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姬;刘颖
目的:分析奥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1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方式和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研究.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总有效率分别是90%和70%.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分析,甲组的发生几率实际乙组的2倍多,对比后差异凸显出.结论: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给予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可行性高,值得实施.
作者:杨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心脏康复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之中对其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6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30例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第二组30例患者行心脏康复护理,对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均明显少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之中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燕;张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选择流动儿童监护人50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统一问卷调查,以调查分析其预防接种知识了解掌握度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临床需加强疾病宣教力度,以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的预防接种知识了解掌握度,从而提高预防接种率.
作者:刘群芬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临床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时间在2018年上半年(1~6月)中在我院积极治疗的50例乙肝病患为本次应用对象,按照在我院治疗时间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和应用组(25例).每组病患均为25例,对照组病患给予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而应用组给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两组应用不同分析方式的效果进行阐述.结果:对照组阳性率为:80%,应用组阳性率为:96%;对照组灵敏度为:80%,应用组灵敏度为:96%,两组阳性率以及灵敏度均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故可以为病患后期相关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比探究在临床检验中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验对其病情所具有的检验效果与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本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设为A组,随机抽选50例同时段内于本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者设为B组,对比两组人员肝功能检验结果中各项检验指标.结果:相较于B组健康者,A组肝炎肝硬化患者检验指标中总胆汁酸及谷氨酰转肽酶指标明显较高,但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及血清白蛋白三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结论:在临床中通过肝功能检验可提升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诊断有效率,且通过对患者肝功各项指标的有效检验,可对其病情和症状进行有效分类、诊断,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可摘局部义齿作为我国牙列缺损常用的修复办法[1],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可摘局部义齿的使用范围极其广泛,从个别牙缺失到上颌和下颌以及全牙列的大范围缺损,甚至同时伴有软组织缺损时均可采用.使用年龄从青少年到老年人均有涉及,其中常用的人群分为拔牙创愈合过程中需制作过渡性义齿者以及青少年需维持牙间隙者,第三则是各种牙列缺损的患者.本文将从这三类患者中进行重点研究,通过为期两年的追踪回访,确定适合牙列缺损患者的口腔修复体类型.
作者:洪齐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减少PIVAS药品损耗事件数.方法:通过品管圈PDCA循环.结果:由改善前平均每周30.75件降至11.75件.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法有效减少PIVAS药品是损耗事件数.
作者:孙琳娜;黄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收治,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抢救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初步确诊时间时间、抢救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AMI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确诊时间、抢救时间和心电图使用时间,减少AMI的复发.
作者:梁红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对肺结核X线诊断及临床表现、治疗进行探析.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105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胸X线片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并总结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本组105例患者均得到确诊,其中,原发型肺结核34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2例,继发型肺结核41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不同肺结核类型的胸X线表现有所差异,均得到及时对症治疗,治愈率达95.34%.结论:胸X线检查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有着较高准确率,可为早期确诊提供重要依据,以便实现早期有效治疗.
作者:李长德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佳冷疗方法.方法: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72h内采用普通盐水冰袋及套冷疗;治疗组采用10%高渗盐水冰袋及自制隔水冰袋套冷疗,观察两组关节疼痛和肿胀程度、冰袋接触面以及两种冰袋个时间点的形态与温度.结果:治疗组冷疗6h、24h、48h、72h后与对照组相比,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疗24h、48h、72h后与对照组相比,肿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后10%盐水冰袋仍呈霜水状,温度为-4℃,而普通清水冰袋仍呈冰块加水状,温度为2℃.10%盐水冰袋冷疗效果显著优于普通清水冰袋.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用10%盐水冰袋进行冷疗,可有效减轻关节肿胀、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而且自制冰袋外套使用方便,经济实惠,可广泛应用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
作者:陈碧英;刘秋琴;潘凯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老年慢阻肺患者84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2)与并行护理干预实验组(n=42),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肺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其康复进程,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袁橦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72例,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2),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长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更加有效.结论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介入治疗过程中,应当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重视病情观察,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赵瑞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临床手术时的佳麻醉方式.方法采用随机筛选法,挑选出50例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对半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实施全身麻醉,后者则实行轻比重大容量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手术前后两类患者其皮肤瘙痒、呕吐、术中疼痛感等相关指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的皮肤瘙痒、呕吐等情况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中缝皮疼痛评分对比中,两组患者的差异十分轻微,P>0.05.结论在为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为他们提供轻比重大容量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服务,可以有效的降低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状,但是在镇痛效果上,轻比重大容量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之间差别不大.相比之下,前者在临床上更有应用价值.
作者:王鸿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CT检查用于小儿肺部疾病诊断当中的相关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4月~2018.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部疾病患儿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从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根据检查的方法和平均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X线进行检查,而观察组研究对象则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跟病理的结果以及实验室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之间确诊的概率.结果:在本次的研究中检查出的肺部疾病主要有单纯性的肺炎、肺气肿、真菌性的肺炎以及双侧间质性肺炎,观察组研究对象各个疾病确诊的概率要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P小于0.05).结论:在对小儿肺部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使用螺旋CT进行检查,其确诊的概率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富恩江;冯培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骨折患者分别应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后患者平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共74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全身麻醉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37例患者.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平均血压和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呼吸频率和血氧浓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老年骨折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显著,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小,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贾永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瓜萎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在胸痹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76例胸痹患者为例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分别应用西药单独治疗和西医基础上加用瓜萎薤白半夏汤治疗,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6.32%,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瓜萎薤白半夏汤与西药联合应用于胸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谢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本院近一年收治的100例接受普外科手术患者作为对象,结合不同护理理念,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后对结果研究,分别进行的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干预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对比,护理后干预组的效果明显,评分低.结论: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指导方式,能提升患者的满意率和心理健康程度,能缓和医患关系,值得实施推广.
作者:吴秀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脑中风,长期以来只重视抢救,不知道预防.其实完全可以有效预防.原来,引起脑中风的血栓,往往是颈动脉的血栓,它随血液上行堵塞了脑血管.而颈动脉的血栓,完全可以提前检查,防患于未然.
作者:刘长虹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基层医院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就诊的50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0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研究,总结归纳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方法.结果:50例患者中,48例经手术治疗将阑尾切除,其中的5例同时加行剖宫产手术,7例采用保守治疗方式,1例行手术治疗后流产.所有患者均治愈并出院.结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病情发展较为复杂,在确诊的同时要及时行手术治疗,才能够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
作者:谭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预防保健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3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依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的保健方案,观察组患者使用预防保健干预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血压、血糖水平以及对干预的满意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预防保健干预之后,血压与血糖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干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预防保健来干预社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能够有效的控制其血压和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干预满意程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