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郭亚凡
目的比较伊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与伊贝沙坦单剂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90mmHg≤坐位舒张压(SeDBP)<110mmHg]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分为导入期(A)2周和双盲治疗期(B)8周.共入选1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为两组:复方制剂组51例,单剂组49例.复方制剂组给予伊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复方片剂,每日1次;单剂组给予伊贝沙坦150mg片剂,每日1次;如果B期4周末时血压控制不满意(SeDBP≥85mmHg),随后4周的剂量将被分别增加至伊贝沙坦300mg或伊贝沙坦300mg/氢氯噻嗪12.5mg.所有统计分析用SPSS6.0软件处理.结果治疗8周以后,复方制剂组与单剂组的坐位收缩压(SeSBP)分别下降了23.6±11.5mmHg和16.0±14.8mmHg,P<0.001;坐位舒张压(SeDBP)下降的幅度分别为15.0±8.5mmHg和12.8±9.2mmHg,P<0.001;复方制剂组与单剂组的脉压分别降低了9.0±7.5mmHg和3.1±9.8mmHg,P<0.001.复方制剂组与单剂组降低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和91.8%,P>0.05;但是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制剂与单剂相比,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更加显著,同时也明显降低了脉压.两组降压的总有效率相同,但复方制剂组的显效率比单剂组高,复方制剂对于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治疗的病人来说,服药更方便,依从性更好.
作者:刘立新;赵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者,女,28岁,G1P1,产后8个月,经后5天.2002年11月19日来我站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常规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证,给予放置TCu 380A IUD(山东省计划生育药具器械公司出品).术中顺利,术后无明显不适,在其丈夫陪同下离站.20min后受术者返回我站:见其面色苍白,脚步踉跄,需其丈夫搀扶,述离站后出现头晕、心慌、胸闷、腹痛、腰背痛、手足麻木无力.
作者:张素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从1992年8月~2000年8月,我院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胆道疾病约500例,拔T管发生胆漏6例,发生率1.2%,现将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李德榜;张向军;丁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哮喘患儿血清TNF-α水平,同时用比色法测定血清NO水平,同时设立54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结果急性期儿童及婴幼儿哮喘组TNF-α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缓解期TNF-α及NO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哮喘组急性期TNF-α及NO水平较轻组明显升高(P<0.01).哮喘急性期TNF-α与NO水平显著正相关(r=0.778,P<0.01).结论哮喘患儿血清TNF-α及NO水平均增高,病情愈严重TNF-α及NO值愈高,TNF-α及NO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它们均参与哮喘的发病,检测哮喘患儿血清TNF-α、NO水平对判断哮喘的病期、严重程度、预后及防治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秀东;赵萍;严文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995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1082例,其中18例术中使用鱼精蛋白和肝素时,突然出现血压急剧下降等严重过敏性休克的表现.全部病例经抢
作者:刘美春;曹建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成人Still病的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病理,以探讨其疾病分类和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41例成人Still病组织的免疫组化表达和免疫荧光病理改变.结果 41例成人Still病的组织病理改变均为非坏死性小血管炎,普通光镜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均提示浸润血管壁的细胞为T淋巴细胞,血管壁免疫荧光检查未发现有免疫物质的沉淀.结论据成人Still病独特的免疫组化病理表现,应考虑其疾病分类为细胞介导的小血管炎病.
作者:於强;陈慧勇;姜林娣;张锦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宫颈癌腔内放疗所致的外阴溃疡较少见,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作者:房燕;邢德清;李广庆;岳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患儿,男,7岁.于2003年3月6日因腹部胀痛、大便秘结3h来卫生室诊治.先以开塞露1支20ml,由其祖父注入肛门.病孩痛苦蹲伏在地,双手抱住其祖父的小腿哭号不止.观其小儿,发育中等,痛苦病容.查:脉细数,舌红苔薄黄.笔者见其腹胀痛苦难忍,想用推拿手法排便止痛.
作者:易秋收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法.以往的手术方法由于受到视野不能直视的限制,手术切除往往带有盲目性.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鼻内窥镜在用于鼻腔鼻窦疾病手术的同时,已扩展到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我科自1998年5月以来,有选择地对102例腺样体肥大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梦雄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境内,地势呈丘陵分布,是我省碘缺乏重病区之一,2000年经考核确认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今年为了检验防治效果以及碘缺乏在这三年来的一些动态变化,笔者跟随省疾控中心同志于2002年6月对我市萝北、绥滨两县的8~10岁儿童进行了B超、触诊、尿碘、智商四方面的监测,现将此次监测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刘飞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Q-Tc能反映心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我们观察了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二级梯运动试验前后Q-Tc间期变化,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和正常者进行了对照分析.
作者:陈安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2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均为术中探查时确诊,术后全部治愈.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充分的十二指肠引流.
作者:沈铁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为了解吴阳镇小学生HBsAg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开展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我院防保科于200 1年5月份对全镇24所小学学生进行了HBsAg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林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随着微创外科的兴起,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简称MC),因其具有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低消耗等优点备受病人的青睐.本院自1999~2002年对168例胆道疾病患者施行MC,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输液疗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它是以输液为载体,通过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具有起效迅速,给药剂量准确等特点,但是在输液过程中,多因药品、输液器具及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输液反应,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因此,预防和减少输液反应是开展临床药学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内容之一,现将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程康杰;杨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门诊是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重要的窗口,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形象.从某种程度上讲门诊工作是整个医院全面工作的缩影,如内、外科、各专科、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理疗科、财务科等科室均有工作人员在门诊工作.多数医院门诊现有管理体制是计划体制下的双重领导,即上述科室在门诊的工作人员行政上不归属门诊领导,但门诊管理者对其在门诊工作又有监督、指导责任.因此门诊部管理者的沟通与协调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宝军;江雪梅;曹丹;麻树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爱纳灵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年龄4~12岁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爱纳灵组)和对照组(氨茶碱组),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PEFR和判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后高呼气流速(PEFR)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爱纳灵组临床疗效优于氨茶碱组(P<0.01).结论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爱纳灵效果好,副反应小.
作者:华孙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古今中外许多资料表明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对于身体的健康,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外科护士做好手术前及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对促进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现将2001~2002年间行外科手术的54例患者行心理护理而取得良好效果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邵磊;张丽;吴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笔者用红霉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9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绪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轮状病毒(RV)肠炎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好发于春秋季节,易在短期内发生大量流行, 影响小儿健康.临床表明水样便,呕吐、发热,极易造成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如不积极救治和采取有效的全方位整体护理,可危及患儿生命.现将2002年7~12月我科收治的44例RV肠炎患儿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樊立伟;李秀霞;蔡庆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