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康妍
骨折对于各个年龄段都是高发的,从小孩到老人都会因为身体或者个人行为造成损伤,如何做好护理干预对于骨折的恢复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从有关四肢骨折的概念、四肢骨折的分类和在不同的时间段如何进行护理干预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个综述.
作者:房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针对血液透析室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压力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对策缓解各种压力.方法:找出压力产生的原因,合理的控制和释放压力.结果: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缓解各种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结论:减轻护士各种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维护自身健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作者:谢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尚不能建立规律、有效的自主呼吸,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是新生儿死亡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剖宫产术中较为常见.
作者:周朝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记录两组护理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但综合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更为重要的时患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调查中,综合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瑞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和护理,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急救和护理.比较2组患者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的时间、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试试临床护理路径后,实验组患者急救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缩短(<00.5),而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服务模式,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作者:许永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测评体系对医院生存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目前护理质量测评标准落后、内容偏少、结果片面,应参照国际标准建立科学测评维度和若干子项目.
作者:李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呃逆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膈肌及咽喉肌的同步性性爆发性收缩的一种临床症状,伴有特殊的声音及不适感.其病因可以是内、外科功能性病变,亦可为器质性病变,多数是功能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呃逆不容忽视,有时病程中出现呃逆提示病情危重(如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等).
作者:窦全玲;李进;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原发病的治疗,评估头痛发生的时间、特点、持续时间,准确及时地给与止痛药,同时施以有效的心理护理,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缓解了头痛的症状.
作者:罗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尿白细胞、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与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330例门诊和住院部患者的尿液样本,分别采取干化学法和显微镜下检测尿常规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观察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在红细胞检测中,显微镜检测的特异性与干化学法检测比较有明显差异(X2=16.18,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白细胞检测中,显微镜检测的敏感度较高,干化学法检测的特异性较高,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X2=4.34,5.2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干化学法与显微镜下检测尿常规各有优点与缺点,前者在红细胞的检出中占有优势,后者检验结果的特异性更高.
作者:张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采用聚焦超声波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其改善腰臀部不适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采用聚焦超声波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中医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5天和1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聚焦超声波可显著改善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臀部不适,且简便、安全无痛苦、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李鹏飞;林红霞;叶观泉;黄蓬辉;梁碧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解剖钢板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操作意义.方法:对6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在通过对其臂丛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在患者的肿胀消退后对患部切开进行复位以及钢板固定治疗.结果: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进行3个月-1年的定期随访.所有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关节在进行复位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很多患者出现明显的移位,经过手术进行切开后进行固定和对肩袖进行修复治疗,在使用钢板固定的时候要牢靠、全面,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马克;孙立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癌介入治疗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和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本组74例,男48例,女26例,年龄70~86岁,平均76岁.均经X线食管钡餐造影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鳞癌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相应食管节段的供血靶动脉选择性插管和造影,并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74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肿瘤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39例,无变化8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87.8%(65/74).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5%(64/74)、39.2%(29/74)和31.1%(23/74).本组均未出现与造影和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疗法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效果显著且技术操作可行,可作为高龄患者的1种重要的甚至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媛;刘方;曹婧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于2006年3月~2009年3月选择肝细胞癌(HCC)患者54例,AFP均为阳性,其中男45例,女9例,主要症状有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清瘦,偶有黄疸,眼睑、面部黄等.病程3个月~2年.1.2方法:采用GE-HispeedNX/I双排CT机,进行平扫及同层动态扫描,层厚5mm,层距7mm,并结合高压注射器,采用速率2.8~3ml/秒,压力150kV,造影剂碘海醇总量为80~100ml,分别行肝动脉期(延时25秒),肝静脉期(延时70秒),平衡期(延时180秒)进床式动态扫描,根据病变大小、平扫影像学特点采取延时7~15分钟或更长延时扫描,同层或动态扫描及CT血管造影(CTA)技术.
作者:李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检查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儿科78例儿童消化性溃疡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胃镜检查,本组患儿的诊断结果为:十二指肠溃疡63例(80.8%),胃溃疡9例(11.5%),幽门管溃疡3例(3.8%),球后溃疡2例(2.6%),复合性溃疡1例(1.3%),并发幽门梗阻21例(26.9%).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本组患儿在4周后的复查中临床症状明显好转,6周内全部出院,治愈率达到100%.结论:儿童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素较多,患儿的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应用胃镜检查方法可以提高确诊率,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范永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为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折后关节僵硬,对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静;徐姬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剖宫产技术的提高,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发生率比经阴道分娩明显增高且严重[1].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种新方法[2].其操作简单、迅速、安全、有效,易于推广.
作者:查乐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状况.方法:对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填表调查.结果: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表现为:抵触情绪占80%,要求出院63.3%,不适应住院治疗占53.4%,拒绝药物治疗占48.3%,非人格化心理占40%,孤独感占31.7%,紧张害怕占26.7%,焦虑占6.7%.结论:通过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状况的现状调查,对临床心理护理有指导性现实意义.
作者:陈晓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测定因外伤致脾破裂患者术前及手术后第五、七天的空腹血糖变化,观察早期进食对高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08-2010年因外伤致脾破裂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五、七天测血糖,观察其变化,23例作为观察组,术后次日开始进食,另27组作为对照组,在术后第四天开始进食.结果:二组血糖分别是:观察组:平均值±标准差(X1±1S1)为8.2565±2.1668mmol/L5.974±0.946mmol/L6.3086±1.489mmol/L,对照组X2±S28.2444±1.997mmol/L.7.130±0.855mmol/L6.300±1.338mmol/L,t=0.0205、4.499、0.0215,p>0.05、<0.01、>0.05.结论:脾破裂患者早期进食可降低血糖反应.
作者:姚素香;秦明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过程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两组均釆用相同药物治疗.对观察组61例高血压患者在完善治疗的基础上,注重做好心理、饮食、用药护理及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4%,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观察组显效率为42.62%,对照组显效率为36.06%,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在药物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釆用综合护理方法,能更好地帮助降低血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宋方平;吴学英;罗礼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治疗小儿肾功能衰竭的30例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儿科中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特点及血液透析独特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2岁至13岁,确诊为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小儿进行183次血液透析,对结果进行仔细的分析.结果:在进行血液透析的30例小儿中,大部分患病小儿的肾功能衰竭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减轻了尿毒症的症状.其中14例小儿已经痊愈,10例小儿的情况明显好转,出院的有3例,死亡只有2例,没有1例死亡原因是由血液透析引起的.主要的并发症包括呕吐、高血压、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等.结论:小儿在血液透析疗法中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包括能否建立血管通路、血容量是否稳定及能否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并发症.在治疗时应该依据患病小儿具体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个性化血液透析治疗方案.在小儿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状,血液透析的方法在治疗小儿肾功能衰中有着非常高的临床价值,这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安全、迅速及可靠.
作者:周长怀;石光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