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娅
目的:分析并比较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4月~2018年10月之间收治的98例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B组患者予以品管圈活动,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肺部感染情况、气管套管拔除率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气管套管拔除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气管套管拔除率,降低肺部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董勤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瑞氏染色是细胞学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对于染色结果的重要性及染色的方法学问题已引起全国血液学工作者的重视.血液学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CSH)在1976年成立了染色和染色方法专家小组,1984年确定Romanomsky染色为参考方法.
作者:石丰莲;王洪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作为我国现代医疗事业中较为常用的设备,其主要是通过高频磁场来达到加速运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沿着直线形式运行加速,因此命名为直线加速器,而闸流管是直线加速器中的高压系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闸流管的工作原理,并对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探寻到有效的维修和处理措施,为我国医疗设备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明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院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3例.其中参照组为患者发病后由家属自行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实验组为患者发病后及时选择院前急诊方案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要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血压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先使用药物祛痰和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五天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胸部叩击疗法进行排痰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脱机时间、氧饱和度以及肺静态顺应性.并且记录患者咳嗽后胸片和肺部听诊的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日常的吸痰和振动排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率、呼吸指标、胸片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排痰方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能有效地祛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学龄前(年龄<6岁)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结果:各个年龄段肥胖儿童的维生素A不足率、缺乏率较高,其中<1岁组为明显;各年龄段儿童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良好,维生素E的缺乏率较低.结论: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存在缺乏现象,而多数儿童的维生素E水平良好,应注意做好维生素A水平的监测,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
作者:曹玉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卧位管理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后遗症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舒适护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收的100例膀胱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运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分析不同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评估上,观察组10%明显少于对照组34%,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均可以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但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提升恢复速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治疗恢复更为优质.
作者:穆宏鑫;李广永;李培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老年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68例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N=34)和常规组(N=34),利伐沙班治疗对象,定义为常规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象,定义为研究组.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5%),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9.41%),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常规组凝血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功能各指标变化,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老年创伤后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作者:陈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对急性重症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梗塞患者60例,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将其分为对照组(<7mmol/L,正常)和观察组(≥7mmol/L,增高),各30例.回顾性两组全部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入院及出院时的NIHSS评分以及短期预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NIHSS评分方面,观察组入院、及出院时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在短期预后方面,两组预后不良率、死亡率等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而在营养不良率上,观察组63.33%较对照组33.33%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空腹血糖增高可明显加重急性重症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营养不良率,因此临床需积极对其血糖水平加以控制,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屈德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基于文献调查,本文例举情志性疾病、虚寒性疾病、神经衰弱、慢性肝病等慢性疾病,介绍静坐调治该类疾病的案例,以期抛转引玉,让静坐调息养生法得到进一步的挖掘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熊彦棠;章德林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8例对象.A组、B组分别给予替比夫定、恩替卡韦治疗.对比治疗后ALT复常率、GTP复常率、HBV-DNA阴转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ALT复常率、GTP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均相近(P>0.05);2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肾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的效果相近,但是前者肾损伤发生率低.
作者:赵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市场环境中的竞争持续加剧,对于我国医疗制药领域,也提出了十分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新形势下,我国制药企业整合营销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列举,提出了销售渠道重组难度大、第三销售方表现力难以提升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足等多项问题;随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了新时期,我国制药企业整合营销的传播与发展策略,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邵鹏雨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发病早于女性,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陈博雅;代霖;付朝旭;李聪;许梅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对儿童X线检查心理的进行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进入本院接受X线检查的儿童共15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75例患儿.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检查配合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情况方面,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对X线检查的儿童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检查配合度,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杨莎;贾敏;王晶;刘芳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无湿化吸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2015年12月~2018年1月在本院实施中低流量吸氧的患者,选择随机方式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选择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法实施氧疗,对研究组患者选择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法实施氧疗.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24h的吸氧后,研究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患者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湿化瓶细菌污染阳性率为31.7%(19/60),对照组湿化瓶细菌污染阳性率为48.3%(29/60),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研究表明,无湿化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不会对患者舒适度产生影响,对降低湿化瓶细菌感染率极为有利,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心脏超声和常规心电图对非心梗异常Q波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以本院就诊的50例非心梗异常Q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无心肌梗死病史但12导联同步描记方法受检者常规ECG出现异常Q波者,使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UCG作检测,分析比较,进行诊断.结果 入选的50例患者均非由心梗引起的异常Q波,有32例患者存在器质性病变,12例存在左室腔内假腱索.结论 多种原因均可导致ECG出现异常Q波,结合超声和临床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作者:肖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多期扫描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多期扫描组给予多层螺旋CT对动脉期、全肝静脉期、病灶平衡期扫描,对照组给予多层螺旋CT平扫.观察两组显示情况,比较诊断准确率.结果 两组诊断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多期扫描组明显提高了结节型肝癌诊断准确率.多期扫描组各期病灶显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刘永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双源双能量CT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CT单能量扫描,观察组采用双源双能量CT评估.结果:观察组动脉期CT剂量指数为(10.49±0.36)mGy,对照组动脉期CT剂量指数为(0.21±0.05)mGy,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者动脉期碘值为(0.50±0.02),治疗无效者动脉期碘值为(13.25±1.5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双源双能量CT应用到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价过程中,通过对动脉期碘值的观察,能够有效明确患者是否治疗有效,与单能量CT相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明;马东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对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5例我院接收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就诊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采取开腹肠黏连松解术)与观察组(n=25,采取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对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要少,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要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术后再次手术例数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结论 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具有微创特点,并发症少,术后再次黏连的几率小,值得推广.
作者:高林山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