疗人数为38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明显.结论 中医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治愈和控制.

    作者:马玉强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进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慢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已经有了新的进展.本文主要结合部分学者的研究报道对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罗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观察

    受大量服用抗生素、使用公共坐便以及性生活不洁的影响,女性群体罹患细菌性阴道炎的概率逐年增加,探寻诊治该疾病的有效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在对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阐述了甲硝唑以及克林霉素的药理机制,并对以上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出阐释,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肖井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8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者不同的临床心理干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行心理护理.以MCMQ量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均有效改善,相较干预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心理改善情况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成人急性白血病不良心理,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主观应对及社会支持度,转变自身的不良心理状态,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伊晓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先使用药物祛痰和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五天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胸部叩击疗法进行排痰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脱机时间、氧饱和度以及肺静态顺应性.并且记录患者咳嗽后胸片和肺部听诊的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日常的吸痰和振动排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率、呼吸指标、胸片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排痰方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能有效地祛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个体化营养与运动指导对产后康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予以产个体化营养与运动指导对其产后康复所具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于本院妇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8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研究组42例.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产后康复指导,在常规产后康复指导基础上予以研究组产妇个体化营养与运动指导.对比两组指导前,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体成分构成指标情况.结果:指导前,两组产妇产后体成分构成指标对比无差异,P>0.05.经指导后,两组各项体成分指标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较明显,P<0.05.结论:在产后康复中予以产妇个体化营养与运动指导,可帮助产妇有效改善体成分指标,促进产后各项生理功能的恢复,提升恢复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恰毛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在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发生率和泌乳通畅率,并比较两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3d的乳房胀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泌乳通畅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7d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可降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乳腺管通畅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

    作者:陈璐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院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3例.其中参照组为患者发病后由家属自行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实验组为患者发病后及时选择院前急诊方案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要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血压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策略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开展个性化护理策略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患者入选时间范围为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模式的差异性,将其分成对照组(n=41)及干预组(n=41),分别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及常规加个性化围术期护理策略,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模式的临床运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干预组患者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策略是理想的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手段,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韩玉芝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影响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因素

    营养是维持人体健康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合理膳食可以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健康水平,预防疾病的发生.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属于中等劳动强度者,他们的新陈代谢旺盛,学习紧张,课外活动丰富,因此需要有健康的体格和充足的营养支持.

    作者:陈博雅;付朝旭;代霖;李聪;许妍姬;许梅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