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协同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刘莹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 帕金森, 生活质量,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神经内科收治的62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对帕金森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方法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的效价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测的240例O型血RhD阳性孕妇,采用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IgG抗-A及IgG-B效价.结果 微柱凝胶技术测定IgG-A和IgG-B效价几何均数均明显高于传统试管法测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技术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试管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相较于传统试管法,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一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药特色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探讨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养老服务模式,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各项症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智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促进老年人智能精神恢复,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脑血管患者生活质量及血管性痴呆的预防作用

    对患有老年脑血管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开展临床实践研究,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和预防血管性痴呆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方法:将120例来医院就诊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专业医学护理研究工作,这部分老年脑血管患者来院就诊的时间是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之间,选取这部分患者展开实验研究并用统计学方式统计,选取研究对象的一半采取常规护理的护理方式,这部分患者称为普通组,其他剩余部分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方式,这部分患者被称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半年的生活和24个月之后出现血管性痴呆的比例以及患者的详细情况.结果: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的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实施循证护理方式的一组,普通组的患者出现脑血管痴呆的人数相比专业的循证护理人数较多些,复发率和致残率相比实验组也较为高,对比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循证护理护理方式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日后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关系,采用这样的护理方式患者恢复效果比较好相对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高,循证护理方式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预防血管性痴呆值得在各医院推广.

    作者:施玲;朱莹泉;吕桂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析中药中残留农药在制药工艺中的归属与去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类物质资料的要求随之提升,对于药材性能与安全性的关注逐渐提高.人们服用的传统中药汤剂及其制备,其中成药大多是借助水提、醇提等工艺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本文将人参为代表,对根茎类中药材的代表试样,测定汤液(提取物)经煎煮、醇提之后的有机氯农药含量(溶出量),从而为中药材中残留农药风险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治疗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发病早于女性,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陈博雅;代霖;付朝旭;李聪;许梅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饮食体验卡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本文分析饮食体验卡应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之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中盲选80例纳入本次研究之中,第二组40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第一组40例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得时候接受饮食体验卡,对第二组和第一组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第一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之中其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饮食问卷评分、饮食教育所需时间明显低于第二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饮食健康教育的时候接受饮食体验卡,可更好的促进患者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提升患者的饮食依从性,缩短护士饮食教育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窦一博;赵海洋;姚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偏瘫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在卧位管理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相比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后遗症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卧位管理中舒适护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糖尿病在中医治疗方法下的患者恢复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过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共一百名进行平均分组:一组为试验组,本组患者采取中医辩证的方式进行治疗;一组为对照组,本组患者采用口服西药的方式进行治疗.通过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观察两个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的检查指标明显好转.总效率的统计数值比较中,试验组的显示有效治疗的人数共有47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有效治疗人数为38例,总有效率为76%.两组差异明显.结论 中医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治愈和控制.

    作者:马玉强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到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呼吸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作者:李润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探讨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疾病预防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探讨研究.方法:综合文献中现状结果及专家咨询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评价指标框架,对于三级指标进行筛选且设置权重.结果:我市疾控中心平均得分为73.57分,疾控中心能力评价指标特点是疾病控制中心基本情况,监测预警能力,现场流行学调查及处理的项目集中得分较高,而实验室监测及教育培训得分均较低.结论:该指标可以真实有效的评价反应本市疾控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并且指明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向,可以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日常疾病预防机构的考评考核,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立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阿糖腺苷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阿糖腺苷与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阿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n=30)和行阿糖腺苷治疗的实验组(n=30),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疱疹停止时间、结痂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两种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采用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能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作者:白文宝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孕期饮食及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作用

    目的:思考孕期饮食及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作用.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0月本院诊疗的80例孕前肥胖/超重孕妇,随机分为甲组40例、乙组40例.其中甲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乙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孕期饮食、运动干预,比较患者糖尿病发生率、血糖指标.结果:乙组糖尿病发生率为2.50%,甲组则为15.00%,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甲组餐前0.5h、餐后2h、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较差于乙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以传统护理干预为前提,融合孕期饮食和运动干预等措施,能够在预防糖尿病发生率的同时,对患者血糖水平予以控制,值得推广.

    作者:韵爱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方式的基础上给予风险预防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总发生情数为2例,占比6.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0例,占比20.8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数为49例,占比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1例,占比80.39%,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等问题,自理能力较低,十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风险预防综合护理在护理神经内科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数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琨梅;胡建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析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与探讨乳腺纤维瘤经过乳晕切口切除术的治疗后,如何进行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不仅要进行一般护理,还要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的病人仅仅采用一般护理这一种方式即可.结果:两组患者的接受了手术治疗并进行护理后,在切除甲级愈合等指标上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房对称性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对称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过术后统计,观察组患者对术后的恢复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乳晕切口切除术对腺纤维瘤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若是能够对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则会帮助患者加快愈合的速度,减少需要恢复的时间,并且能够提高治疗成效,使患者能够更加满意护理的效果.

    作者:袁亚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内科对眩晕患者病因分析的研究

    在中医内科中,眩晕症是常见的疾病症状,该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中,对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医学认为眩晕症的发生与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有关,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对眩晕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合理的分析诊断,提高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什么是眩晕症,还阐述了辩证论治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

    作者:李孝祥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总结相关管理措施,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管理后,实验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多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可以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丁雪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临床观察

    目的: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结合针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两年之内接受治疗的61名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病患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病患使用常规中风护理治疗,实验组病患在使用常规中风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即中药辩证内服、中药熏蒸、针刺治疗结合开展的治疗.护理治疗周期为一个月,并在治疗完成一个月后进行随访,对比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将两组的疗效对比发现,实验组治疗结束一个月后的肌肉张力明显增强,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有所提升,神经功能性缺失得到较强恢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患使用针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可以明显改善病患的病情,帮助病患尽快恢复.

    作者:陈文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均快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致残、致死情况对比常规组也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有助于缩短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作者:任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方法:选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行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40例行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大致相同.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胡天亮;谭少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年龄及分布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青春期女生提供更加及时、更加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法:调查本校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情况,将各年龄中已来月经女生作本次研究对象,统计月经初潮年龄分布情况,对可能影响月经初潮年龄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初潮年龄分别为9岁-15岁,且随着年龄逐渐增长,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逐渐增加,在户籍、体育锻炼、父母关系、体质指数、负性生活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逐渐增长,青春期女生月经初潮发生率逐渐增加,且青春期女生为本地户籍、缺乏体育锻炼者、父母关系差、体质指数超重与肥胖、负性生活事件多者,则月经初潮年龄越小.

    作者:杨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