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红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锻炼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推拿配合锻炼治疗腰肌劳损患者68例,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治愈54例,好转13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8.53%。结论:推拿配合锻炼治疗腰肌劳损疗效确切。
作者:周官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温热低周波治疗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热低周波治疗,对照组给予催眠药物服用,观察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热低周波可改善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周慧怡;廖曼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儿术后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疼痛的效果。方法:200例四肢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心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骨折常规护理,心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1天、3天、5天的疼痛情况及出院时满意度。结果:心理组术后1天、3天、5天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提高四肢骨折患儿痛阈,增强其疼痛耐受力,值得推广。
作者:陈琼玫;韦森;刘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将3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摘除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摘除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泽果;邱聪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4例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优38例,良20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结论:微创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胫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程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的形成因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5例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因固定不牢(46.67%),骨缺损(24.44%),严重复合伤(15.56%)及感染(13.33%)致骨折不愈合;临床随症治疗,愈合率达95.56%。结论:非感染性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主因固定不牢,治疗以手术固定、植骨、外固定及功能锻炼为主。
作者:刘润璟;涂少龙;庄显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11例肌性斜颈患儿提拿桥弓穴、揉捏胸锁乳突肌,被动运动头颈部,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7例,好转4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小军;王英;邵湘宁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结合太极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3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和对照组(n=150),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推拿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太极拳锻炼,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JO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JOA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推拿结合太极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迁洋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方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定期社区随访干预,对照组常规电话随访指导。结果:观察组饮食监测、坚持运动、合理用药及心理护理的遵医行为均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督促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用药,坚持治疗,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糖。
作者:李国正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氧气吸入、饮食护理、背部叩击排痰、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的疗效。
作者:刘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在围术期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在围术期进行针灸、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SS膝关节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2周、4周、12周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骨关节炎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进行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伟杰;伍中庆;邓宾;高大伟;陈志标;张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本文将论述外科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并探讨将其作用大化的措施。
作者:杨琼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快速顺序插管(RSI)应用于急诊脑外伤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40例脑外伤与脑卒中患者全麻后行气管插管,应用快速顺序插管(RSI),观察患者入室后、插管前1min以及插管后的HR、SPO2、MAP变化及麻醉并发征。结果:插管前1min患者HR、SPO2与MAP均较入室后明显下降(P<0.05);但插管后患者各循环指标较入室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插管过程中轻微呛咳1例,占2.5%。结论:合理应用RSI可有效减少急诊脑外伤与脑卒中患者麻醉插管的不良反应。
作者:何耀武;张文;邓文彬;赵光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采用Excel系统对比分析我院2010~2012年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使用情况,中药配方颗粒使用量明显增长,销售量上升趋势明显,为中药配方颗粒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钟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结合针灸及桃红四物汤对肘关节术后镇痛效果。方法:80例肘关节术后患者随机平分为A组及B组,两组均采用连续臂丛阻滞,B组另予针灸及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VAS、Broberg和Morrey评分。结果:B组术后运动VAS评分,术后72h和120h静止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腋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结合针灸及桃红四物汤对肘关节术镇痛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主动功能锻炼。
作者:严娅岚;苏丽;张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所2013年3月~2013年8月的门诊处方共6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填写处方评价表。结果:平均处方金额为175.34元,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6.72%,通用名占处方使用率为100%,注射剂使用率为9.3%。结论:应进一步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加强处方管理,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周建芳;黄久遂;邓锦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多元化教学的基础上强化神经修复理论在帕金森病康复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我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101名随机分为对照组(49名)和实验组(5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并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并强化神经修复对帕金森病的康复价值及临床应用,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各教学效果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教学方法改革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实现理论与临床的有效接轨。
作者:李连涛;于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颅颈外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0例颅颈外伤综合征患者均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和微波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23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结论:龙氏正骨手法可纠正关节错位,解除外伤对邻近组织的压迫,在治疗颅颈外伤综合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戴胜良;张新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开展医养结合、以中医为特色的现代化社区健康教育,可有效整合中医特色康复和西医现代康复技术,促进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康复资源有效利用率,使残疾老年人更有尊严地重返社会,也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作者:钟丽瑜;李文颢;余瑾;古琨如;李坪;林炳钦;郑晓燕;罗淑娟;李维韬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