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娟
目的:本文分析凝血功能检测应用在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之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探究凝血功能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患者在入院之后均接受凝血功能障碍检测.和正常值进行比较,超过三个指标降低或升高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患者纳入第二组(n=30)之中,其他20例患者纳入第一组,对第一组和第二组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第二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其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指标和第一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组别对比间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D-二聚体含量指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之中病残率、病死率明显高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应用凝血功能检测,可有效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可对预后进行判断,值得推广.
作者:李绍兴;张玥瑶;詹艳清;叶尚轩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现阶段,随着中药改革事业不断发展,饮片形式不断增多,而本文重点对近些年市场上常见饮片形式优缺点做出一定分析,并提出几点意见及其思考.传统饮片发展侧重点为质量管理,提升专业技能人员对中药饮片真伪鉴别及其炮制质量鉴别能力提升,建议饮片分药厂和医院药房配方饮片提升小包装中药饮片剂量准确性,并制定出免煎颗粒质量标准,提高其中有效成分含量标准.
作者:阮必高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治疗的90例贫血病患进行分析,其中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为观察甲组,有42例,患有地中海贫血的为观察乙组,有48例,再选择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三组人员的MCV/RBC、RDW、RBC、MCH、MCV等指标进行检验.结果:90例病患的外周血红蛋白、白细胞等都表现异常,各项检测指标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绍兴;李文超;郭浩南;刘旖绮;张玉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大量病例分析的方法,从本院中抽取2017年下旬中疑似糖尿病者和健康者各120例,为病患进行血脂生化检验,与健康者的空腹血糖值、甘油三酯和糖耐量指标进行检测与对比,将生化检验的诊断结果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反应血脂生化检验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后的效果显示,这样的病理诊断准确率高达96.7%,其中遗漏诊断4例,无糖尿病4例,I型糖尿病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分别为66、48例.其中病患通过生化检验得出,他们的空腹血糖值、糖耐量水平都高于健康人(P<0.05),然而甘油三酯水平数据基本相同.结论通过生化检验手段来检验糖尿病诊断的临床效果良好,并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被广泛应用.
作者:李绍兴;高腾;朱昊;朱英杰;崔成帅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在精神科护理中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年度精神病患者150例,从所有的患者入院开始到疾病治疗完毕离开医院的整个时间段里实施人文关怀.结果实施人文关怀,让所有治疗的患者能够感受到足够的尊重和关怀,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有利于患者拥有积极的心态,愉悦的心态面对治疗.结论在精神病患者疾病治疗期间,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有利于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积极的对待疾病,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宗惠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施慧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发心衰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高血压并发心衰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2例)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施慧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8.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施慧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发心衰能对患者心功能进行有效改善,临床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国广 刊期: 2019年第07期
异地就医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医疗保险发展中的棘手问题,是影响参保群众对医保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异地就医问题,在当前的行政管理架构下更加严峻,如何解决跨省异地就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医保发展的重点任务.
作者:赵艳梅;王春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对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研究文本选自于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间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30例,全部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与角色功能4个指标分别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更为优良,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通过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前与手术后的护理中,为患者提供连续、快速、安全的系列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于患者与院方共同受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毛丽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100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卡托普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对照组患者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治疗总有效率,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并且不良反应极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军霞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按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在缓解术前紧张情绪、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紧张情绪,减少血压和心率的波动,使患者以佳状态配合手术,保证了手术安全,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燕姿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 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防范措施进行分析探究,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消毒供应室的10名内部工作人员,其中5名被纳入到对照组中,为对护理缺陷问题进行防范,而另5名人员被纳入到研究组中,实施护理缺陷防范措施,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 在物品完备率、风险防范意识、护理服务意识及安全识别能力上,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缺陷防范措施应用到消毒供应室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显著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及护理服务意识,大大减少缺陷事件的发生,将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提升到高.
作者:林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所收治COPD病患80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40例病患.仅观察组接受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疗法,常规组则为布地奈德与沐舒坦联合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临床疗效指标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占据一定临床优势,组间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接受患有COPD的病患,实施布地奈德与异丙托溴铵联合疗法,能提升临床疗效,抑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病患疾病转归.
作者:夏乐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肾衰竭住院患者依从性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5年9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并保证每组人数均为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两组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为93.33%,对照组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为71.6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支出,提高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龙仙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分析输液患者外出的各种原因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式调查,对输液中心2017年1月2日----5月2日的输液患者中的200位进行外出原因的问卷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整理,总结出输液患者外出的六个方面原因.结论:根据输液患者外出原因,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输液患者外出的安全,也同时维护了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合法权益,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卿卿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我科在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中晚期肝癌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130)与并行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与并发症护理干预实验组(n=130),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与并发症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陈业会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直接药敏检验和常规药敏检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与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全身感染病人共300人,在无菌操作的规范指导下收集患者高热时或感染高峰期的血液标本共300份,将所有样品都分成两份,并用两种方法进行鉴定.从而得出两种血液鉴定的结果和药敏结果.结果:在所有的菌种中,肠杆菌的检出率高,通过两种方式的检验说明总的结果较符合.结论:运用直接药敏试验有很多优点,因此可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并广泛推广.
作者:李绍兴;赵文棋;许晶晶;张雅洁 刊期: 2019年第07期
新生儿败血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是指病原体侵入至新生儿的血液中,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导致的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具有病情凶险、进展快等特点,如果未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加重病情,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对新生儿败血症予以早期实验室相关检查、加强对患儿治疗,对提高其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春霖 刊期: 2019年第07期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改变了学习、生活、工作的方式,更加快捷方便.针对于药理学而言,传统方法逐渐暴露出弊端,必须有效改善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先介绍基本内容,再提出具体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闵冬梅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把我院从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纳入的患者都合并高血压疾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把这6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参照组各30例患者.参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措施,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清楚脑自由基的药物等.试验组30例患者除接受以上治疗外,还另外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把这两个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3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3.33%(28/30),与参照组30例患者的70.00%(21/30)比较,明显更高,得出P小于0.05的结局;试验组3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6.67%(5/30),与参照组30例患者的10.00%(3/30)相比,得出P大于0.05的结果.结论: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使疗效进一步提高,但是不良反应并没有明显的增加,值得推广.
作者:栾梅 刊期: 2019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药物对于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并且根据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预防对策.方法:主要是从特定组织亲合影响、生理病理过程影响、药物对检验方法和程序产生的干扰,探究药物对于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产生的相关影响.结果:在本次的研究之中,特定组织亲合影响、生理病理过程影响、药物对检验方法和程序产生的干扰成为了药物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主要机理.结论:为了保障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准确性,检验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了解专业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检验检测能力的提升,进而保障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推动药品检测工作的深层次发展.
作者:李绍兴;关秋麒;刘垚;毛绪龙;王健铮 刊期: 201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