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艳惠

关键词:手术患者,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针对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方法 通过分析手术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心理不适,从而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结论 对手术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情商管理在优质护理工作中的积极意义

    目的 探讨护士长的情商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 经过对病区护理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将情商加以细心体验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结果 护士长高情商有助于增进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士素质、团队素质及多科室交流,利于开展工作.结论 护士长情商直接影响病区护理工作质量,高情商对于开展优质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红伟;赵莉;吴艳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耳穴按压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耳穴按压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耳穴按压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结果 针灸配合耳穴按压治疗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半流质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耳穴按压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常雪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康复教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家属康复认知的影响

    目的 探讨康复教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家属认知的影响.方法 对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家属入院1-3天内进行问卷调查,给予家属相同的康复教育,入院10天后,再次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的康复认知情况.结果 实施康复教育后的家属康复认知明显优于康复教育前的家属.结论 患者家属实施康复教育,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吸除手术与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临床对比分析

    近年来我院眼科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结果疗效比较做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非超声乳化组:共计104例106只眼,其中男性41例,女性63例,年龄43~82岁,平均(66.93±8.68)岁.术前视力:光感至0.4,成熟期白内障16只眼.超声乳化组:共计91例104只眼,其中男性41例,女性50例,年龄47~87岁,平均(68.15±8.41)岁,术前视力:光感至0.5,成熟期白内障22只眼.两组晶状体核硬度二至四级不等.术后门诊随访3~6个月.

    作者:刘玉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自制中药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自制中药对骨折后期肿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的90例具有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连续半个月.实验组的患者对其采取中药的治疗方法,给观察组的患者口服自制的中药汤药,同样也是每日一次,连续半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强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静脉注射的同时发生静脉炎和部分部位疼痛的患者有21例,占总比例的46.67%.结论 对于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进行自制中药的临床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中药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症状的疗效确切,而且标本兼治,无不良反应,是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理想药物,可以得到临床的推广.

    作者:李海永;王新梅;宋利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影像孤立性肺结节识别与分析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的CT影像识别,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50例,对其CT影像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手术或穿刺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得出CT影像检查良、恶性SPN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结果 对数据进行分析得知,良性SPN的CT检查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和阴性检出率分别为91.2%、85.4%、92.1%、89.6%和93.6%;恶性SPN的CT检查数据分别为85.7%、81.3%、85.2%、86.7%和83.2%.结论 CT影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疾病良恶性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贺奇;王宗辉;张周罗;保善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心肺复苏的护理体会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04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护理过程,探讨提高心肺复苏对患者抢救率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04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尽可能缩短除颤与胸外按压之间的间隔时间,对患者积极进行护理.结果 104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成功16例,成功率为15.4%.结论 在心腹复苏中急救配合与护理是保证复苏成功的关键所在.

    作者:贾冀;贾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肾动脉阻力指数与早期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目的 本文将确定肾动脉阻力指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身靶器官的损害影响相关性,以及研究怎样利用肾动脉阻力指数有效防治高血压疾病对患者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1].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对11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肾动脉血流检测,平均值进行计算.同时对患者的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以及血肌酐进行测定,将所有测定数据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阻力指数与患者体内的血尿素氮含量、血肌酐含量、收缩压高值以及患者年龄呈正相关,与患者体内的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结论 对患者进行肾动脉阻力指数的检测能够对早期发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或肾功能损害具有显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从而保护患者的肾功能,降低尿毒症的发病率,延缓高血压患者发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蒋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清除氧自由基方面的探讨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清除氧自由基方面的疗效.方法 我们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贵阳中医二附院内分泌一科住院DN患者86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2周为一疗程,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清除氧自由基方面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氧自由基明显得到清除(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能延缓DN进程的进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时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基底节区出血手术适应证、时机及术式的选择

    在脑卒中病人中,脑出血约占10%~20%,但其死亡率高达49.4%,幸存者常遗留偏瘫、失语、记忆力或智力下降、丧失工作或生活自理能力等不同程度后遗症.脑出血中以高血压所致者居多,高血压性脑出血有2/3发生在大脑基底节区,对此类患者虽至今没有手术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的确切证据,但大量临床资料证明:对部分患者进行适时的手术干预更有利于颅内压的控制,血肿的吸收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在手术适应证、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上,目前尚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争议颇多,以下我们就自己的观点作一简述.

    作者:李勇;吴会艳;陈刚;贾爱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对老年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临床分析.方法 对2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存病、并发症及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24例,死亡0例.结论 具体患者具体分析,正确掌握非手术与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是关键.

    作者:万忠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尿激酶封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 保持导管通畅,延长其使用时间,保证透析效果是血液净化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方法 选择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导管功能不良者20例次.所有患者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2次,每次4.5h,为颈内、股静脉静脉置管;所有病例均无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选用inton Permcath带cuff 长期留置透析导管,及Arrow12F的导管.效果观察:定期给予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作者:刘亚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当地5~7岁儿童患龋率及龋均.方法 依据<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的标准对我镇390名幼儿园儿童牙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镇上幼儿园儿童的患龋率为51.5%,龋均程度为4.7,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儿童的龋齿数量随之增多.结论 要充分利用牙病防治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作用,卫生部门尽早对居民口腔健康情况进行干预,把正确有效的口腔保健观念传播出去,降低儿童患龋率和龋均.

    作者:周满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54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及体会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AMI)的发病率明显上升,而各种先进治疗手段,如大剂量静脉溶栓,选择性冠脉溶栓,PTCA,冠脉搭桥术等的应用,AMI死亡率明显下降,病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对于基层医院,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仍采用原始的治疗方法,死亡率仍较高,病后生活质量仍较差.

    作者:刘丽;于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治疗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医务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给予经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患肢制动、平置、禁止热敷和按摩等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10例,明显好转患者5例,无效患者1例,后经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性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谈谈创造一个清新安静的手术环境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者应既着眼于病人,又应着眼于自身,正确理解和识别噪声源,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控制应激反应的措施.这样做一方面避免医生手术操作时分心失误,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强病人的安全感,以逐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树立心身统一的观点,环境与个体和谐的观点.

    作者:孙春杨;韩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输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川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续用5d;实验组一次给药丙种球蛋白2g/(kg·d),同时两组均服用阿司匹林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ESR、PLT和CB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愈率和随访期内的冠状动脉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PLT和CBR指标都比治疗前的有明显降低,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实验组的治愈率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而实验组的并发症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且P均<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值得推广.

    作者:田军;邵媛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β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测定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水平,探讨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及其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降血糖、控制血压、调脂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UAER、尿β2 MG和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β2 MG的排泄,降低CRP水平,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黄佩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因素及防治方法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症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患者均经过紧急治疗后血糖恢复至正常,病情明显好转,症状、体征随即消失;1例因合并高血压病,低血糖反复发作,虽经积极补充葡萄糖液,因昏迷时间太长,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临床应提高对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搪症的认识,及时检测血糖,防止其发生发展.

    作者:骆谷英;骆惠萍;骆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门诊患者候诊过程中负性情绪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门诊候诊患者负性情绪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减少.结论 门诊护理人员应对候诊患者的负性情绪予以足够重视,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让患者心情愉快的等待治疗.

    作者:郭柏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