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润虹;梁燕芳;杜小群
目的 探讨洁口净在口腔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01月-2011年07月在神经外科住院并进行口腔护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洁口净进行口腔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 口腔护理后实验组口臭、口腔疾患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洁口净口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和对照组29例(单纯针灸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29/29),对照组的为86.21%(25/29),两组的总有效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针灸与中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炙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孔钻颅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孔钻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手术损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青云;付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PICC在ICU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50例ICU危重患者分为两组,PICC组125例,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对照组125例,行中心静脉导管术.比较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ICC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95.2%显著高于CVC组的85.6%,且PICC组的置管时间显著高于CVC组;PIC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59%,且P均<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ICC操作简单,保持时间长,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穿刺成功率高且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肖心恩;罗惠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椎管内麻醉的一些常见并发症的处理进展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2011年4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病例58例,这58例患者均采用椎管内的麻醉方式进行术前麻醉,对患者的术前情况,麻醉过程以及术后的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观察组患者中常发生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系统毒性.对其处理的有效办法为立即停药并给予必要的呼吸管道维护和护理等.结论 目前椎管内麻醉是一种比较常用的麻醉方式,因此对其并发症的处理工作在临床上应予以高度的重视.
作者:梁金华;林红;丁耀茂;黄康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颈椎疾病是人体长期超强度的劳动或长期处于某种不良姿势,使头颈长时间处于过屈过伸的静力牵拉状态引起颈背部肌肉痉挛,累及胸锁乳突肌、颈部斜角肌等肌群纤维受损.其作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伴随的常见慢性退行性疾病,渐进发展,反复发作,会引起患者生理反应及不良的心理反应,如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状况的出现.笔者着重从康复科颈椎病患者状况进行调查,找出运动康复对颈椎病患者有明显疗效的方式,从而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对康复对颈椎病发展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苏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大肠癌是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总称,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为有效的手段.患者由于病情的需要而实行了腹壁造瘘术,手术对患者的生理造成严重的打击,而术后腹部瘘口的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也能导致患者对自我形象的迷茫,因此对造瘘后的患者实行精心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的生理、心理、自我认知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1].自从2010年以来,我科病房依据大肠癌患者造瘘术后的护理要求,结合患者的身心需求,对19例患者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反响,现将其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敏;张波;付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手术后留置胃肠减压的护理,为此类患者的术后护理恢复提供有效支持.方法 对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00例食管癌手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验组140例对照组1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胃管留置的途径.结果 腹部置胃管和鼻部置胃管对生命体征无影响,但前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腹部置胃管比鼻部置胃管更加优越.
作者:唐敬之;王红粉;姜英媛;蒋君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siRNA沉默E2F3基因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方法 化学合成法合成针对人E2F3基因siRNA片段,脂质体转染法转染U251细胞,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E2F3表达,MTT法检测U251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U251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 针对E2F3基因的siRNA片段转染U251细胞后,E2F3的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被抑制,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 siRNA沉默E2F3基因对U251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促进凋亡作用.
作者:闵志群;苏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与针刺相结合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治疗不同部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8例.结果 痊愈23例,总有效率91.2%.结论 神经阻滞与针刺相结合能有效地治疗及缓解PHN,可作为治疗PHN的方法之一.
作者:於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疗法和功能锻炼,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综合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胡哲;叶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自制中药对骨折后期肿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的90例具有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静脉注射的方法,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250ml,每日一次,连续半个月.实验组的患者对其采取中药的治疗方法,给观察组的患者口服自制的中药汤药,同样也是每日一次,连续半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强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静脉注射的同时发生静脉炎和部分部位疼痛的患者有21例,占总比例的46.67%.结论 对于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进行自制中药的临床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中药对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症状的疗效确切,而且标本兼治,无不良反应,是治疗骨折后期肢体肿胀的理想药物,可以得到临床的推广.
作者:李海永;王新梅;宋利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对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治与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老年组(年龄>60岁)77例,青壮年组(对照组)(年龄<60岁)201例,加以对比观察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溃疡发生部位,并发症及伴随疾病等,将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列表处理.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首发症状,主要症状),并发症:溃疡发生部位,伴随疾病等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早确诊,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罗忠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护理方法及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45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前、术中、术后常规护理,观察对生活质量、住院周期的影响.结果 观察对象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发症减少、住院周期缩短.结论 护理在对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治疗和康复中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那立岩;刘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在骨科领域中导致的疼痛进行护理.方法 对骨科患者加强疼痛教育、采取对症护理,大程度缓解疼痛,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患者的疼痛缓解减轻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无不良病症发生.结论 及时对骨科患者进行止痛护理能起到很好的成效,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使患者疼痛得到及时控制,同时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宋佳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主要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皮肤黏膜的疱疹、溃疡.因患儿口腔黏膜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溃疡所致灼痛明显.影响吞咽及食欲,溃疡5-10天愈合[1].临床上一般使用金霉素、鱼肝油涂口腔,我们用自制涂口膏治疗口腔溃疡经二年200例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董玉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康复教育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家属认知的影响.方法 对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家属入院1-3天内进行问卷调查,给予家属相同的康复教育,入院10天后,再次进行相同的问卷调查,比较教育前后的康复认知情况.结果 实施康复教育后的家属康复认知明显优于康复教育前的家属.结论 患者家属实施康复教育,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病急,骨髓与外周血中主要的细胞是原始细胞,这种病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可能危及生命.这种病的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常见的表现,患者有明显的出血现象,偶而还有血栓凝结而引起的突然失明等表现.继发的患者经常应用化疗或放疗.继发性的APL的患者预后是较好的,其对治疗的反应和长期生存率与原发者相近.APL是急性白血病的一个独特类型,以t染色体易位为表现的特征,大约95%的患者都发生这种染色体的易位.T染色体易位产生一种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与位于15号染色体的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融合而成的合成基因,该基因转录后表达的产物是蛋白质,可使幼粒系分化阻滞在初期阶段,从而导致骨髓中的异常早幼粒细胞的增殖,终导致APL病灶的发生.因此导致APL发生的分子基础是融合基因.本文主要通过对APL的发病机制的分析,确定其诊断与治疗.
作者:朱玲玲;刘丽;刘开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鲑鱼降钙素对于辅助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钙尔奇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进行治疗.通过测定骨密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老年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尔奇D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可有效抑制骨质疏松及促进骨形成.
作者:黄文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32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了解黄疸程度,严密观察病情、换血疗法的护理、蓝光疗法的护理、输注血制品输注的护理等.结果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31例,死亡1例,治疗过程没有出现副反应.结论 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及康复.
作者:张育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