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新艳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价值.方法:1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时观察组GSP、FBG、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雪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植入ICD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室性心动过速行ICD植入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植入ICD术前及术后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对照组不采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未见并发症,病情有效控制;对照组18例患者极度恐惧,严重干扰手术进程及质量.结论: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植入ICD术前及术后积极落实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利于成功植入ICD.
作者:彭丽容;郭望英;孙红梅;曾洁丽;欧少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口腔门诊采用全面护理管理方案干预院内感染的效果.方法:100例口腔感染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实施全面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口腔门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疗效、治疗时间.结果:实验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感染会严重影响口腔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时间,阻碍患者康复,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院内口腔感染,值得推广.
作者:苏晓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护理服务,疗程结束后调查两组患者遵医情况.结果:实验组完全遵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528<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刘锡文;杨燕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介绍了利用精品课程教学平台设计建设《推拿学》网络多媒体教学体系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相关工作,旨在在现有《推拿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基础上,结合现代精品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技术和推拿学科教学特点,升级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对传统推拿学科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和管理,形成成熟的教学体系,将推拿学科课程教学体系完整呈现并应用于网络教学.
作者:彭亮;李铁浪;陈楚淘;刘小卫;艾坤;王德军;李武;杨舟;李江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例晚发性佝偻病患者采取维生素D3肌内注射突击疗法,口服钙剂,适当补充锌剂,观察效果.结果:治愈18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治愈率91.5%,总有效率为99.5%.结论:根据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特点及早采取维生素D、钙剂和锌剂联合治疗,医护人员尽早干预发病因素,同时增加日照,保证合理膳食.
作者:蒋艳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步行能力与下肢肌力的关系.方法:选取痉挛型双瘫患儿60例,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及步行功能量表对其进行下肢肌力评估和步行能力评定,探讨两者相关性.结果:患儿下肢各组肌肉平均肌力为2.11±0.17级,各组肌肉肌力减低程度不同;步行能力分级0级8例(13.33%),1级14例(23.33%),2级16例(26.67%),3级11例(18.33%), 4级11例(18.33%);痉挛型双瘫患儿步行能力与髂腰肌、臀中肌、腘绳肌、股四头肌、腓肠肌肌力呈正相关(P<0.05).结论: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下肢肌力与步行能力相关,下肢肌力越好则步行能力越好.
作者:赵英子;郭宝慧;高生平;于景坤;王嘉怡;侯凤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照组采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针刺法,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气虚痰瘀阻络证疗效显著,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李汶阳;鲍毅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确保较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爱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脑外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90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生理、心理、社会关域、周围环境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术后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英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观察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对室性早搏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5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照组应用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室性早搏搏动次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室早搏动次数、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室性早搏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颤动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但β受体阻滞剂长期使用较胺碘酮副作用少,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鸣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上肢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35例住院上肢骨折手术患儿采取术后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疼痛健康护理、并发症防治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所有患儿治愈出院,未见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能减轻上肢骨折手术患儿的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可以在临床推广.
作者:熊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抗菌药物常见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包括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忽略患者的特殊生理、病理情况,选择药物种类不当,使用方法及联合用药不合理,预防用药控制不严.临床应建立健全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制度和机构,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并正确使用,并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作者:孙喜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专学生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我校30例失眠学生采取传统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位93.30%.结论:推拿与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有宁心安神、调理阴阳的作用,效果明显,且易于操作,方便简单,安全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德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对血液标本溶血率中的影响.方法:PDCA循环应用于对照组及观察组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比较两组血液标本的溶血率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血标本溶血率为5.56%,观察组血标本溶血率为2.88%;观察组患者、检验人员、运送人员及医生对护士采血技术和服务态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PDCA循环法可行有效,能降低血液标本溶血发生率.
作者:叶和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微创松解颈肩部阳性点和脂肪垫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30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微创松解颈肩部阳性点和脂肪垫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例,显效20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微创松解治疗对因颈椎生物力学失衡引起的颈椎病有良好疗效,是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梁咏珊;李安;章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4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群体健康教育,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测定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重指数(BMI).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DS评分、FPG、2hPG、HbA1c、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予以心理疏导能改善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的管理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杜君宏;夏文丽;陈霞;马吉祥;李剑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体康复的影响.方法:我院住院分娩的150例产妇作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仅予产褥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产后康复按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疼痛情况、乳汁分泌情况以及形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轻度疼痛率和中度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充足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体质指数、臀围、腰围以及腹部皮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褥期间实施产后康复按摩能促进产妇身体快速康复,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昌婷;黄淑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患者62例和实施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主题计划、制定对策、镇痛管理)后的患者70例,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显著降低(P<0.05),不仅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沟通、解决问题能力,还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医护人员的责任感等,从而整体提高了医院的护理水平.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ICU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宁;单小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依那普利联合利尿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予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1248<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利尿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韦文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