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瑞氏染色效果的评价

石丰莲;王洪云

关键词:
摘要:瑞氏染色是细胞学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对于染色结果的重要性及染色的方法学问题已引起全国血液学工作者的重视.血液学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CSH)在1976年成立了染色和染色方法专家小组,1984年确定Romanomsky染色为参考方法.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及产妇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及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60例对照组:普通治疗及护理;60例观察组: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及心理.结果 ①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产后抑郁、会阴撕裂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X2=4.95,5.13,3.26,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HAMA及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t=8.24,7.32,P<0.05).结论:心理护理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能较好全面的照顾到产妇需求,减轻焦虑心理,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66例,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组均有33例,前者行优质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水平与产后24h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后血压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有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产后24h出血量多于研究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妊高症患者产后出血中效果可靠,不仅能调节血压,还可预防产后出血,建议推广.

    作者:焦冬敏;王雪梅;徐静;陈亚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作者:李润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96例,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和各项指标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SAS、SDA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施以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英;程光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 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对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的临床疗效,为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在临床的应用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此设备由天津好康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纳入院内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诊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及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原发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对两组患者原发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治疗满意度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对照组为86.21%,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各血脂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为91.38%,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循环疾病、代谢功能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疗中,联合开展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的恢复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是一类效果显著、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骏峰;王虹;张佩兰;董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普外科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接收的患者6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1例.实验组行腹腔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探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确诊比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用时.结果:实验组手术中确诊概率93.5%高于对照组74.2%,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同时实验组手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用时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普外科急腹症患者予以腹腔镜救治,能够改善出血量多、创伤大、住院时间久以及就诊率低的问题.

    作者:吴鑫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对急诊护理操作实施风险管理的探讨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急危重症的重要场所,护理水平能够直接体现医院急救水平和综合实力.由于急诊科重症患者较多,病情变化快,突发事件多,常对护理人员在技术水平、病情观察、应急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急诊科是一个护理风险系数较高的科室,急救工作中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危及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了更好地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作者:李新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9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46例,乙组43例.甲乙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情况、心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后,干预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焦虑值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明显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武宇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分析

    目的:探讨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000例学龄前(年龄<6岁)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E水平.结果:各个年龄段肥胖儿童的维生素A不足率、缺乏率较高,其中<1岁组为明显;各年龄段儿童的血清维生素E水平良好,维生素E的缺乏率较低.结论:学龄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A存在缺乏现象,而多数儿童的维生素E水平良好,应注意做好维生素A水平的监测,以预防维生素缺乏症.

    作者:曹玉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换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门诊换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一些门诊换药室的工作环境和注意事项等相关危险因素,制定一套换药室各项安全标准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被整治后的门诊,减少了很多麻烦,降低了换药室的感染率.结论:对门诊换药室感染进行常见的原因分析后,提高了医院治疗的效果,降低了感染率的发生.

    作者:金海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我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观察组给予中药治疗,常规组给予西药治疗,每组各有患者25例.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

    作者:曾佑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护士长管理下的钉钉平台在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钉钉平台在护士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40例ICU接受钉钉平台进行继续教育的护理人员;对所有护士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护士对于钉钉平台的评分以及对于钉钉平台进行继续教育的满意度.结果:护士对于平台操作简便、平台学习内容与方式、平台教育价值、导航功能明确以及功能模块设置均有着较高的评分;且对于平台各项内容满意度均在70%以上.结论:钉钉平台在护士继续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学习空间,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霞;陈静;张丽;刘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创伤中心收治的骨折围手术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治疗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3d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飞行员航空性鼻窦气压损伤的医疗保健

    航空性鼻窦气压损伤成为危害飞行员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近10年经我院疗养康复的飞行员中45例有航空性鼻窦气压损伤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飞行员航空性鼻寞气压损伤的医疗保健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徐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整体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医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78例为对象,单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整体护理(观察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87%,相较于对照组的76.92%高,P<0.05.结论: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接受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颈源性高血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颈源性高血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运用针刺推拿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干预后患者治疗疗效、血压治疗前后变化状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明显多于对照组为76.6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上,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源性高血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更好的控制血压状况.

    作者:袁玉福;王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对瑞氏染色效果的评价

    瑞氏染色是细胞学检验中常用的一种染色方法,对于染色结果的重要性及染色的方法学问题已引起全国血液学工作者的重视.血液学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CSH)在1976年成立了染色和染色方法专家小组,1984年确定Romanomsky染色为参考方法.

    作者:石丰莲;王洪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策略研究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一年之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出血重症监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张薇薇;于彬彬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留学生妇产科实验见习课全英教学体会

    面向留学生招生及实行全英教学是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妇产科实验见习课全英教学特点,通过系统、有序的课前准备,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客观公正的教学效果评价,进而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实验见习课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以善佳;田正平;姚军;蒋彩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率分析

    目的:探究硝酸甘油与低分子肝素钠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这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心绞痛发生次数、持续时间以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患者治疗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生次数、VAS评分对比:P值<0.05.讨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硝酸甘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值得推荐.

    作者:熊春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