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涛;宝力道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术前了解患者情况,解除患者的心理顾虑,做好各种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术后住院平均是2周,无1例并发症发生,患者均恢复并痊愈出院.结论 给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精心有效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在患者肢体的功能康复、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运动疗法配合火针治疗对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膝关节运动疗法配合火针治疗,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膝关节疼痛及膝关节活动情况.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好转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运动疗法配合火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作者:张翠芬;程维芬;张业琼;鄢路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分析当前护理人员的成本意识现状与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加强护理人员成本意识,提高护理服务的有效性、经济收益性、社会效益性和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以适应护理市场的需求,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张继芳;黄莉;兰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分析通心络治疗肺心病缓解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72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现代医学常规疗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33%,两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通心络对于肺心病缓解期的治疗优于对照组疗法.
作者:张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孔钻颅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损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云;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单发结节性疾病有较高的价值,特别对具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符合率高,但对部分缺乏典型声像图特征结节的良恶性判断及甲状腺腺瘤外其他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尚有不足.故在实际工作中熟悉各类结节样病变的特异声像图表现、检查时拓宽思路、多角度综合分析、密切结合临床、并加强随访,能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谭盼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使用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的椎体骨折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来自我院的自2008年2月至2011年7月的20例患者进行了手术之后的调查,分析.20例患者都是胸腰段椎体骨折,对其进行了后路的切开复位,使用螺钉内固定椎弓根.之后进行小关节的植骨融合的处理.结果 经过10个月的随访,患者都有好转,而且预后效果非常显著.结论 胸腰段的椎体骨折之后使用螺钉固定椎弓根,能够减轻神经损伤,也可以使脊柱稳定,使椎管充分的减压.该手段具有很好的优点,操作方便简单,对患者的创伤小,固定比较牢固等.
作者:王喜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分析预防性康复护理对高位脊髓损伤致残患者神经反射康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68例高位脊髓损伤致残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并与之前同期采用常规替代护理的68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68例患者仅1例发生自主神经过反射,发生率为1.47%,对照组发生7例,占10.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后自主神经过反射的预防及处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妙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股后肌群(腘绳肌),位于大腿后侧,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组成,股后肌群跨髋关节和膝关节.该肌群是主要的伸髋关节和屈膝关节肌群之一,因此股后肌群对运动员非常重要.股后肌群的损伤非常常见.因此如何在不影响运动员正常训练的情况下,既保证运动员的伤病快速的痊愈,又不影响运动成绩,一直是运动医生的重要任务.
作者:颜智;清秀;邹德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64人(治疗组48人;对照组36人),进行特定时间内临床愈合率及骨性愈合率、骨密度(BMD)测定.结果 两组在特定时间内临床愈合率及骨性愈合率、骨密度(BMD)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葛根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手术后的治疗药物.
作者:章明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康复(牙周炎为例)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因牙周炎导致前牙唇向移位、散开的30例口腔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治疗后记录间隙和咬合创伤情况等.结果 30例患者中疗程长的高达30个月,短的则是7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后都可关闭散在的间隙以及去除咬合的创伤等效果.结论 牙周炎患者都可以
作者:梁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治与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老年组(年龄>60岁)77例,青壮年组(对照组)(年龄<60岁)201例,加以对比观察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等,将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列表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首发症状,主要症状),并发症:溃疡发生部位,伴随疾病等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早确诊,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罗忠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椎管内麻醉的一些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2011年4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病例58例,这58例患者均采用椎管内的麻醉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患者的术前情况,麻醉过程以及术后的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患者中常发生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毒性.对其处理的有效办法为立即停药并给予必要的呼吸管道维护和护理等.结论 目前椎管内麻醉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麻醉方式,因此对其并发症的处理工作在临床上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作者:梁金华;林红;丁耀茂;黄康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资料,分别采用前外侧或前内侧纵向入路,切开复位解剖型支撑钢板内固定,骨缺损处用自体髂骨植骨.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常规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及内固定位置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12~30个月,平均18.5个月.结果 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4~13个月,平均6.9个月,再无骨折发生.结论 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使重建关节面平整,骨折得到坚强固定.配合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光明;李大开;范圣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脱水、降颅压、降血糖、降血脂、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痰通络汤.结果 治疗2个疗程以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显示出中医药特有的优势.
作者:唐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拟为盆腔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58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29例给予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乙组患者29例仅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治愈11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0%,乙组患者治愈7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2.7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任杏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川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续用5d;实验组一次给药丙种球蛋白2g/(kg·d),同时两组均服用阿司匹林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ESR、PLT和CB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愈率和随访期内的冠状动脉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PLT和CBR指标都比治疗前的有明显降低,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实验组的治愈率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而实验组的并发症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且P均<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值得推广.
作者:田军;邵媛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苦杏仁苷是苦杏仁的主要有效成分,它已成为医药上常用的祛痰止咳剂、辅助性抗癌药物,现代研究表明,苦杏仁苷具有抗肿瘤、抗溃疡、抗脑缺血、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因此,开展苦杏仁苷的结构、药理研究和利用对现代医学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皆利;何坤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急救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自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三组患者均给予止痛、镇静等一般处理,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实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心绞痛9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脏衰竭4例,住院病死4例;B组心绞痛2例,再发心肌梗死1例,心脏衰竭3例,住院病死1例;对照组心绞痛32例,再发心肌梗死7例,心脏衰竭12例,住院病死8例.结论 重组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好于尿激酶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不具备介入治疗条件的首选灌注方案.
作者:刘同刚;吴亚涛;田庆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中老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在基础及常规支持冶疗上,治疗组予以参麦注射液6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对照组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输注.均为1次/日,共用14d;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6.7%和95.3%,对照组为43.0%和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中老年脑梗死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措施之一.
作者:王文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