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佩芬
总结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3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妊娠期住院时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治疗、用药护理和健康教育,实施精心的护理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产后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
作者:李媚雁;甘慧颖;黄少洁;袁杏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426例手足口病患儿观察与护理,总结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要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早期干预.结果 经细心观察护理,使病情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护理过程的关键在于病情的观察、早期识别重症征象、早期干预,控制病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周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探讨手术护理对患儿VEPTR脊柱矫形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前来我科治疗的18例低龄型胸椎脊柱侧凸患儿,均对其进行全程手术护理,并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 18例患儿手术进行均较顺利,术后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患儿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人工假体钛肋(VEPTR)一种全新的技术,对治疗幼儿型胸椎脊柱畸形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玉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川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续用5d;实验组一次给药丙种球蛋白2g/(kg·d),同时两组均服用阿司匹林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ESR、PLT和CB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愈率和随访期内的冠状动脉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PLT和CBR指标都比治疗前的有明显降低,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实验组的治愈率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而实验组的并发症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且P均<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值得推广.
作者:田军;邵媛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78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神经内科常规处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其生命体征稳定及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开始实施康复训练,对其进行为期14天的治疗及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为期14天的住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72例有效,而对照组则有61例患者有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X2=5.750,P<0.05).结论 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其残疾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新型敷料治疗褥疮效果及护理的相关分析,确保新型敷料对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传统与新型两种敷料治疗方式及护理的对比,得出新型敷料治疗褥疮更具疗效,在提高治疗质量的同时,还为患者今后的生活提供了保障.结果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新型敷料在治疗褥疮的过程中有着极为明显的效果,其优良率为81.2%,传统敷料治疗的优良率为65.3%,P<0.05.结论 在治疗褥疮及其护理中,新型敷料治疗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志美;周爱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16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医务人员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给予经抗凝、祛聚、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患肢制动、平置、禁止热敷和按摩等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治愈10例,明显好转患者5例,无效患者1例,后经手术治疗后好转.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普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治疗原则是早期发现,早期进行溶栓、抗凝、祛聚等综合性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作者:周利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小儿高热惊厥(简称FC)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个多种惊厥,发生率大约2%~5%,它是一个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症.关于FC是否引起的脑损伤,导致癫痫和智力不全,是儿科临床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将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确诊治疗68例小儿FC进行随访,其目的是了解本地区小儿FC流行病学特点,及与FC复发有关的因素,FC与癫痫的关系,以进一步采取防止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春玲;刘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针对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病患的护理体会,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2008年4月-2011年12月20例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病患的护理资料,归纳其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准备护理、基础护理等).结果 通过细致的护理20例病患均如期实施手术,并顺利完成操作,术后无病患出现严重并发反应,效果理想.结论 针对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病患提供细致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手术成功几率,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存在重要意义.
作者:董梁;顾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 对2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病房、透析过程、饮食情况进行细致护理.结果 2例终由于心血管并发症导致死亡,另外3例在住院初期由于衰竭导致死亡,其余17例患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转为维持性血透.结论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涉及的范围及内容都是比较广的,医护人员应该全面掌握其生理、心理需求,努力提供佳的治疗护理服务,帮助患者保持轻松的心态,主动配合血液透析的治疗,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机率,尽早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国娣;史吉香;周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心理状态,研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患者全面准确评估,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72例患者均有不同的心理障碍,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出院时情绪稳定61例占84.72%,开朗8例占11.11%.结论 有针对性的及早进行心理干预,可促进病情缓解和提高SLE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潘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局部组织血运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坏死.压疮常见于手术后病人、老年患者、长期卧床病人、消瘦、低蛋白、大小便失禁、瘫痪等的患者.好发部位为经常受压的突出处,如在仰卧位,以足跟、骶尾部、肩胛部、枕外隆凸部为主;俯卧位时以足趾、膝前部、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肩峰部、下颌部、额部为主;在侧卧位时以踝部(内踝和外踝)、膝部(内髁和外髁)、髋部、肩峰部、耳部等.目前认为引起褥疮主要有四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以及潮湿.在护理工作中,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辣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症.
作者:范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防治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对3150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按TBS分类标准分类,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54例,不排除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10例,低度鳞状上皮病变217例.宫颈癌1例.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光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推拿手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医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仅予以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推拿手法配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63例观察组患者中,治愈17例,好转43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5.2%,对照组的62例患者中,治愈13例,好转38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82.3%.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手法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安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小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慢性子宫颈炎、盆腔炎的主要病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案例分析法.选取我院妇科近年来收治的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患者196例,分析两种疾病的主要病因和临床表现,在此基础上实行针对性地护理措施.结果 进行系统的基础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等护理举措等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系统、有针对性的理疗措施是治疗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关键,应当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作者:黄观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宫外孕手术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相关护理,评价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8例宫外孕患者术前分析其心理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的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78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紧张、恐惧、抑郁、焦虑、自卑等,通过相关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好转,与护理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治愈率为92.31%.结论 宫外孕患者手术前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巫美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讨论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时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我院的34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同时给予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34例患者
作者:黄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妇科患者护理中家庭式沟通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9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妇科患者67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模式,研究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家庭沟通护理模式,于患者出院前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研究组有17例患者非常满意,8例患者满意,一般满意7例,不满意1例,本组满意率为96.9%;对照组有10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9例患者满意,8例患者一般满意,7例患者不满意,满意率为79.4%.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P<0.01,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患者在临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式沟通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曾祥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手术室护士只有具备熟练的无菌操作技术,良好的护士素质和职业道德,顽强的意志,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不断更新意识,紧密配合手术,才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病人生命,使病人早日康复,从而成为一个合格的白衣天使.
作者:王辉;韩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住的产妇共计88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护理组实施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性的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预防性的护理后,护理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降低,两组双下肢静脉血栓病例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无静脉血栓病例比较,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讨论:产后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有效的预防可以大大降低产妇的并发症与死亡率,护理组通过对产妇进行产后下肢按摩,增加轻微活动,注意保暖,抬高下肢,避免下肢静脉穿刺等措施后,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对促进产妇的健康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建议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王春回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