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掌交错推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3例的体会

马兵

关键词:胸椎小关节紊乱, 双掌交错推压法,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双掌交错推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和体会.方法:33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均采用双掌交错推压法配合基本按摩手法进行治疗.结果:33例患者中,痊愈2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双掌交错推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方法简便,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物理疗法治疗阴道炎30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臭氧治疗,B组采用CO2激光治疗,并进行比较.两组对照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和CO2激光对各类型的阴道炎均有治疗作用,臭氧和CO2激光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少、创伤小.

    作者:孙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四肢骨折的护理干预研究

    骨折对于各个年龄段都是高发的,从小孩到老人都会因为身体或者个人行为造成损伤,如何做好护理干预对于骨折的恢复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从有关四肢骨折的概念、四肢骨折的分类和在不同的时间段如何进行护理干预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个综述.

    作者:房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护理的理论与实践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LIDP)是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从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的因素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康复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芸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综合治疗早期介入桡骨远端背伸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后中医综合疗法早期介入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2010年共收集新鲜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两组一般情况及伤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给予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外敷、熏蒸、推拿、中药汤剂内服,对照组只给予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固定.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及复查X线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即可解除外固定夹板,记录两组解除夹板的时间;并对所有病人2个月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并作记录,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解除外固定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明显早于对照组(P<0 05);功能恢复状况治疗组改善明显,临床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后中医综合治疗早期介入对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和恢复患肢功能有明显的疗效,具有显效快、病人痛苦小,后遗症少,疗效好的优势.

    作者:郭旗;李兴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体会

    目的:总结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体会.方法: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提出对策.结论: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工作中,应该扩大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及拓宽服务范围.

    作者:吴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呃逆原因和治疗

    呃逆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膈肌及咽喉肌的同步性性爆发性收缩的一种临床症状,伴有特殊的声音及不适感.其病因可以是内、外科功能性病变,亦可为器质性病变,多数是功能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呃逆不容忽视,有时病程中出现呃逆提示病情危重(如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等).

    作者:窦全玲;李进;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人高血压8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征,总结老年人高血压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84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过2-4周临床治疗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控制在(130-139)/(85-89)mmHg左右,约70例患者(83.3%)治疗过程中需要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病有着其独特的临床特征,临床上诊断时应全面分析,治疗时需个体化治疗及终身治疗

    作者:卢海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试论护理质量测评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测评体系对医院生存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目前护理质量测评标准落后、内容偏少、结果片面,应参照国际标准建立科学测评维度和若干子项目.

    作者:李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注射用氨曲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氨曲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RP-HPLC测定6h内氨曲南和奥硝唑的含量,同时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及监测PH值变化.结果:氨曲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氨曲南色谱峰出现肩峰,配伍液1小时即呈现颜色变化.结论:氨曲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液稳定性差,不宜配伍使用.

    作者:郜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足弓与足跟痛的关系临床观察

    目的:探索足跟痛反复发作的病因.方法:对30例足跟痛者的进行足弓构成检查,查找不正常位置和痛点,并进行手法整复,辅以抗阻训练.结果:症状消失,行走自如.结论:足弓的变化对足跟痛有直接影响.

    作者:郭永升;戴世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综合治疗颈、腰椎病470例

    颈、腰椎病是常见的颈、腰痛疾病,是颈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腰椎纤维环破裂、萎缩和小关节紊乱等病变的综合征.近年来,我们治疗470例颈、腰椎病患者,采用推拿、牵引,理疗和功能锻炼等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张朝良;张昆;史佳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31例的术后护理

    总结3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感觉、活动情况和做好疼痛护理,加强骨质疏松及基础疾病护理,预防再跌倒,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经治疗和护理,肘关节功能优21例,良7例,可3例.

    作者:刘永菊;单玲;李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急诊剖宫产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及母婴安全的比较.方法:选择ASAI级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A组在L4-5或L2-3使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注2ml(0.5%布比卡因+10%葡萄糖混合液),B组在L2-3使用硬膜外麻醉,先用2%氯普鲁卡因试验剂量5ml,再加1%氯普鲁卡因和0.5%布比卡因混合液10ml,观察麻醉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并发症.结果:A组起效时间(2.67±0.83)分钟明显快于B组(5.731±0.69)分钟(P<0.05),A组5分钟后平均动脉压下降值(20.00±7.07)mmHg明显大于B组(4.0±1.34)mmHg,(P<0.05),但产妇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下降值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A组发生术后头痛1例.结论:联合腰麻硬膜外麻醉因其起效迅速,作用完善及对母婴安全的特点,在ASAI级的急诊剖宫产手术中,比硬膜外麻醉更为优越.

    作者:魏春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诊输液室投诉和纠纷原因分析与管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室投诉和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分析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急诊输液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与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输液室患者200例(观察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医院服务的满意率、护理质量的合格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室的风险性预防管理,有利于减少投诉和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的饮食护理

    食管癌是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有:手术、放射治疗、综合治疗等.食管支架置入术对失去手术机会或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者吻合口狭窄而采取的扩张食管的姑息治疗方法.以缓解吞咽困难,改善进食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我科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44例病人开展了在内镜下行食道内覆膜支架置入术,支架置入成功后,对病人的饮食护理重要.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赞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工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的很大的改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工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上升较快,因此,社区应该加强对工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本文就针对工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何崇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华利康双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可吸收性外科缝线-华利康双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l40例会阴侧切产妇采用华利康双线皮内缝合,同期选择l35例会阴侧切产妇采用铬制肠线、丝线的传统缝合法做对照.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伤口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出现线头反应有明显差异;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有明显差异.结论:华利康双线在会阴侧切伤口皮内缝合中明显减少了传统缝合法的缺点,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吕桂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夹板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全麻、取仰卧位、行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结果:观察组肩关节优良率为88.8%,对照组优良率为61.1%,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有效率均为94.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胧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增生与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子宫内膜增生(EH)与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分类,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刮宫的标本EH切片340例,依据新标准寻出EIN,观察分析EH与EIN的分类关系.结果:刮宫的标本EH切片340例中,按照其分类分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有34例,占10.0%,其中EIN有4例,占11.8%;伴有不典型增生的复杂性增生有22例,占6.5%,其中EIN有21例,占95.5%;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有272例,占80.0%,其中EIN有8例,占2.9%;伴不典型增生的单纯性增生有12例,占3.5%,其中EIN有1例,占8.3%.结论:对于EH中的EIN病理检查结果是相对准确的,对比传统的长期对EH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要占有优势.

    作者:敖特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CO2气腹管理的护理体会

    在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气腹机的安全操作是保障腹腔镜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气腹的建立也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并发症,如CO2蓄积,心律失常,皮下气肿等.手术室护士在建立气腹过程中做到正确操作,在术中仔细观察及完善各项指标的监测,避免气腹引起的并发症,才能保障腹腔镜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唐小平;刘亚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