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见于中医的痹病、麻木病、中风病(中经络)等范畴,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针刺样疼痛、蚁走感或肢体发凉,足底踩棉花感等,西医主要采用抗凝、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治疗,疗效不稳定,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本病126例,疗效确切,现阐述如下:
作者:陈利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其临床表现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等[1].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现的早晚及抢救是否及时,不仅直接涉及患者生命的安危,而且与病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从接诊患者的治疗、护理到康复期的指导,每一环节都很重要,不容忽视.
作者:魏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654-2湿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经阴道分娩的会阴水肿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654-2原液湿敷会阴水肿部位,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湿敷会阴水肿部位.结果 观察组在会阴水肿消退时间、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654-2原液湿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疗效显著,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翁美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乳腺摄影及加压点片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随访追踪病理证实的33例乳腺癌的数字钼靶X线图像资料.结果 3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触及肿块的肿块27例,钼靶片见:单纯肿块22例,肿块伴钙化5例,10例有毛刺,4例伴皮肤改变,2例见乳头内陷,周围组织侵犯5例,18例见腋窝淋巴结肿大.临床未触及肿块的6例,钼靶片见:单纯泥沙状、点状、簇状钙化2例,簇状钙化伴结节1例,泥沙样钙化伴结构紊乱1例,点压下钙化伴不规则肿块2例.结论 全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是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显示乳腺癌的主要征象和次要征象,局部加压点片有助于显示肿块和钙化及其细节,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瑞娟;胡菊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15g、炒白术15g、白芍10g、茯苓10g、北沙参15g、木香10g、砂仁10g、陈皮10g、法半夏10g、鸡内金10g、丹参15g、生姜3片、红枣5枚、炙甘草10g.随证加减.结果 临床治愈68例,显效86例,有效5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5.0%.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有研究推广治临床价值.
作者:崔德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智能运动训练系统配合功能训练对提高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偏瘫患儿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病人都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每天1-2次,每次20-40分钟,2-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都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GMFM(88)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GMFM评定站立项(D项)和走、攀登项(E项)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能有效提高偏瘫患儿运动功能,可作为偏瘫患儿的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苏珍辉;张惠佳;王跑球;丁玉莲;胡晔;刘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索+催产素组200例、米索组200例及催产素组200例,三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三组给药时间均为胎儿娩出后,米索+催产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并用米索前列醇400g塞肛;米索组胎儿娩出后立即用米索前列醇400μg塞肛;催产素组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观察三组第三产程时间、分娩后2h内阴道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结果 米索+催产素组所用第三产程时间短,分娩后2h内阴道出血量及产后出血量例数明显减少,米索组次之,催产素组差.米索+催产素组与米索组,催产素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是一种高效、安全、简便预防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小燕;何丽铿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超声在妇科急诊中的诊断及误诊,提高超声在妇科急诊中的正确率.方法 对158例经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诊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手术病例结果,作出临床评价.结果 87例经过手术治疗,83例超声诊断符合手术病理,诊断失误率为4.59%.结论 超声检查能对妇科急性疾病患者进行迅速、及时地诊断,而且失误率低,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拥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人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病人均经手术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结果.结论 手术治疗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可根据CT或MRI影像学特征,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黄国洲;利文倩;丁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与分析狂犬疫苗的三种不同免疫程序对于供血浆者抗体效价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300例供血浆者平均分为三组,1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传统常规免疫程序,2组使用世界卫生组合推荐使用的211程序,3组使用接受改良后的211程序.使用ELISA法来鉴定供血浆者的抗体效价,并且记录对其进行接种后的20天和45天时的抗体效价.并且观察供血浆者在接种后的局部与全身反应.结果 300例供血浆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3组供血浆者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2%、93.7%、72.2%,3组供血浆者的全身反应发生率为2.6%、2.8%、1.2%.根据ELISA测定结果显示,三组抗体效价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经过改良后的211程序产生的抗体较高.结论 狂犬疫苗3种不同的免疫程序均安全、有效,其中改良后的211程序可以使供血浆者产生浓度高的高效价的抗体.
作者:吴静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骨科住院部的5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5人,一组为预见性护理组,另一组为普通护理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对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预见性护理组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P<0.05),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则相应低于普通护理组患者(P<0.01).结论 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作者:刘天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针对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病患的护理体会,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2008年4月-2011年12月20例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病患的护理资料,归纳其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准备护理、基础护理等).结果 通过细致的护理20例病患均如期实施手术,并顺利完成操作,术后无病患出现严重并发反应,效果理想.结论 针对围手术期嗜铬细胞瘤病患提供细致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手术成功几率,对于并发症的预防存在重要意义.
作者:董梁;顾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在不同时段发放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及家庭访视或电话回访出院患者的形式,不断了解患者住院不同时期的需求和对我院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自2010年1月以来,护理总值每日发放全院入院满24小时的新入院患者及门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每月进行4次发放住院三天以上患者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对于出院患者由前线客服中心负责通过产后家庭访视,电话回访的方式获得满意度信息.另外,护理部每月对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科护长,并进行讨论和整改.结果 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医院要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的服务改进体系,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和意见并给予协调处理,从而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服务质量.
作者:李虹儒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强化他汀降脂治疗可有效减少ACS及冠心病高危患者的心血管事件,但是能否安全有效地用于大部分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却是一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6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试验研究,得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的高脂血症患者,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无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肌溶解副作用.
作者:沈树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35例80-93岁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 35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基础病得到控制,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高龄患者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实施基础病的观察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高龄患者的顺利手术,顺利康复提供了有力保证.
作者:王小英;苏冰莲;曾惠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电动牵引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接受电动牵引床牵引、中药熏蒸,对比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JOA)、双侧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差(SLR).结果 治疗4周后,患者的VAS、JOA、SLR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电动牵引床进行腰部牵引治疗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症状及体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姜国君;赵子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明确阑尾炎手术发生延迟后对患者的病理分型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从而在今后的治疗中尽量避免延迟急性阑尾炎手术,以便今后对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方法 对患者发病至就诊的时间间隔,是否有误诊情况,住院后手术治疗是否发生延误,进行阑尾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以及病理分型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在发病至就诊这一过程发生延迟是造成患者阑尾穿孔率上升及影响患者病理分型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居民进行健康及疾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儿童及老年人群的关注度,对成年人要提高警惕,避免对疾病产生麻痹大意现象,及时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及恐惧心理,是避免发生阑尾炎延迟手术以及降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影响患者病理分型的有效措施.
作者:姜军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无创呼吸机在治疗重症急性左心心力衰竭上的临床效果.方法 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2例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0.49%(33)和56.10%(2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48.78%(20)和21.95%(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在除PaCO2以外的各项数据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对于急性左心心力衰竭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冉群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6年至今对725例桡骨远端骨折行传统手法整复传统小夹板固定.结果 72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3-15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4-8周.优:697例,良20例,差8例,优良率98.90%.结论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易行、疗效肯定、费用低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江涛;宝力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9年10月本院救治的328例严重多发性创伤进行急诊救治分析.结果 急诊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328例,临床脱险率292例,抢救成功率达89.03%,效果明显.结论 严重多发性创伤救治难度大,病情复杂,快速有效地急诊抢救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郭雪娅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