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及产妇心理的影响

王静

关键词:心理护理, 分娩结局, 心理, 不良情绪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及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60例对照组:普通治疗及护理;60例观察组: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及心理.结果 ①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产后抑郁、会阴撕裂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X2=4.95,5.13,3.26,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HAMA及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t=8.24,7.32,P<0.05).结论:心理护理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能较好全面的照顾到产妇需求,减轻焦虑心理,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统计分析

    目的:针对精神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统计进行分析,给今后临床用药带来参考与依据.方法:针对过去在我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入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服用精神类药品,并出现了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记录加以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不良反应的具体状况.结果:在所选择的患者中间,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相对比较高;氯氮平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为普遍;在所有不良反应类型中,患者神经系统发生损害的比例大.结论:针对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应该科学合理的控制精神类药品的服用剂量,同时给予密切的监测管理,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龚姣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

    目的 分析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对策,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体验,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某医院需要妇产科收治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子及常见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产科护理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即服务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业务因素.结论 通过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法律制度,加强自身专业技能提升,护理人员有效的实现了自身价值,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护理服务,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提高,将妇产科护理中肯可能出现的问题降到低,有助于患者康复和树立良好的医院口碑,在临床护理中可以广泛推广.

    作者:吕丽;韩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双源双能量CT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双源双能量CT在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CT单能量扫描,观察组采用双源双能量CT评估.结果:观察组动脉期CT剂量指数为(10.49±0.36)mGy,对照组动脉期CT剂量指数为(0.21±0.05)mGy,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有效者动脉期碘值为(0.50±0.02),治疗无效者动脉期碘值为(13.25±1.5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双源双能量CT应用到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价过程中,通过对动脉期碘值的观察,能够有效明确患者是否治疗有效,与单能量CT相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明;马东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胃肠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在胃肠道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31例胃肠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行DSA诊断及治疗,总结诊断及治疗效果.结果:31例患者经DSA检查确诊15例,诊断率高达48.39%,15例患者经过治疗,成功12例,治疗成功率为80.00%,治疗失败3例,失败率为20.00%.结论:对胃肠道出血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尹立刚;黄风雷;何志伟;付金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针对糖尿病合并肾病老年患者研析其护理工作

    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糖尿病合并肾病的老年患者临床护理工作状态.方法:随机选择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采取综合护理方案,认真落实好护理工作.所有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均没有出现异常现象,也没有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终得出结论:客观评价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效率,还能进一步稳定患者的病情,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白玲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儿科门诊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撤管发生率、堵管、外渗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应用在观察组患儿静脉留置治疗过程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东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甲泼尼龙预防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预防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作为对象,通过数字抽签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1例,术后早期对照组常规用药,实验组配合给予甲泼尼龙,统计观察两组患者急性呼吸衰竭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1例急性呼吸衰竭,对照组4例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在预防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中,效果显著.

    作者:王清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骨折病变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骨折患者98例,在DR平面的基础上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检查,并应用MPR、SSD、VR等技术进行后处理,对DR、比轴位图像以及三种后处理技术对于不同骨关节骨折的检出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结果:MPR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检查方法(P<0.05),而在临床分型方面,MPR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显著低于DR和SS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与MPR、VR等后处理技术结合能对骨关节骨折患者的骨折进行正确分型,有利于治疗方案的有效选择,值得推广.

    作者:沈智蓉;程静;陈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论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来说,其重要性难以替代,尤其是相比奶粉喂养的优势要大的多.本文首先分析了母乳喂养效能的情况,然后总结指出母乳喂养的好处,后提出如何通过护理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以期推进和优化妇产科的护理工作.

    作者:白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空腹血糖对急性重症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对急性重症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脑梗塞患者60例,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将其分为对照组(<7mmol/L,正常)和观察组(≥7mmol/L,增高),各30例.回顾性两组全部的临床资料,对两组入院及出院时的NIHSS评分以及短期预后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NIHSS评分方面,观察组入院、及出院时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在短期预后方面,两组预后不良率、死亡率等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而在营养不良率上,观察组63.33%较对照组33.33%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空腹血糖增高可明显加重急性重症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营养不良率,因此临床需积极对其血糖水平加以控制,以改善其预后.

    作者:屈德会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膝关节镜术后不同冰敷时间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临床治疗中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采取不同的冰敷时间,研究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的84例接受膝关节镜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冰敷时间帮其减轻肿胀与疼痛感.参照组做完膝关节镜术对患者膝关节及周围皮肤连续冰敷24小时;研究组患者从做完膝关节镜术对患者膝关节及周围皮肤进行24小时冰敷,每天需要进行4次30分钟的间断性冰敷.经过不同时间的冰敷后对比两组术后患者在12小时、24小时之后的症状.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冰敷时间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都得到了改善,冰敷12个小时后参照组剧烈疼痛患者18例、出血患者8例、肿胀患者6例、其它并发症4例,明显低于研究组剧烈疼痛患者24例、出血患者10例、肿胀患者8例、其它并发症5例;冰敷24小时后参照组剧烈疼痛患者10例、出血患者2例、肿胀患者2例、其它并发症1例,也明显低于研究组剧烈疼痛患者20例、出血患者6例、肿胀患者4例、其它并发症3例.两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持续法冰敷进行临床治疗使患者身体情况得到了改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闸流管触发板故障及维修研究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作为我国现代医疗事业中较为常用的设备,其主要是通过高频磁场来达到加速运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沿着直线形式运行加速,因此命名为直线加速器,而闸流管是直线加速器中的高压系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闸流管的工作原理,并对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探寻到有效的维修和处理措施,为我国医疗设备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明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运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1:1比例分为A组(n=32)和B组(n=32),其中A组开展品管圈活动,B组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对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净月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督脉灸联合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督脉灸、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督脉灸,两组均连续治疗7d,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P<0.05.

    作者:蔡辅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后,观察患者子宫肌瘤的形态、大小以及超声学表现,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子宫肌瘤患者为37例,诊断正确率为92.50%,与病理检查结果100%相比较,具有诊断价值.结论:B超可以用于诊断子宫肌瘤患者,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董运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两种方法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的效价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测的240例O型血RhD阳性孕妇,采用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IgG抗-A及IgG-B效价.结果 微柱凝胶技术测定IgG-A和IgG-B效价几何均数均明显高于传统试管法测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技术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试管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相较于传统试管法,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一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脊柱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满意度的影响价值体会

    目的:脊柱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并发症、满意度的影响价值体会.方法:我院以随机的方式选取80例在本院脊柱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5年12月.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本次调查中采用的护理方式为优质护理.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均差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脊柱外科护理中护理中,可采取优质护理方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血浆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6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采用乳胶免疫法测试D-二聚体的含量.在患者发病后的30d对患者做预后评价,然后分析预后患者的结果.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0d,预后良好组的患者有342例,预后不良组的患者有33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预后量好组的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比正常人高,但是在治疗以后会降低,同时血浆D-二聚体患者在预后治疗以后效果良好,这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判断患者预后水平的重要指标.

    作者:董涛;葛汝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转氨酶水平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以同期6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转氨酶水平的检测,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AST水平及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项升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该病诊断提供价值性参考.

    作者:张海莉;郭自挺;蔺海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综合性护理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析综合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实施常规和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0.0%,且等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31.1%,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的实施对提高小儿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促进作用,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伟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