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灵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观察研究中医护理方案在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胃脘痛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通过中医护理方案来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96.58%)远大于对照组(68.78%).其中治疗有效率中包括胃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好转程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胃脘痛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焦玉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20世纪后期,由于腹腔镜的出现,使泌尿外科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腹腔镜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发展也推动了其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泌尿外科疾病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具有不干扰腹腔脏器、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备受患者青睐[1].腹腔镜手术的增多,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无论是从腹腔进入,还是从腹膜后进入,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是4%,死亡率约为0.03%~0.08%[2].良好的围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雯雯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到我院进行定期产检的130例孕妇,将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孕妇接受常规门诊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65例孕妇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1.54%,对照组为56.92%,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科学的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对妊娠及分娩的认知,有利于孕妇及胎儿健康.
作者:石代密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对肾内科中老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医院内护理中老年肾内科患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识有所上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所提高,降低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结论 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性措施来降低护理中老年肾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
作者:沙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随着现在交通工具逐渐普及以及人们户外活动频繁,发生意外、摔伤等概率也在逐渐提高,部分骨科受损严重患者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骨科患者术后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其是机体在组织损伤以及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常见反应.疼痛是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患者深受疼痛的折磨,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食欲及功能的康复,给创伤的治疗及骨折的愈合带来不良的影响.骨科患者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疼痛常常难以自控,而且敷料包扎过紧也可引起患肢肿胀和疼痛.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影响他们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和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等并发症增加,延缓康复.目前,疼痛已被纳入机体生命体征指标,与血压、呼吸、脉搏以及体温一起成为重要的机体指标.如何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成为护理工作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主要探讨了骨科护理人员态度在降低患者疼痛方面的影响以及就如何降低患者疼痛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任孝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卧位管理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后遗症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舒适护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施以个体化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7月我院70例需静脉输液治疗患儿档案资料,以数字法为基准,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分别施以个体化心理护理与日常护理,评估两组治疗后60s内停止哭闹及一次刺穿成功状况、家长满意状况.结果:两组相较而言,实验组治疗后60s内停止哭闹比、一次刺穿成功比、家长满意状况均较高(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施以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显著提升家长满意状况及一次性刺穿成功几率,缩短患儿哭闹时间,临床实施情况颇为明显,因此,可以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唐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108例进行分组研究,通过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的治疗方法则是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熏洗、坐浴等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手术后肛门瘙痒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采纳和进一步大力推广.
作者:曾宪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了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共计200例,并将其随机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100例,针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感染问题,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之后对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问题发生概率较低,护理质量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不仅可大幅度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春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创伤中心收治的骨折围手术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治疗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3d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先使用药物祛痰和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五天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胸部叩击疗法进行排痰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脱机时间、氧饱和度以及肺静态顺应性.并且记录患者咳嗽后胸片和肺部听诊的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日常的吸痰和振动排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率、呼吸指标、胸片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排痰方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能有效地祛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老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应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2周,每周3次,观察时间均为6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2以及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治疗过程中每天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血糖、血脂、肝功等指标每周检查一次.结果:应用MECT治疗,起效快,在第一周末即出现统计学意义,第二周末效果更明显.尤其对焦虑症状的效果更明显.在四周末两组各项评分差距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对老年抑郁障碍患者起效快,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运昭;刘亚丽;孟祥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评估中风恢复期病人给予中医康复护理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从本院接收的中风恢复期病人中筛选出67例,依据具体护理方法的差异将上述病人列入康复护理组(34例)、基础护理组(33例),基础护理组向病人予以常规的恢复期护理;康复护理组在常规型护理的条件下展开中医康复护理,评比两组实施护理后的实际效果情况.结果 经护理后,康复护理组病人的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风恢复期病人护理过程中践行中医康复护理的相应措施,有利于提高病人生活运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作者:朱莉;张海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心脏超声和常规心电图对非心梗异常Q波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以本院就诊的50例非心梗异常Q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无心肌梗死病史但12导联同步描记方法受检者常规ECG出现异常Q波者,使用多功能彩色多普勒UCG作检测,分析比较,进行诊断.结果 入选的50例患者均非由心梗引起的异常Q波,有32例患者存在器质性病变,12例存在左室腔内假腱索.结论 多种原因均可导致ECG出现异常Q波,结合超声和临床诊断可以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
作者:肖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颈源性高血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60例颈源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运用针刺推拿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干预后患者治疗疗效、血压治疗前后变化状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明显多于对照组为76.67%,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血压变化上,观察组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源性高血压采用针刺推拿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更好的控制血压状况.
作者:袁玉福;王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将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观察应用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通过观察患儿围手术期mYRAS评分、生理指标、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成效.
作者:郑娟;褚国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后,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妇科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予以抽签法的形式将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1例.对照组行基础心理指导,研究组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SAS以及SD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低于研究组,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两组心理健康评分中,护理前两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存在差异性(p<0.05);研究组满意度90.4%高于对照组61.9%.结论:将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临床推广价值可行.
作者:蔡忠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两种不同的体架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摆位误差及外放边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4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例体位固定装置使用胸腹平架,20例使用乳腺托架,所有患者在放疗前应用机载影像系统获取锥形束CT图像,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 beam CT,CBCT)图像和计划图像融合,然后比较两组的摆位误差,并根据摆位误差计算各组PTV外放边界.结果平架组中心点偏差X(左右)为(2.9±1.6)mm,Y(头脚)为(3.3±1.8)mm,Z前后为(2.6±1.6)mm,乳腺托架组中心点偏差X(左右)为(2.5±1.7mm),Y(头脚)为(3.2±1.7)mm,Z(前后)为(3.6±1.6)mm,胸腹平架组在前后方向的误差值比乳腺托架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左右与前后方向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腹平架组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为8.2mm、9.4mm、7.6mm,乳腺托架组在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的外放边界分别为7.4mm、9.3mm、10.3mm,胸腹平架组在前后方向外放较托架组小.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使用胸腹平架在前后方向误差更小,更能提高摆位重复性,从PTV外放考虑,胸腹平架组在前后方向更能保护正常组织.
作者:王燕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本项研究将对老年冠心病的病人使用蒙医内科的综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一段时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病人68名,将这些病人按照住院的前后顺序分为基础组与实验组,入院时间早的为基础组,入院时间晚的为实验组,两组病人人数相同.将常规的治疗方法给予基础组的冠心病病人,将常规治疗与蒙医内科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应用在实验组的冠心病病人中,对两组病人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两组病人在接受相同时间的治疗之后,实验组病人使用综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要优于基础组病人,两组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将蒙医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应用到冠心病的病人中,不仅可使病人的临床症状得以改善,还使病人因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得以降低,可见蒙医内科综合康复方法对冠心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更好,应该将该治疗方法在冠心病病人当中推行.
作者:国建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5.07~2018.07间本院收治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将两组止血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研究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8.00%、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人而言,综合护理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止血有效率,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陈惠坤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