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松;罗季芳
目的 探讨护士长的情商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经过对病区护理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将情商加以细心体验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结果 护士长高情商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士素质、团队素质及多科室交流,利于开展工作.结论 护士长情商直接影响病区护理工作质量,高情商对于开展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红伟;赵莉;吴艳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3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了解黄疸程度,严密观察病情、换血疗法的护理、蓝光疗法的护理、输注血制品输注的护理等.结果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31例,死亡1例,治疗过程没有出现副反应.结论 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及康复.
作者:张育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与患者接触早、多和广泛,是医院的前沿阵地,因具有病人流量大,随机性强,疾病类型广泛,病种繁杂,诊疗时间短,就诊环节多,医师轮换频繁等特点,致使门诊成为发生医疗纠纷病人投诉较多的场所.因此,分析病人投诉原因,探讨防范对策,化解医患矛盾,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尤为重要.
作者:吴慧琴;粟利平;熊小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急救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三组患者均给予止痛、镇静等一般处理,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心绞痛9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脏衰竭4例,住院病死4例;B组心绞痛2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脏衰竭3例,住院病死1例;对照组心绞痛32例,再发心肌梗死7例,心脏衰竭12例,住院病死8例.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好于尿激酶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不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首选灌注方案.
作者:刘同刚;吴亚涛;田庆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术前了解患者情况,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术后住院平均是2周,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均恢复并痊愈出院.结论 给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精心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在患者肢体的功能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数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甲状腺癌可经血行、淋巴结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肺、骨等.2011年11月我科收治一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伴胸骨转移患者,为其提供持续性加强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社区干预组进行为期2年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在血压水平、心理水平及脑卒中发生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接受心理干预手段后,患者心理焦虑评分降低,血压控制情况良好,其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减少脑卒中事件的发生.
作者:潘祖庆;赵敏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1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6例及基础护理组105例,对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后措施等干预性护理,基础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及随机性健康教育,比较观察2组患者变化及心绞痛的发生情况,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护理干预疗效明显优于基础护理组.结论 护理干预有利于缓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在稳定型心绞痛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田莉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和对照组29例(单纯针灸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29/29),对照组的为86.21%(25/29),两组的总有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炙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的治疗工作可以分为诊断和治疗两个部分.中西医结合诊治中西医采用的是按照中医的证型诊断,以西医的病名命名的形式.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急症是分别按照中西医的特长来拟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且从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补液,中医补气;西医升压,中医稳压;中西合用,治疗高热这4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作者:杨佩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探讨手术护理对患儿VEPTR脊柱矫形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前来我科治疗的18例低龄型胸椎脊柱侧凸患儿,均对其进行全程手术护理,并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 18例患儿手术进行均较顺利,术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患儿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人工假体钛肋(VEPTR)一种全新的技术,对治疗幼儿型胸椎脊柱畸形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运动形态>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职业能力素质平台课程.但以往的<运动形态>课程存在一定缺陷,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笔者基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职业岗位能力,从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对<运动形态>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作者:任典寰;倪晶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在骨科领域中导致的疼痛进行护理.方法 对骨科患者加强疼痛教育、采取对症护理,大程度缓解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患者的疼痛缓解减轻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无不良病症发生.结论 及时对骨科患者进行止痛护理能起到很好的成效,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患者疼痛得到及时控制,同时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宋佳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分析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54例,在手术前给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并在他们手术前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手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54例患者中有49例患者在拔掉尿管后能够正常排尿,有效率达到了90.74%,有3例尿路出现感染,有2例尿失禁,没有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在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前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很好地帮助患者康复,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班彩琴;曾雪冰;谷艳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二陈丸配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两组患者均
作者:袁衬香;唐宁娟;黄芳;张福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椎管内麻醉的一些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2011年4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病例58例,这58例患者均采用椎管内的麻醉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患者的术前情况,麻醉过程以及术后的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患者中常发生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毒性.对其处理的有效办法为立即停药并给予必要的呼吸管道维护和护理等.结论 目前椎管内麻醉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麻醉方式,因此对其并发症的处理工作在临床上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作者:梁金华;林红;丁耀茂;黄康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羧甲司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噻托溴铵干粉胶囊与罗红霉素治疗: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μg/次,每日1次,吸入.罗红霉素,150mg/次,每日2次,口服.观察组同时服用羧甲司坦,0.25g/次,每日2次,口服.2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临床控制率观察组为76.00%,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86.00%.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FEV1及FEV1%2组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 羧甲司坦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同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总结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期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对12例不同平面的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系统化的康复指导、预防并发症、日常生活独立能力训练等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了功能恢复,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经过一系列的康复指导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我院骨科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应用有效性.方法 对2011年1~12月骨科病历791份中符合围术期要求的581份病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1例骨科围术期使用了抗菌药物的患者术后再经过抗菌药物的辅助治疗后,有455例痊愈,109例病情好转,但没痊愈,无效率为2.9%(17例).其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64%(56例).结论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提高骨科手术治疗的有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反生率.
作者:郜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慢性子宫颈炎、盆腔炎的主要病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案例分析法.选取我院妇科近年来收治的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196例,分析两种疾病的主要病因和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实行针对性地护理措施.结果 进行系统的基础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举措等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系统、有针对性的理疗措施是治疗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关键,应当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作者:黄观浓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