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奇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刘晓怡;谢泓

关键词:
摘要:安奇为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钾,是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的广谱抗生素,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观察安奇的临床疗效,我们于2001年1月~2002年6月用安奇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并设阿莫西林对照组,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多媒体课件就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课程的内容转换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我们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如动画等运用于生物化学,使课程中非常抽象的基本概念用非常形象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抽象的基本概念,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黄玥;王晓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胎儿宫内转运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胎儿宫内转运工作.方法1999~2001年度接受由胎儿宫内转运后分娩的早产儿532例,就其基本情况、早产原因、产前治疗、母亲转入院到分娩的时间及其分娩后结果从儿科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胎儿宫内转运的主要形式为紧急转运,常见的原因是胎膜早破;窒息发生率与入院到分娩的时间呈负相关,时间越短,窒息发生率越高;仅有30.8%的早产儿出生前24h母亲曾接受过地塞米松治疗.结论胎儿宫内转运工作应以快速、及时、安全、有效和提高围产质量为前提,要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大限度地减少转运风险.

    作者:杨弘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原因分析及救治体会

    我院在1995年1月~2002年8月间收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63例,其中死亡29例,现将其死亡原因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锦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曲霉菌感染23例临床分析

    慢性重症肝炎病人一旦发生曲霉菌感染,常使病情急剧恶化而死亡.我院于1991年前的15年间,曾有15例慢性重症肝炎并发曲霉菌的报告[1].近年发病率有所增加,现报告1991~2001年10年间的23例,以进一步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陆基华;高涛;张建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重危疾患,治疗较为困难.我院自1999年1月~2002年5月共收治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7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前提下,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书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电子注射泵报警原因分析与对策

    电子注射泵具有及时、匀速、准量给药的优点,在心外科ICU中广泛用于心脏手术后病人的救治工作.本人通过对佳士比、泰尔茂和贝朗三种类型的电子注射泵的使用观察,总结了电子注射泵报警的原因及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仲毅;曾讯;郑莹;何嫦;林凤巧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羟氨苄青霉素致严重药疹36例临床分析

    青霉素所致药物性皮疹临床较为常见[1],其确切的发生率国内未见统计,随着口服青霉素类药物,特别是羟氨苄青霉素的广泛使用,其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多.本文对我院4年来所收治的36例羟氨苄青霉素致严重药疹进行总结分析,以便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黄海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氯丙嗪致症状性扭转痉挛1例

    患者,男,16岁.因流氓滋事被公安部门传讯后出现兴奋、躁动、妄想、幻觉等精神障碍症状,于精神病院门诊使用氯丙嗪75mg,3次/日,维生素10mg,3次/日,服药3天后精神症状基本消失,但患者却逐渐出现两侧下肢轻度运动障碍,足呈内翻,扭曲,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1天后躯干和四肢发生不自主的扭转运动,脊柱前凸,侧弯,骨盆倾斜,呈一特殊强迫体位,患者作自主运动时加剧,因不自主运动而不能正常活动.

    作者:刘天福;曾兴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医院门诊管理理念

    加入WTO,随着医疗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门诊的传统管理体制、方式势必会带来严峻的挑战[1,2].门诊部管理者应抓住机遇,与时俱进,迎接挑战,主动更新管理理念,管理上不断创新,推动门诊部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刘宝军;麻树人;王青;江雪梅;曹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归肾丸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免疫性不孕患者采用分组对照方法治疗.其中针刺结合归肾丸治疗组40例,归肾丸治疗组46例,强的松治疗对照组20例.结果针刺结合归肾丸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归肾丸治疗组为89.13%,强的松治疗对照组为70.00%.结论针刺结合归肾丸通过补益肾气、滋养肾阴、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治疗男性免疫性不育症有确切疗效.

