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1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补充骨营养剂治疗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每日2次口服,高钙片2.5g,每日1次睡前服.治疗组65例补充骨营养剂配合小针刀松解.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治疗组7.34±1.22,对照组12.56±2.0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密度值测定治疗组有效率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侯亚静;代铁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炎胶囊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液和奥硝唑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康复炎胶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能够改善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游良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气雾剂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18例PICC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例,对照组58例.实验组置管后4h开始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洒局部皮肤,以完全湿润皮肤为宜,连续3d.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中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是:实验组5%,对照组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洒局部皮肤,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作者:冯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小儿肠道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在我院就诊的疑似患有小儿肠道细菌感染的患儿病例若干例,对其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学方法的相关检验.结果:小儿肠道细菌感染在婴幼儿人群中比较常见,且在夏季和秋季的发病者较多,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克雷伯菌是该病的三种主要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强,但值得注意的是其敏感性正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对小儿肠道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进行总结,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对临床对该病进行更好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廖惠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86例体检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测定脉搏波速度(PWV).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r=0.426,P=0.001)、脉压(r=0.381,P=0.002)、年龄(r=0.356,P=0.002)、血糖(r=0.262,P=0.035),甘油三酯(r=0 215,P=0.03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92,P=0.042)等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与PW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俞顺爱;全英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缓解早产儿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技巧.方法:收集我科自2010年1月开始对早产儿操作性疼痛进行非药物性护理干预采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remature infant pain,PIPP)进行疼痛评估结果: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后疼痛得分明显偏低.结论:正确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早产儿因疼痛造成的短期,长期的负面影响.
作者:冯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与其他内镜技术相比是一项复杂,难度较大的内镜技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设备较精密,贵重,患者对ERCP术又了解甚少,因此对术中护士要求更高,既要精通仪器的使用,保养,又要术中做好有效的配合,现将我科2011年实施ERCP术的护理配合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白华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积水患者均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脑室腹腔分流,对患者术前术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症状显著缓解,影像学检查脑室形态恢复正常61例,占75.25%;症状明显好转,脑室形态恢复正常17例,占22.25%;2例症状明显好转,但脑室形态无明确改变,占2.50%.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石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记录两组护理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但综合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更为重要的时患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调查中,综合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瑞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介绍单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例单孔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室器械准备、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配合的方法.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及密切的配合,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失血少,术后切口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取得合作,物品准备周全,及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方芳;王征;施海丹;王丹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的30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儿科中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特点及血液透析独特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2岁至13岁,确诊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小儿进行183次血液透析,对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结果:在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小儿中,大部分患病小儿的肾功能衰竭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减轻了尿毒症的症状.其中14例小儿已经痊愈,10例小儿的情况明显好转,出院的有3例,死亡只有2例,没有1例死亡原因是由血液透析引起的.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呕吐、高血压、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结论:小儿在血液透析疗法中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包括能否建立血管通路、血容量是否稳定及能否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并发症.在治疗时应该依据患病小儿具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个性化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在小儿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状,血液透析的方法在治疗小儿肾功能衰中有着非常高的临床价值,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安全、迅速及可靠.
作者:周长怀;石光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确诊跟痛症的绝经后妇女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2011年门诊确诊跟痛症绝经后妇女336例,分析其年龄分布,饮食特点,人群特征.结果:17项单因素相关分析中有6项有显著性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为:体重偏重,过量运动,跟骨骨密度T值,子宫卵巢切除史,从不喝牛奶.结论:对有以上因素存在的绝经后妇女,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患跟痛症的发生.
作者:刘康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和常见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至2011年,在我院死于恢复期的脑血管病住院患者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患者的死亡因素.结果:62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恢复期中死亡51例,死亡原因分别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在恢复期常见的死亡原因与急性期有一定的差异,但还是有相同一致的因素,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心肺功能、控制好肺部感染,预防脏器衰竭,以减少该类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肖玉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腕踝部埋针24小时治疗疼痛病证的效果.方法:100例疼痛为主诉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50例和单纯针刺结合腕踝部埋针组5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针刺结合埋针组有效率为74%,单纯针刺组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部埋针24小时治疗疼痛病证能提高疗效.
作者:陈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思维方式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因此,要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具有中医思维.中医医生应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诉、需求与医生头脑内掺入的西医的信息,并与中医的信息混合或交织在一起,使中医自身学术的临床思维淡化、异化、西化,从而降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故中医医生应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及正确的临床思维.
作者:吴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情况,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胰岛素使用情况调查表,对40例入院时已使用胰岛素笔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胰岛素笔用针头重复使用>6次、用乙醇擦拭针头、注射前未排气、注射后未在皮下停留10S以上、注射前未混匀药液或混匀方法错误、弃用针头帽或针头帽放置不规范等是自行使用胰岛素笔的主要问题.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规范使用胰岛素笔的教育,对保证胰岛素治疗效果,预防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永鑫;墨伟静;赵丽娜;尹焕新;李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风险的存在有着客观与主观原因,护理与伦理密切相关,护理风险的消解可通过伦理教育引导,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伦理修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护理风险.
作者:袁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形势下护理人员面临的问题很多,本文总结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道德、与病人的有效沟通能力、对外交流、多元化观念的意识等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彭君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反应及并发症进行密切观察,选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防止其发生.方法:就2008年至201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化疗期间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感染少,副作用少,(P<0.05),护理效果显著,患者及其家属满意.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及避免患者在化期间副作用的发生,从而提高白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湘艳;段惠丽;肖艳;郭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找出一种能够有效减轻择期胆囊切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到2011年12在陕西省富平县医院普外科住院,并进行择期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实验组患者除接受一般心理护理外,还接受更加系统化、个体化、人性化的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后,其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缓解择期胆囊切除患者术前焦虑的效果明显优于一般的心理护理.所以,心理干预在择期胆囊切除患者中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张青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