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远姣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肠外营养支持、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静脉输注生长抑素,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辅助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恒慧;陈妃葵;吴柳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如叮嘱患者吃药、打针等;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护理模式,如饮食护理、起居护理、中医穴位敷贴、中药足浴、中医针灸、情志护理等,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态度、操作、环境满意度及心情愉悦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提高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汉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从卫生理化检验特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探讨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合理的实验室应布局,整洁的实验环境,合格的仪器设备和检验试剂,高素质的实验人员,规范化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工作是做好卫生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必要条件.
作者:贾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亦是推拿治疗的主要适应症.根据颈椎的生理特点、颈椎失稳的原因、治疗颈椎病所采取的推拿方法及预防颈椎病的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颈椎病的发病原因,进一步做好颈椎病的防治工作,可减少颈椎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文将就颈椎病的推拿方法进行相关分析.
作者:陶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照组采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针刺法,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4%(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气虚痰瘀阻络证疗效显著,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作者:李汶阳;鲍毅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过程中开展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免费咨询检测艾滋病对象300人,其在自愿咨询检测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干预前后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咨询检测者SDS、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加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者的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变求询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提高求询者依从性、保障咨询效果有积极意义.
作者:莫新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奥美拉唑、去甲肾上腺素、补充血容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确保较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爱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电针、理筋推拿、微波联合治疗网球肘的疗效.方法:采用电针、理筋推拿、微波治疗97例网球肘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9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8%.结论:电针、理筋推拿、微波联合治疗网球肘疗效显著.
作者:程远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门诊分诊综合服务质量是反映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新形势下,加强门诊分诊护士的角色定位,全面提高分诊质量,对医院健康、和谐发展有重要作用.
作者:逯芳;韩小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湿蕴肺型喘证的疗效.方法:选取痰湿蕴肺型喘证患者15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祛痰镇咳、吸氧、抗感染、纠正水盐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味,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MRC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MR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加味治疗痰湿蕴肺型喘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刘明权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植入ICD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室性心动过速行ICD植入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植入ICD术前及术后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对照组不采取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未见并发症,病情有效控制;对照组18例患者极度恐惧,严重干扰手术进程及质量.结论: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植入ICD术前及术后积极落实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利于成功植入ICD.
作者:彭丽容;郭望英;孙红梅;曾洁丽;欧少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观察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对室性早搏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5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照组应用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室性早搏搏动次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室早搏动次数、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室性早搏向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颤动转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胺碘酮治疗室性早搏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明显,但β受体阻滞剂长期使用较胺碘酮副作用少,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鸣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穴按摩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穴按摩治疗150例失眠患者,每天1次,15次为1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50例患者中,痊愈33例,显效57例,有效45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治疗后健康感觉、睡眠状态、躯体感觉、认知功能、生活满足感等SF-36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经穴按摩治疗失眠可获理想疗效.
作者:谢惠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近年来,我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睡眠及相关疾病指导,护理过程中注重护患沟通技巧,术后重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个性化亲情护理措施,发现其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总结我院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行个性化亲情护理的体会,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巩红霞;杨灵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现代康复学正向多元化、专业分化发展,目前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亚专业等发展存在不少问题.
作者:徐亭亭;齐瑞;孙萍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急性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可疑急性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8例,均接受CTA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及DSA诊断结果比较.结果:58例患者经DSA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为颅内动脉瘤40例(68.97%),动静脉畸形5例(8.62%),烟雾病2例(3.45%),动静脉瘤合并动静脉畸形2例(3.45%),硬脑膜动静脉瘘1例(1.72%);经CTA检查正确诊断55例,漏诊1例,误诊2例,诊断准确率为94.83%,敏感性为96.00%,特异度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97.96%,阴性预测值为77.78%.结论:CTA对急性自发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和敏感度,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专学生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我校30例失眠学生采取传统推拿配合耳穴贴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位93.30%.结论:推拿与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有宁心安神、调理阴阳的作用,效果明显,且易于操作,方便简单,安全经济,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德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例晚发性佝偻病患者采取维生素D3肌内注射突击疗法,口服钙剂,适当补充锌剂,观察效果.结果:治愈183例,有效16例,无效1例,治愈率91.5%,总有效率为99.5%.结论:根据晚发性佝偻病的临床特点及早采取维生素D、钙剂和锌剂联合治疗,医护人员尽早干预发病因素,同时增加日照,保证合理膳食.
作者:蒋艳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措施,治疗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P<0.01);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胃癌化疗患者有显著效果,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饶艳梅;李倩;梁裕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DPN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甲钴胺,观察组采取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神经病变症候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14<0.05);观察组畏寒、乏力、肢体疼痛及肢体麻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PN采用中药熏洗配合穴位按摩疗法能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谢旭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