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升;戴世杰
目的:评价50岁以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老年人群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至2011年出院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的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结果、治疗、预后.结果:50岁以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60例(中青年组),除1例女性外均为男性;年龄分布为34-49岁,其中8例≤40岁.60岁以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584例(老年组),年龄分布为60-82岁,男性391例,女性193例.与老年组比较,中青年组有更高的吸烟率(86.7%vs57.8%)和阳性心血管病家族史30%vs15.1%),较低的血脂异常率(33.3%vs46 7%),糖尿病(5%vs26.4%)和高血压(10%vs62.5%).中青年组的0-1支冠脉病变(72.4%vs40.2%)及ST抬高的心肌梗塞更多见(66.7%vs24.8%).此外,接受冠脉介入诊疗率(96.7%vs60.4%)和左室射血分数(52.4±12.1vs39.8±14.6)显著高于老年组;中青年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和住院期间死亡率(4.11%VS0%)显著低于老年组.结论:①吸烟是50岁以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重要的危险因素;②与老年组比较,50岁以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更易于接受冠脉介入诊疗;心功能和预后相对良好.
作者:刘云兵;罗采东;娄邦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besed Medicin)和循证药学(Evidence-besed Pafmacy)概念的引入,人们对合理用药的看法也在不断提高之中.当医生临床明确诊断以后就要运用所学知识,就要根据患儿情况与病情选好药,用好药.
作者:杨春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至2009年间41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结果:临床护理效果满意,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佳.讨论:良好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合理的康复锻炼,完善的出院指导,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彦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解剖钢板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操作意义.方法:对66例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在通过对其臂丛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在患者的肿胀消退后对患部切开进行复位以及钢板固定治疗.结果: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进行3个月-1年的定期随访.所有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肱骨大结节骨折肩关节在进行复位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很多患者出现明显的移位,经过手术进行切开后进行固定和对肩袖进行修复治疗,在使用钢板固定的时候要牢靠、全面,在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马克;孙立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为儿童孤独症临床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对50名孤独症患儿采用综合性训练方法,包括结构化教育(TEACCH)、行为分析(ABA)、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等,在整过程注意个别化,因材施教.要求每周训练6天,每天6小时,于训练开始前以及6月后采用孤独症评定量表(ABC)、图片词汇测验(PPVT)和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PEP-R)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经过6个月综合训练,ABC量表的分值较前明显降低,PPVT分值较训练前均有显著提高,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的总分较训练前明显下降,PEP-R量表的语言、社会交往、感知觉和行为四个分项得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训练对治疗儿童孤独症是一有效方法.
作者:王桃;沈小咏;余翠芳;陈小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长期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动静脉内瘘是其长久和安全的血管通路,因此做好动静脉内瘘的保护和护理显得尤为突出.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对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给予充分的重视,采取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招娣;杨伟英;王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遵守医嘱吃口服药的同时,要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防止患侧肢体肌肉痿缩,关节僵直,足内翻等并发症;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加强心理护理,给患者以精神支持和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难卒中抑郁的预后,在临床上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沈晓红;沈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鼻出血患者进行微波治疗止血.结果:治愈为78例(97.5%),好转2例(2.5%).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具有针对性强、疗效确切、止血迅速、疗程短、病人痛苦小等优点.在鼻出血治疗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焕新;周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缓解早产儿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技巧.方法:收集我科自2010年1月开始对早产儿操作性疼痛进行非药物性护理干预采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remature infant pain,PIPP)进行疼痛评估结果:非药物性护理干预后疼痛得分明显偏低.结论:正确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早产儿因疼痛造成的短期,长期的负面影响.
作者:冯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86例体检者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和测定脉搏波速度(PWV).结果: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r=0.426,P=0.001)、脉压(r=0.381,P=0.002)、年龄(r=0.356,P=0.002)、血糖(r=0.262,P=0.035),甘油三酯(r=0 215,P=0.03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192,P=0.042)等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与PWV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作者:俞顺爱;全英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可提示临床给予相应的治疗使上述人群获益,早期治疗避免或减少了以后进行的透析和一些昂贵的末期治疗.此项检测简单有效意义深远.尿微量白蛋白是检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病血管损伤的重要指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周新华;宋新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酮IIA治疗.7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ngⅡ、PCⅢ水平及心肌梗死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心率、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心前区疼痛明显减缓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心源性休克例数及死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酮IIA在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发推广.
作者:王煜;石良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血液病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血液病患者进行临床的心理护理.结果:A组缓解率为80%,B组缓解率为33.3%,两组治疗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病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患者获得理想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
作者:段惠丽;陈湘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患者分为A组(浅表性胃炎组)45例、B组(萎缩性胃炎Hp-组)35例、C组(萎缩性胃炎Hp+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三组患者胃黏膜组织中IL-1β水平.结果:①三组患者胃黏膜IL-1β结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15.36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A组患者IL-1β平均值为(41.2±9.65)pg/ml,B组患者IL-1β平均值为(64.3±12.4)pg/ml,C组患者IL-1β平均值为(93.2±14.6)pg/ml.三组患者血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IL-1β可能为关键性因子,及时检测IL-1β水平可以为萎缩性胃炎诊治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屈健;叶水莲;匡蕾;罗巧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国内外近年来对针灸医疗技术的深入了解与广泛应用以及物理疗法在社会上的陆续普及,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在医学体系中的应用被不断扩大,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将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有机结合和联合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范围与要点,以期推动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技术的联合应用并取得临床上保健与康复的更好疗效.
作者:赵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状况.方法:对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填表调查.结果:6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表现为:抵触情绪占80%,要求出院63.3%,不适应住院治疗占53.4%,拒绝药物治疗占48.3%,非人格化心理占40%,孤独感占31.7%,紧张害怕占26.7%,焦虑占6.7%.结论:通过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状况的现状调查,对临床心理护理有指导性现实意义.
作者:陈晓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记录两组护理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但综合护理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更为重要的时患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调查中,综合护理组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瑞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的主要致病因素,为预防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并测定其中86例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指标,与79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RRTI患儿血清中铁、锌含量明显低于健康组儿童(P<0.01),血清中IgG、Ig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余数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RRTI与患儿营养、喂养方式、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功能等相关.对预防及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采取综合预防及治疗措施.
作者:吴先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夹板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全麻、取仰卧位、行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结果:观察组肩关节优良率为88.8%,对照组优良率为61.1%,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有效率均为94.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胧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三七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保肝、抗炎、抗衰老、免疫调节等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三七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杨瑞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