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泌尿科后腹腔镜手术的围术期护理

刘雯雯

关键词:泌尿外科, 后腹腔镜, 围术期护理
摘要:20世纪后期,由于腹腔镜的出现,使泌尿外科传统的开放手术逐渐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腹腔镜的设备更新和技术发展也推动了其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泌尿外科疾病较为先进的方法之一,具有不干扰腹腔脏器、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的特点,备受患者青睐[1].腹腔镜手术的增多,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无论是从腹腔进入,还是从腹膜后进入,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是4%,死亡率约为0.03%~0.08%[2].良好的围术期护理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在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将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观察应用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通过观察患儿围手术期mYRAS评分、生理指标、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成效.

    作者:郑娟;褚国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两种方法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的效价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测的240例O型血RhD阳性孕妇,采用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IgG抗-A及IgG-B效价.结果 微柱凝胶技术测定IgG-A和IgG-B效价几何均数均明显高于传统试管法测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技术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试管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相较于传统试管法,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一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经直肠超声联合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联合特异性抗原(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就诊于本院的14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病史资料.以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为标准,计算TRUS、PSA以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TRUS诊断的灵敏度为69.79%,特异度为68.18%,准确度69.29%.PSA诊断的指标分别为75.00%、54.55%、68.57%.联合诊断指标为81.25%、为93.18%、85.00%.结论:TRUS、PSA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癌诊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法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双源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的护理研究进展

    为降低双源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对患者的危害,本文从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应用现状、对比剂外渗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出较好相应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选择适宜穿刺部位、加强双筒高压注射器检查、合理选择静脉针头,并对出现外渗后如何护理展开了详细的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韦翠光;韦利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在并发症上,对照组发生率20.0%较观察组8.0%明显较低,且P<0.05.在满意度上,对照组为84.0%较对照组96.0%明显较低,且P<0.05.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期间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各种并发症,还能使患者达到较高满意度,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情景式体验教学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在对本科生的教育中,情景式体验教学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已经开始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对于本科生的教学来讲,情景式体验教学可以使本科生更好的在高校内接受实践性教育,有益于本科生进行实践学习.情景式体验教学可以有效的使本科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结合,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利用情景式体验教学的优势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帮助本科生更好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作者:刘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及产妇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分娩结局及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60例对照组:普通治疗及护理;60例观察组: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及心理.结果 ①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产后抑郁、会阴撕裂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X2=4.95,5.13,3.26,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HAMA及HAMD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t=8.24,7.32,P<0.05).结论:心理护理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模式,能较好全面的照顾到产妇需求,减轻焦虑心理,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论母乳喂养的好处

    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来说,其重要性难以替代,尤其是相比奶粉喂养的优势要大的多.本文首先分析了母乳喂养效能的情况,然后总结指出母乳喂养的好处,后提出如何通过护理行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以期推进和优化妇产科的护理工作.

    作者:白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为了探析低离子聚凝胺在输血检验中的使用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114例受血患者,在统一随机编号后,将奇数标号组受血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以低离子聚凝胺技术进行检测,偶数编号作为对照组,并以常规盐水法进行检测,然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采用不同检测方法的两组患者的检测数据(阳性检出率及细胞凝聚检出情况),并对计算所得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特异性凝集、检查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且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将低离子聚凝胺应用于输血检验对特异性凝集具有较好地帮助,可以在加快检查速率的同时加快阳性检出率.

    作者:吴运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产妇负性情绪、产程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分析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对产妇负性情绪、产程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71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研究组(36例,对照组+全程导乐助产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产程、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分数远低于对照组(P<0.05),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远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可缓解产妇负性情绪,缩短产程,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丹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临床检测中通过对尿液的性质、量、组成成分等进行分析,能够为部分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尿常规是疾病检查与诊断期间为基础的手段,在现阶段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随着临床检测方式的不断改进,新型设备的不断引进,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获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尿液的排出在机体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维持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能够为全身血液及组织器官之间存在较大联系.尿液检验方式主要有肉眼、显微镜与化学方式,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尿液化学分析检查能够更快的获得精确的结果.本文就尿常规检验方式进行综述,为后期临床检验奠定基础,内容如下.

    作者:骆晓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肌电图检查在腰骶神经根病变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肌电图检查应用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与腰骶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00例疑似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组)与100例疑似腰骶神经根病变患者(B组)当作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肌电图检查.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及诊断后,及时的对2组患者的肌电图临床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A组确诊率为97.0%,B组确诊率为93.0%.2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应用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与腰骶神经根病变中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提高临采确诊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与症状改善时间,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关注.

    作者:金玉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6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资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患儿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1年发病率为15.79%,对照组为50.0%,相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37%,对照组为73.68%,相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距显著(P<0.05).结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应用系统完整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有效控制患儿1年内发病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刘丽;刘智慧;张翠爽;吴艳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辨构论治理论对诊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辨构论治理论对于诊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并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文献,并结合古籍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的中医论述,对辨构论治思想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进行阐述.结论 辨构论治理论能够在现有的水平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起到病位定位更加精准、治疗更为简化、治疗的疗效更加显著等作用.

    作者:崔俊宇;齐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患儿34例,将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其中包括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儿麻醉采用氯胺酮,观察组患儿麻醉采用七氟烷,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两组之间数据差异,经计算后显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儿麻醉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且麻醉总有效率也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发现(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行手术患儿采取七氟烷进行麻醉处理,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麻醉效果.

    作者:卜梦梦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耳穴贴压、穴位注射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在常规西医抗炎、止咳平喘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耳穴埋豆、穴位注射治疗干预方法,观察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的情况有无好转.结果 行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与中医治疗干预前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心累气促不适有所缓解、肺功能得到改善、肺通气量增加,住院时间同比缩短4~6天.结论 中医治疗干预能有效减轻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以及呼吸肌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降低机体的肺动脉压水平,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恢复人体正气,值得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慢阻肺患者10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干预方法,观察临床反应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前后患者的疗效.

    作者:罗思明;张艳;叶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系统性饮食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改善、并发症及家属疾病知识 掌握的影响

    目的:探讨系统性饮食管理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症状改善、并发症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性饮食管理.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结果:干预组紫癜、腹痛、关节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35%较对照组的19.57%低(P<0.05);干预组家属疾病知识掌握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HSP患儿治疗过程中配合系统性饮食管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症状消退,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使患儿家属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陈娟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路径式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分析及研究

    目的:了解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路径式护理健康教育方法分析及研究.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6.14-2018.5.9的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组用常规方法,临床路径式护理组用临床路径式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满意度;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正常时间、家长对黄疸疾病的认知、住院时间和费用;护理前后胆红素的监测情况;纠纷率.结果:临床路径式护理组满意度、胆红素的监测情况、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正常时间、家长对黄疸疾病的认知、住院时间和费用、纠纷率方面相较常规护理服务组更好,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临床路径式护理健康教育方法效果理想.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中医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后的情绪状态和神经功能.结果:护理后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低(P<0.05),试验组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早期运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及VAP发生率的影响

    ICU谵妄是ICU重症患者治疗中常见的综合征,主要特征是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受损,思想絮乱.ICU谵妄发病率高,尤其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ICU谵妄为严重,高达60%-80%的发病率.目前,国内外对预防ICU谵妄的建议方案是进行早期运动.

    作者:叶锦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