    作者:唐纯志;何燕萍;李功营;林锦泉;冼志红;赖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在胃镜检查病人年龄分布及相关性疾病调查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高感染率受到广泛的重视,其与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有关已达成共识,但在胃溃疡(包括恶性)患者中Hp感染率与总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为了解资阳市胃镜检查病人感染状况,我院对1982~2001年间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对4196例胃镜检查患者进行分析,探讨Hp感染及与相关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陈志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HCV感染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FQ-RT-PCR检测63份怀疑HCV感染的临床样本,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了解样本中HCV-RNA含量与抗HCV及ALT的相关性.结果63份样本中有40份HCV-RNA含量高于80拷贝/ml,57份抗HCV阳性,26例ALT异常,经统计分析每两者间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FQ-RT-PCR技术检测HCV-RN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文思;李刚;陈雪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毒蕈中毒56例临床分析

    毒蕈中毒在本地区时有发生,其危险性大,死亡率较高.笔者近年收治的56例多病情危重,以急性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现将临床治疗的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苏伟;冯学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硝苯吡啶治疗肺心病32例疗效观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晚期表现.肺心病的急性发作往往是由呼吸道继发感染引起,使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肺动脉压力增高,出现心力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1].

    作者:黄健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760株致病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临床致病菌进行监控,改善临床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01年第4季度的门急诊及住院病人的760株致病菌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只对泰能、丁胺卡那霉素、哌拉西林和环丙沙星等少数抗生素有较好的疗效;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大量出现(其中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为27.0%、肺炎克雷伯菌ESBLs阳性率为31.9%),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更是高达80%以上.结论细菌耐药率的上升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减缓其上升趋势需临床各部门重视和努力.

    作者:许育;凌伟;王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开展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普遍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病人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主要是针对病人的健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使病人掌握日常护理技能,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改变过去不健康的行为习惯[1].

    作者:李树贞;李敏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我区婴幼儿血红蛋白检测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婴幼儿血红蛋白(Hb)含量和贫血患病率,为做好婴幼儿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2002年对我区757名6个月~3岁的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检测.报道如下.

    作者:钟贤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外源性NO对肺高压模型大鼠肺腺泡内动脉结构的影响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肺腺泡内动脉结构变化,探讨外源性NO是否对肺高压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阻抑作用.方法建立大鼠MCT肺高压模型,在其形成过程中和形成后采用NO吸入,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脏右室/(左室+室间隔)[RV/(LV+S)]、肺腺泡内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MT%).结果腹腔内注射MCT第1周时RVSP已升高,第3周时形成明显肺动脉高压,伴右心室肥厚、肺小动脉中膜增厚,肺IAPA的肌性动脉百分比增加.MCT大鼠同时间断长期吸入NO,可见RVSP下降,IAPA肌化程度减轻,肺小动脉中膜厚度减轻,右心室肥厚指标RV/(LV+S)减小,但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结论间断长期吸入NO可使肺动脉高压的产生减缓,程度减轻.其可以部分阻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对已形成的肺动脉高压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顾勇;张希;王治平;孙培吾;刘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救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基层医院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多见的死亡原因是其引起的呼吸衰竭,正确使用好呼吸机度过呼吸衰竭期,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是我们一线临床工作需要随时面对和处理好的一个问题.1999年1月~2001年12月我们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106例,对其中因重度呼吸衰竭应用国产呼吸机救治的21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TopoⅡ、GST-π、P-gp表达与结肠腺癌多药耐药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探讨几种多药耐药机制与结肠腺癌耐药、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和JSB1、C219两种P-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在96例结肠腺癌、20例结肠腺瘤、32例正常结肠腺粘膜组织及30例胎儿结肠腺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结肠腺癌病例GST-π、JSB1、C219均有较高的阳性率,TopoⅡ有近一半的病例不表达.结肠腺癌组织GST-π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结肠粘膜和结肠腺瘤(P<0.01).TopoⅡ的阳性表达在Dukes分期中B期阳性率显著高于A、C期(P<0.01).C219阴性病例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C219阳性病例.仅JSB1或仅C219阳性表达的病例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JSB1、C219两者同时表达的病例.结论结肠腺癌由TopoⅡ、GST-π、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是天然性耐药性.检测结肠腺癌组织TopoⅡ、GST-π、P-gp的表达可作为指导结肠腺癌化疗的重要指标.检测JSB1和C219的表达还可作为结肠腺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检测GST-π的表达也可作为结肠腺癌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沈金辉;王少洪;曾绍文;吴璇;蔡广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