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罗玉辉
目的:分析胃癌化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70例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化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化疗效果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小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伸筋泡脚方局部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糖尿病教育、定量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伸筋泡脚方(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等)进行局部熏洗,对照组则采用温水局部熏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TCS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伸筋泡脚方局部熏洗可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潘艳;曾纪斌;曾超;黄寅銮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综述近年穴位疗法在便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从治疗机制出发详细介绍通过针刺、按摩及敷贴三种方法作用于穴位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发展前景,为便秘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汪莉莉;李循;金茜茜;傅之建;李海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正确方法和关键点.方法:深入分析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使用方法.结果: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①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②所用药物与临床用药指征不符;③重复用药;④药物联合使用不当.合理使用方法主要包括:①使用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时应避免服用溃疡原性药物,避免不合理配伍用药;②使用肝脏疾病治疗药物时应注意个体化用药,避免肝毒性药物;③使用泻药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药.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熟练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用药时间、适应证、禁忌证、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是合理使用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关键.
作者:孙喜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四联疗法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204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Hp清除率为95.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χ2=4.3404,P<0.05);实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25%(χ2=19.5808,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好、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Hp清除率较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骨筋肉康复操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1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及功能锻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我院骨科设计的站、坐、卧位骨筋肉操,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VAS)及疗效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及治疗后2个月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实验组优良率为4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27%(P=0.0138<0.05);治疗后2个月实验组优良率为5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82%(P=0.045<0.05).结论:骨筋肉操方法简单,防治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持久,患者易于接受和坚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詹文英;张旭;罗彩花;吴淮;刘敏;倪新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实验组予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屈伸活动范围、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及腕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明显高于术后3月(P<0.01),实验组术后3、6月屈伸活动范围与尺桡偏活动范围改善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16<0.05).结论:接骨药丸联合桡骨茎突切除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对腕舟骨骨不连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王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胎儿脐血流监测与胎心监护预测高危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900例孕妇均接受胎儿脐血流监测及胎心监护,与高危妊娠情况比较.结果:脐血流与胎心监测结果异常与高危妊娠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护与脐血流监测预测高危妊娠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赵麦娟;樊丽萍;白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比较间断和连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均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为间断治疗,对照组为连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且间断性蓝光照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其作用温和、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志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双八面体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病毒、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照组另予蒙脱石散,比较两组疗效及平均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25<0.05);对照组平均5.5±1.7天止泻,治疗组平均3.2±1.5天止泻,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方便安全、经济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对脂溢性皮炎(SD)患者采用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脂溢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联合组(40例)采取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予甘草锌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056<0.01);治疗后联合组红斑、瘙痒、鳞屑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锌颗粒联合中药脂溢方治疗脂溢性皮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红斑、瘙痒、鳞屑等症状,促进皮损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李焕铭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2月收治入院的56例SAH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其中52例患者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并与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56例患者中,CTA检出动脉瘤43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静脉窦血栓3例,阴性5例;在同时接受DSA检查的患者中,发现动脉瘤45例,动静脉畸形(AVM)5例,阴性1例,其中除1例CTA发现并经临床证实的动脉瘤DSA检查为阴性外,其余全部证实CTA诊断.结论:多层螺旋CTA对SAH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无创、快速、便捷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其脑血管立体成像技术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准确性高,可显示血管的空间立体结构及周边关系,有助于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难度的评估,可作为急诊SAH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成厚丕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整脊手法定点旋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定点旋颈法,对照组予电脑程控牵引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P=0.000006<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综合积分及SF-MPQ疼痛分级指数总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定点旋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聂达荣;张加芳;杨善文;章尤权;王和鸣 刊期: 2015年第16期
协调和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个体创造一个适合于自己各方面均得以顺利发展的氛围,从而促进工作的进行、家庭的和谐及个体的心理健康.护士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其关系受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格特征和社会地位等因素影响.因此,护士只有明确人际关系的概念、特征、影响因素等,掌握并熟练应用人际沟通技巧,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冯进侠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均给予服用曲美他嗪(20mg,tid)治疗,观察组则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q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海英;瞿金鸿;黄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广西百色市那坡县中医医院24例MODS住院患者(死亡组9例,生存组15例)为观察组,24例非MODS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结果:入院时、入院后24小时观察组胆碱酯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入院后24小时死亡组胆碱酯酶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P<0.01);入院时胆碱酯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57 ± 0.058,入院24小时后胆碱酯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3 ± 0.05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碱酯酶会根据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出现相应变化,可作为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指标.
作者:谭彩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则给予穴位注射醋酸曲安耐德注射液2mL、盐酸利多卡因1mL,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P<0.01);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跟痛症疗效满意.
作者:张剑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配伍湿润烧伤膏治疗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子宫颈息肉患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配伍湿润烧伤膏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治愈,且无痛苦及出血症状,治愈率为100%;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论:二氧化碳激光配伍湿润烧伤膏治疗子宫颈息肉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作用,可保证灼伤创面无感染,有效修复创面下残存的上皮组织,愈合部位无瘢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罗玉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初步探究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19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应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颈托轻度前屈位制动、调节高度角度后的颈椎保健枕头睡眠等家庭自主治疗,分析其VAS评分、JOA评分、神经根型颈椎症状与功能评分、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JOA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2周、6个月后症状与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满意为84.21%,依从性好占89.47%,所有患者随访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可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确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温勇;梁以豪;林定坤;许鸿智;赵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CE)对社区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54例脑瘫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CE疗法及Bobath疗法,治疗前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儿的综合能力.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各能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CE)及Bobath疗法对社区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康复均有效,CE对社区脑瘫患儿的认知、言语、生活自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效果更好.
作者:胡永林;肖玉华;马颖;沈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