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欢欢;李文娟;朱宏艳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熄风汤配合西医疗法对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起病于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西药溶栓配合中西药脑保护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化2例,皮肤黏膜出血2例.而治疗组仅1例皮肤黏膜出血.结论:益气活血熄风汤配合西医疗法对超早期脑梗塞的疗效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李传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与其他内镜技术相比是一项复杂,难度较大的内镜技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设备较精密,贵重,患者对ERCP术又了解甚少,因此对术中护士要求更高,既要精通仪器的使用,保养,又要术中做好有效的配合,现将我科2011年实施ERCP术的护理配合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白华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主要讲述针灸医疗技术的深入了解及广泛应用及物理疗法在社会上的陆续普及,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在医学体系中的应用被不断扩大,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信赖.因此,将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有机结合和联合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问题探讨,以期推动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技术的联合应用并取得临床上保健与康复的更好疗效.
作者:谢茂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遵守医嘱吃口服药的同时,要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防止患侧肢体肌肉痿缩,关节僵直,足内翻等并发症;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加强心理护理,给患者以精神支持和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难卒中抑郁的预后,在临床上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沈晓红;沈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双人核对制度在临床预防门诊注射的差错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对本院的门诊注射进行双人核对制度的规定,并对门诊注射的制订注射的程序进行详细的规定,比较分析制度执行前后的门诊注射差错情况.结果:本院从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及注射流程3个月后,本院门诊注射室的注射差错从0.012%下降到0%.结论:通过双人核对制度以及门诊注射流程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杜绝、避免门诊注射差错的发生,减少了由于门诊注射差错所发生的医患纠纷发生,保证了患者注射安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人们生活空间也随之扩大,生活节奏加快,交通运输的高速化,多样化,现代化等,使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而颅脑损伤、腹部外伤是创伤外科的常见病,发病重病情多变,若未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二者同时发生,则病情更为复杂.
作者:赵忆琴;殷世铭;廖天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整肠生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11年71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硝唑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效率为48.0%,整肠生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有效率为86.9%,两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整肠生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作者:王恩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老年急性腹诊患者的手术麻醉方法、及该法的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25例手术患者资料,按照ASA不同等级进行麻醉评价,该组患者中评定为Ⅰ~Ⅱ级的患者,进行气管全麻醉.共32例,结果显示:本组所有患者没有麻醉死亡患者,但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紊乱,部分年龄较大患者的体内波动频率高,其他均较小,且大部分患者的意识都恢复很好,并没有出现严重的麻醉后遗症,麻醉效果很好,在手术的过程中,由于麻醉效果不理想,而选择气管内全麻醉的患者有18例,在手术后的48小时内没有出现死亡病例,72小时后死亡一例.结论:急性腹症患者,多伴发有很多内脏器官的衰竭,病情复杂,变化大,因此需要做好手术术前评估以及准备,并选择对老年患者影响较小的麻醉方式,如气管内全麻符合硬模外麻醉能够很好的镇痛,且应激反应小、患者苏醒快、拔管早等多重优点,已经成为一种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万翊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麻醉经验总结分析.方法:总结分析80例行急诊开颅血肿清除术的麻醉经验.术中实施各项监测,血压控制不稳定者辅以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开颅后,观察骨窗脑组织膨出情况,降低颅内压.结果:术后均平稳回病房,拔除气管导管39例;带气管导管辅助呼吸33例;术毕即时气管切开4例.一周内行气管切开10例,术后死亡3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需保持麻醉稳定.尽可能保护脑功能,控制颅内压为麻醉处理原则.对血压进行控制,开颅时降低,关颅时适当升高.
作者:吕严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着重阐述了舒适护理在肛肠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作者:刘馨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认知率与健康行为影响.方法:对88例糖尿病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晓率明显提高54%,促进健康行为提高50%显著性增多.结论: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促进自觉采取健康相关行为,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王晓敏;杨菊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的主要致病因素,为预防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并测定其中86例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指标,与79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RRTI患儿血清中铁、锌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儿童(P<0.01),血清中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RTI与患儿营养、喂养方式、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功能等相关.对预防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采取综合预防及治疗措施.
作者:吴先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患沟通技巧的学习对门诊注射室的注射工作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到2011年2月在本院门诊注射室进行门诊注射的患者328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64例患者由经过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的5名护士进行门诊注射服务,对照组164例由没有经过护患沟通技巧培训的5名护士进行门诊注射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对门诊注射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的121例,满意的36例,满意率95.73%;对照组非常满意的58例,满意的68例,满意率76.8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门诊注射室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很好的作用,增进了护患之间的理解,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余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酮IIA治疗.7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ngⅡ、PCⅢ水平及心肌梗死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心率、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心前区疼痛明显减缓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心源性休克例数及死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酮IIA在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发推广.
作者:王煜;石良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炎胶囊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和奥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康复炎胶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能够改善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良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反应及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选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防止其发生.方法:就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化疗期间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感染少,副作用少,(P<0.05),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及避免患者在化期间副作用的发生,从而提高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湘艳;段惠丽;肖艳;郭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输液的时间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
作者:梁秀玲;丛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比较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与口服左炔诺孕酮治疗无排卵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38例住院的无排卵功血患者随机分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组(20例)和口服左炔诺孕酮组(18例),对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月经情况,贫血情况(血红蛋白),经前子宫内膜的厚度,激素情况,治疗后患者的满意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经前子宫内膜变薄,血红蛋白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宫内缓释系统组的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口服左炔诺孕酮组雌二醇水平(E2)降低,孕酮(P)水平升高.两组比较,宫内缓释系统组治疗满意度较口服组高.结论: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口服左炔诺孕酮都有明显的治疗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效果,但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较口服左炔诺孕酮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建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的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术后病例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和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后均比其相应的治疗前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术后康复应与治疗并进,药物治疗仍很重要.
作者:张会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儿童脑瘫的康复护理和疗效.方法:选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48例脑瘫住院患儿,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并采用适当的运动训练.结果:转为正常患儿有4例,占8.3%;明显有效37例,占77.1%;有效5例,占10.4%;无效2例,占4.2%.结论:在康复护理中,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实施可塑性较强的训练,以此改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治愈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纪红业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