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张永霞;乔苗苗
目的:分析胰岛素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份-2017年9月份收治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4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患者,对照组20例患者,对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治疗.之后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胰岛素治疗取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采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加,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洁;刘爱红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4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肢肌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及上下肢肌力水平比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医康复护理用于患者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中,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黄莉莉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关于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将112例患者包括要求术前的询问和术后护理等方面,对患者的注意力进行分散.结果:患者可以吃的好,睡的香.还帮助患者解除了痛苦,恢复快.结论:外科护理人员运用高效工作和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袁利利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饮食指导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自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研究中多有患者均实施连续2个月的个性化饮食指导,统计观察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后学血糖状况,研究分析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结果本次研究中的86例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指导后血糖情况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显著改善了患者血糖过高情况,降低了患者胰岛素及药物的食用量.结论糖尿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饮食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及技术的经济压力,缓解患者的病情状况,缓解患者的肝脏所承受的负担,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龙洁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毛果芸香碱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挑选近年来在本院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106名(109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3(55眼)人和对照组53(54眼)人,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取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治疗,通过对比两组的疗效、眼压、视力变化和血流动力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无论治疗的前一个月或者是一个月以及三个月较之前相比其眼压、视力、血流速度都要优于治疗前,但同期治疗效果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对比几项指标的数据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无明显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毛果芸香碱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在降低患者眼压的同时可提高视力,改善其视网膜中央的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应大力推广.
作者:许文静;王红芳;尹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总结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对进行研究的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饮食健康出院指导等.观察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护理临床效果.结果:40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在经过术前术后等护理后,治疗效果显著,4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且未出现治疗无效及病情加重的情况,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能够起到有效的护理效果.患者相关观察指标处于稳定状态,颈椎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复,且紧张、焦虑等消极心理得到消除,心理状态良好.因此加强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加快患者的恢复进度,完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宋保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患有妊娠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12例患者都是在2017年9月-2018年1月这段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并被临床医生确诊为患有妊娠早期先兆流产的42例患者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56例患者采用普通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的56例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常规西药治疗方法上继续实施中药治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腹痛、腰酸情况进行专业比较.结果:在进行本次临床研究之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当经过一段治疗后,观察组的56例患者在临床疗效以及腹痛、腰酸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因此该种治疗方法适用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作者:何燕妮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本文分析糖尿病以及相关的并发症的生理指标检测,了解糖尿病禾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望能够为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8年8月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50例)纳入第二组,糖尿病合并其他并发症(50例)患者纳入第三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且指标正常的健康者50例纳入第一组,对两组空腹血糖、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胰岛素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在两组检测结果分析之中,第三组、第二组在本次治疗中其空腹血糖、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高于第一组,且第三组本次治疗中其空腹血糖、D-二聚体、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高于,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三组、第二组患者的胰岛素明显低于第一组,且第三组患者胰岛素低于第二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生理指标可有效反映出疾病和并发症之间的严重程度,有助于临床进行疾病监测,有效的帮助患者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李绍兴;李佳佳;朱辉;马慧澳;左卫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的手术时机选择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患者90例,按照治疗时间选择的不同,90例患者分为A、B、C三个组别,每个组别包括30例患者.A组患者在发病3天内进行手术治疗,B组患者在发病3天后进行手术,C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择期进行手术.通过对比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中转开腹率,来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B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高,C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高(P<0.05).结论: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一旦发病立即在3天内安排手术进行治疗,此时治疗效果好,治疗费用少,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张龙发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临床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2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4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LVEF、BNP、心脏NYHA分数,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组治疗总有效率、LVEF高于A组,BNP、心脏NYHA分数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后,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刘晓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对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将126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依据护理管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2015年8月-2016年8月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3例护理人员纳入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8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3例护理人员纳入实验组,然后对两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各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护理质量,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静;金花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运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手术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中抽取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单复数的方法将患者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分析两组患者出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拆线时间、手术时间,观察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对比传统开腹手术,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时运用微创小切口,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金守宝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后咳嗽采用温肺散寒化痰止咳类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诊断为肺部感染后咳嗽的94例患者展开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口服美敏伪麻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口服玉屏止咳汤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咳嗽症状积分分别为(4.3±1.2)分、(4.2±1.3)分,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分别为(1.2±0.4)分、(2.4±0.9)分,P<0.05,差异显著.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有明显差异性,观察组为91.5%,对照组为70.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部感染后咳嗽采用玉屏止咳汤治疗后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宝宗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对社会回归的效果.方法本次42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双模拟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护理中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社会回归评级中观察组无1级者,对照组1级的患者占比19.05%,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在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给予技术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在临床中值得普及应用.
作者:田娜娜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T2DM患者68例,运用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并运用美国LUNAR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骨密度.结果:1、三组间相比较,骨量减少的检出率占总受试人数的49%,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占总受试人数的22%.2、与骨量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的L1、L2、L3、L4、L1-L4、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及全部的骨密度明显下降(P<0.01).3、三组间进行比较,Wards三角处的骨量在各组间明显低于其他受检部位骨量.结论:1、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高于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所示的男性正常人群发病率.2、随着年龄增长,应定期对2型糖尿病患者股骨颈及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进行筛查.
作者:王举红;刘尚全 刊期: 2019年第07期
本文将对大数据背景下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进行分析,并阐述这一模式的具体应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郝寅竹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心血管介入手术护理配合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例进行心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做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将患者分成研究1组与研究2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0人,研究1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2组采取护理配合措施,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后,护理效果显著,研究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有效率要显著高于研究1组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效果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李园园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心血站采供血工作过程中关键控制点对血液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血站工作中的200个血液样品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质量控制方式,观察组在采供血工作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给予额外的血液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比较两组血液样品血液非正常报废率、血液离心破损率以及工作环境卫生学检查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样品非正常报废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4.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样品血液离心破损率(1.0%)显著低于对照组(3.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样品工作环境卫生学检查合格率(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采供血工作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给予额外的血液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效果显著,可以保障采供血操作过程中血液的质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阑尾炎手术的护理配合,研究其要点及改进方向.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16)及对照组(n=16),其中观察组给予改进型护理配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9.2±7.5)min,对照组手术时间(47.5±7.3)min,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需要特别处理的术后并发症.结论:慢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已经较为成熟,疗效的改善主要在于准确及时的护理配合,流程化、标准化、效率化是慢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的改进方向,也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谢军娥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皮肤镜诊断脂溢性角化病的确诊率.方法:收集100例门诊临床拟诊为脂溢性角化病患者,先行皮肤镜检查,记录皮肤镜特征,再对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皮肤镜在诊断脂溢性角化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100例患者中,78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83例皮肤镜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结论:脂溢性角化病皮肤镜诊断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艳;李丹;孙冬梅;姜辉;季辉;温亚;毕云斐;孙美欧;王淑梅 刊期: 201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