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鑫;墨伟静;赵丽娜;尹焕新;李亚红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后中医综合疗法早期介入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2010年共收集新鲜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一般情况及伤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给予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外敷、熏蒸、推拿、中药汤剂内服,对照组只给予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固定.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及复查X线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即可解除外固定夹板,记录两组解除夹板的时间;并对所有病人2个月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并作记录,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解除外固定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明显早于对照组(P<0 05);功能恢复状况治疗组改善明显,临床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后中医综合治疗早期介入对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恢复患肢功能有明显的疗效,具有显效快、病人痛苦小,后遗症少,疗效好的优势.
作者:郭旗;李兴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0月期间到本院诊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优的23例,临床效果良的10例,临床效果中的1例,临床效果差的0例,临床总临床效果优良率为97.06%;对照组临床效果优的10例,临床效果良的12例,临床效果中的10例,临床效果差的2例,临床总临床效果优良率为64.71%,对两组的总临床疗效优良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在临床疗效上有更好的治疗疗效优良率,能减轻患者的临床手术痛苦,具有临床广泛推广的意义.
作者:刘英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呃逆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膈肌及咽喉肌的同步性性爆发性收缩的一种临床症状,伴有特殊的声音及不适感.其病因可以是内、外科功能性病变,亦可为器质性病变,多数是功能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呃逆不容忽视,有时病程中出现呃逆提示病情危重(如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等).
作者:窦全玲;李进;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瘫即小儿脑性瘫痪的简称,又称脑性麻痹(cerebral palsy,CP),是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致残性疾病.Rosenhaum P等人2007年在一书中,提出了脑瘫的新定义:脑性瘫痪是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儿脑的非进行性损伤所致持续性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活动受限的一组综合征.脑瘫常并发感觉、知觉、认知、交流、行为紊乱、癫痫、继发性肌与骨骼问题[1].
作者:梁忠培;董红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学龄前期患儿表虚不固型汗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表虚不固型汗证患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运用两种推拿治疗方法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1%,对照组有效率51.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张晓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腕踝部埋针24小时治疗疼痛病证的效果.方法:100例疼痛为主诉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刺组50例和单纯针刺结合腕踝部埋针组5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针刺结合埋针组有效率为74%,单纯针刺组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部埋针24小时治疗疼痛病证能提高疗效.
作者:陈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的CT表现,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结果.结果:本组患者CT扫描能清晰显示前列腺及其周围解剖并可测量前列腺体积.CT扫描前列腺上界均超过耻骨联合上缘3cm,平均3.2cm.65例患者增大前列腺压迫并突入膀胱内.增强扫描时可见前列腺肥大,49例患者有不规则不均匀的斑状强化,而肥大的前列腺压迫周围带变扁,密度较低微带状,37例患者精囊及直肠发生移位.结论:;CT检查能够较为清晰的显示前列腺增生,并为前列腺增生程度、分级提供依据,但不能作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依据.
作者:罗治青;肖丽娟;沈行平;李锋;袁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外科住院患者需要生理与心理的特殊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外科护理要求围绕患者展开护理服务,以外科患者具体动态需求为护理取向,并注重用心动情高效的整体护理.
作者:杨小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气雾剂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18例PICC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例,对照组58例.实验组置管后4h开始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洒局部皮肤,以完全湿润皮肤为宜,连续3d.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中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分别是:实验组5%,对照组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气雾剂喷洒局部皮肤,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作者:冯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泛发性扁平疣的疗效.方法:72例泛发性扁平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苦参30g,木贼30g,板蓝根30g煎水外敷患处,5次/日,加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肌注,隔天一次,对照组单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肌注,隔天一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31例,好转11例,无效0例,总有效42例;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3例,总有效26例.痊愈率及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泛发性扁平疣疗效优于西医治疗.
作者:刘颖;周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患者分为A组(浅表性胃炎组)45例、B组(萎缩性胃炎Hp-组)35例、C组(萎缩性胃炎Hp+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三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IL-1β水平.结果:①三组患者胃黏膜IL-1β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15.36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A组患者IL-1β平均值为(41.2±9.65)pg/ml,B组患者IL-1β平均值为(64.3±12.4)pg/ml,C组患者IL-1β平均值为(93.2±14.6)pg/ml.三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IL-1β可能为关键性因子,及时检测IL-1β水平可以为萎缩性胃炎诊治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屈健;叶水莲;匡蕾;罗巧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1-8月32例产后尿潴留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阴道手术助产者18例,占56.2%;会阴深Ⅱ度裂伤者5例,占15.6%;会阴浅Ⅱ度裂伤、阴蒂部及尿道口黏膜擦伤者2例,占6.3%;阴道壁血肿、阴道卷压迫止血者2例,占6.3%;单纯性会阴侧切者3例,占9.4%;心理紧张、惧怕疼痛者2例,占6.3%;产后6~10h发生尿潴留者28例,产后第一次排尿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者4例.结论: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有针对性对产妇宣教、指导配合、落实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王晓璟;钱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夹板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全麻、取仰卧位、行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结果:观察组肩关节优良率为88.8%,对照组优良率为61.1%,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有效率均为94.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胧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吲哒帕胺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吲哒帕胺治疗的92例高血压病患者,密切观察疗效.结果:疗效显著70例,占76.1%,治疗有效20例,占21.7%,治疗无效2例,占2.2%.结论:依那普利具有吸收迅速,排泄缓慢,半衰期较长,降压作用持久及价格相对低廉的特性;吲哒帕胺是一个兼有钙离子拮抗样作用的利尿剂,作用温和持久;两药合用不仅增加疗效,且可避免高血钾、高尿酸血症等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作者:刘华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16例急性细菌性腹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使用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7%,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成人急性细菌性腹泻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前国内心理护理普遍存在一下三方面问题:实践中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不足,评估带着很大的主观性;缺乏合适的量表和问卷评估患者和评价护理措施;医院护理评价方法存在缺陷.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建议:加强护理人员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多学科配合,制定出符合护理评价的问卷和量表;完善医院评价方法,以目标评价和结果评价为主,以量表评价、问卷评价的形式贯穿其中;护理人员应将准确、高效、简便的方法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卢玮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r12DM)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初发2型DM患者随机分均为两组,治疗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观察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F1PG、2hPG、HbA1c均降低,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6.25%、25.0%(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作者:邱宁;李锦华;张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熄风汤配合西医疗法对超早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起病于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西药溶栓配合中西药脑保护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化2例,皮肤黏膜出血2例.而治疗组仅1例皮肤黏膜出血.结论:益气活血熄风汤配合西医疗法对超早期脑梗塞的疗效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李传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血液病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血液病患者进行临床的心理护理.结果:A组缓解率为80%,B组缓解率为33.3%,两组治疗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患者获得理想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
作者:段惠丽;陈湘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肺结核患者耐药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肺结核病人中,经痰结核菌培养阳性453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453例结核病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耐药患者220例(48 56%),其中多重耐药患者68例(15.01%),并且多重耐药与居住地为农村,合并糖尿病,是复治肺结核患者,有结核空洞有关.结论:肺结核耐多重耐药情况依然比较严重,并且居住地为农村,合并糖尿病,是复治肺结核患者,有结核空洞是肺结核耐药的相关因素.
作者:黄立;叶东彪;吴洪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