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扶正消癌合剂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景娟娟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扶正消癌合剂, GP方案,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扶正消癌合剂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GP治疗,观察组另服用扶正消癌合剂,所有患者至少化疗2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实体瘤变化)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生活质量(KPS)评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VEGF)、毒副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消癌合剂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按摩联合中频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单独按摩、中频和二者联合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寻找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27例患者随机分为按摩组、中频组和联合组各109例,分别给予单独按摩、中频和二者联合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使用VAS量表和ODI量表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三组之间,联合组无论是VAS评分还是ODI评分,均在治疗2周后显著低于按摩组和中频组(P<0.05);VAS量表中,联合组在治疗1周后,其评分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2周治疗后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各组内在经过2周治疗后,各项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按摩联合中频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按摩或中频,并具有起效快的作用特点,是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王建华;周晓勐;高胜男;付英杰;郑宝财;张彩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癫痫患者临床治疗的体会

    目的:对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癫痫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本文以回顾性的方法展开了对60例癫痫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早发性癫痫患者40例,无患者出现治疗后复发以及治疗后死亡;迟发性癫痫患者20例中,复发7例,占11.67%,经再次治疗复发2例,占3.33%,无患者死亡,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7%。结论:对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要以患者病情为根本,在患者患病初期就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把对患者神经功能损害降到低,极大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赵芳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我市2013~2015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我市2013年~2015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集中的3200名献血者,对其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者采取防护措施,并对其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分析、整理。结果:通过整理发现,造成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第一次献血精神过度紧张、早上未进食、晚上睡眠质量差、工作者采血经验不足、晕车或晕血、献血车内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等。结论:加强献血者相关知识宣教、改良献血周边环境和对献血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等准备工作,对减少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作者:刘惠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黄氏筋伤针法治疗筋伤病的经验

    黄氏筋伤针法主要采用芒针、火针及三棱针针法,根据病情灵活治疗筋伤病,特点是“中西结合,西为中用”,即中医辨证思维结合西医解剖特点指导临床诊疗,运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筋伤病有良好疗效。本文介绍黄氏筋伤针法的治疗特点及操作方法。

    作者:冯希;黄崇侠;胡凤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认知训练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2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BI)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MoCA评分、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训练能有效提高VD的治疗效果,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陆宇超;毛依予;冯建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运动疗法配合走罐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走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放松、运动疗法配合走罐治疗,对照组仅用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1);治疗后治疗组颈椎各活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走罐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作者:彭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曹锐副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儿童便秘医案二则

    介绍了曹锐副教授小儿推拿治疗儿童便秘医案二则,曹锐教授善于针对病机治疗疾病,治疗实秘时手法可略加重,治疗虚证时可延长每次操作时间或增加每日推拿次数,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钟雯;曹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指导误区与对策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指导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但术后康复指导常存在一些误区,影响患者康复。本文将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指导的几点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曾梅玉;柯雅红;李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关节松动术与下肢舒筋汤中药熏蒸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松动术与下肢舒筋汤中药熏蒸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96例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回顾性对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与下肢舒筋汤中药熏蒸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可有效提高治疗优良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顺龙;贺前松;牟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针刺结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将64例骶髂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组则在常规针刺基础上配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隔天1次,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其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席常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5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SF-36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瑞;张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透刺、艾灸加刮痧疗法治疗面肌痉挛10例

    面肌痉挛是目前临床中难治性疾病之一,治疗方法较少。本病缠绵难治,容易复发,重症患者可致眼裂变小、面肌挛缩,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本文通过透刺、艾灸、刮痧三种疗法结合,目的是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佳方法。经过临床观察三种疗法结合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肯定,但尚缺乏大量重复、对照、随机的证据支持。

    作者:应聪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臭氧治疗生殖道感染的临床应用进展

    生殖道感染是各种病原菌导致的阴道黏膜炎性疾病,常见的是阴道毛滴虫及念珠菌等单一或混合感染。本文简要介绍生殖道感染的特点,分析臭氧治疗生殖道感染的作用机制、优点及临床应用。

    作者:韦彩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一例肺癌合并右下肢静脉血栓病人的护理体会

    通过45天的精心护理,患者转危为安,无严重并发症产生,病情稳定后出院,总结一例肺癌合并下肢静脉血栓的综合护理体会。

    作者:胡利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100例未生育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未生育的子宫肌瘤患者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妊娠情况以及影响其术后妊娠的可能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入院的100例未生育行子宫肌瘤剔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妊娠情况,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收集患者剔除肌瘤数目及大小情况等。结果:剔除肌瘤数目2个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显著低于剔除肌瘤数目1个组患者(P<0.05);剔除肌瘤数目≥3个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显著低于剔除肌瘤数目1个组患者(P<0.05);术后妊娠情况与子宫肌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肌瘤位置对术后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剔除的子宫肌瘤越多,患者术后妊娠的可能性越小;子宫肌瘤大小及位置对术后妊娠率无显著影响。

    作者:朱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B超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性病变采用B超诊断的价值。方法:65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均采用B超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估其准确性。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桥本氏甲状腺瘤、甲状腺瘤B超与病检确诊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超检查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利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钱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顺产后健康宣教对产妇保健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究顺产后健康宣教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50例产妇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顺产后健康宣教,对照组仅接受一般指导,比较两组产妇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84%,高于对照组的36%(P<0.01);产后观察组产妇及胎儿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产后健康宣教能提高产妇满意度,促进产妇健康,减少产妇和胎儿并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45例试验组与42例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试验组服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临床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柳氮磺吡啶药物相比,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孝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宫外孕腹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现状

    宫外孕是妇产科的常见急腹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孕囊破裂出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利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上,也普遍被广大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适用于宫外孕腹腔镜治疗的护理。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宫外孕腹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效果进行综述。

    作者:侯召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记录两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3.05±1.02天,少于对照组的4.15±1.30天(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1%(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补充患儿营养物质的,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