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病56例护理分析

莫华丹

关键词: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 颈椎病, 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即PLDD)治疗颈椎病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56例行PLDD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给予认真的术前准备,术中医患密切配合,术后专业地对每位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未出现并发症,手术效果显著,并且对护理人员的护理也很满意.结论 认真、全面的术前准备,手术中医患的良好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湿蒸方式改善近视眼和记忆力

    前言:近视眼是一个大泛围的社会问题,在国内小学生、中学生近视眼的发生率有些已超过50%.所以更好的预防和康复近视眼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无论是国内和国外,对近视的病因认识不是十分明确.我通过10多年研究发现,要明确近视眼的病因十分困难,但是通过眼结构功能,明确近视眼病理改变是可行的.

    作者:王立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的护理分析.方法 分析2005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原因,并提出护理系措施.结果 有效75例,占62.5%;显效41例,占34.2%;无效3例,占2.5%.总有效率为有效率+显效率为96.7%.结论 对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患者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吴兰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骨科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以来58例骨科患者,针对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结果 58例尿潴留患者在术后24h全部解除,未再次发生尿潴留.结论 骨科手术后患者易出现尿潴留,应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如何针对手术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方法 通过分析手术患者在手术全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心理不适,从而顺利进行,促进术后康复.结论 对手术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高艳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严重多发性创伤急诊救治与护理体会.方法 对2002年3月至2009年10月本院救治的328例严重多发性创伤进行急诊救治分析.结果 急诊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328例,临床脱险率292例,抢救成功率达89.03%,效果明显.结论 严重多发性创伤救治难度大,病情复杂,快速有效地急诊抢救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郭雪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与临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相关因素,探讨相应临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09~2011年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根据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组,对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血糖、血压、糖尿病病程、血脂、尿素氮、肌酐、白内障、青光眼等进行研究.结果 两组数据显示病程、空腹血糖、舒张压、甘油三酯、尿素氮、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检验显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预防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甘油三酯、病程等危险因素,可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汤泓;甘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探讨

    观察足部肿胀情况,术后伤口愈合程度,骨折端固定的可靠性,术后足跟部的稳定性及协调性.

    作者:饶亚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工作体会

    手术室作为医院内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诊断及抢救病危患者的重要任务.手术室工作质量反映了整个医院水平,而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又是手术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现将手术室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德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和住院的婴幼儿80例,随机将所有婴幼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家庭护理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家庭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口头讲解、示教、发放宣传画、小手册以及开展儿童保健知识讲座活动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研究组在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交5个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与促进能够有效改善婴幼儿发育情况,对其发育情况有较好的积极作用.

    作者:徐志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脱水、降颅压、降血糖、降血脂、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痰通络汤.结果 治疗2个疗程以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显示出中医药特有的优势.

    作者:唐建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释放度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所收栽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pH8.6的磷酸盐缓冲液1000ml为释放介质,转蓝法,每分钟150转.结果 测得2、4、10h的累积释药量分别为26.95%、47.40%和93.12%.结论 该片剂处方较为合理,可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个服用次数少,药效稳定,副作用小的新剂型.

    作者:张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肿瘤化疗病人PICC的观察与护理

    PICC即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从外周静脉置入导管,使其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肿瘤化疗的药物大多是一些强刺激性的或者是剧毒性的药物,从常规的周围血管途径给药,将不可避免的造成静脉血管壁的损伤、外渗造成皮肤组织坏死,严重时可造成截肢.而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技术难度大,并发症多,PICC兼有两种方法的优点,在血液科及肿瘤病人化疗中逐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为大家所推崇和接受.

    作者:钟慧菲;陈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葛根素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取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64人(治疗组48人;对照组36人),进行特定时间内临床愈合率及骨性愈合率、骨密度(BMD)测定.结果 两组在特定时间内临床愈合率及骨性愈合率、骨密度(BMD)有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葛根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骨折手术后的治疗药物.

    作者:章明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研讨实施PICC置管在护理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对在护理治疗中实施PICC置管的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1年2月-2012年2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病例5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为目测条件下常规穿刺组和PICC置管组,对两组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PICC置管的积极意义.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穿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得出,行PICC置管的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率为96.43%左右,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9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PICC置管对患者的治疗与护理均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对其予以推广使用.

    作者:郭艳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治疗的安全性和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78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神经内科常规处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其生命体征稳定及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48小时后开始实施康复训练,对其进行为期14天的治疗及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为期14天的住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72例有效,而对照组则有61例患者有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X2=5.750,P<0.05).结论 老年脑出血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且能够明显改善老年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其残疾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化腐生肌散治疗中重度压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化腐生肌散治疗中重度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从2010年2月到2012年2月共收治的压疮患者47例,其中中重度压疮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中药制剂化腐生肌散治疗法,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的骨科护理法,凡士林与红外线照射结合治疗法.两组的疗程都是21天.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的总愈合率75%,总有效率90%;对照组的总愈合率45%,总有效率是6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愈合率和总有效率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结论 化腐生肌散的治疗方法有去腐生肌、活血化瘀、迅速长皮、抗感染的功能.化腐生肌散对于治疗中重度压疮来说具有显效的效果.

    作者:王伟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输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治疗川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对照组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续用5d;实验组一次给药丙种球蛋白2g/(kg·d),同时两组均服用阿司匹林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ESR、PLT和CB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治愈率和随访期内的冠状动脉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PLT和CBR指标都比治疗前的有明显降低,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实验组的治愈率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而实验组的并发症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14%,且P均<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值得推广.

    作者:田军;邵媛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的护理,为小儿康复提供良好的保证.方法 对本组94例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充足的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护、呼吸道管理及胸腔引流管的护理、术后镇痛的护理是患儿康复的关键.

    作者:贾松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防治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对3150例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按TBS分类标准分类,检出异常结果有: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54例,不排除高度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10例,低度鳞状上皮病变217例.宫颈癌1例.结论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刘光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在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我院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儿童32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164例)和观察组(16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单纯西医治疗,在对照组患儿治疗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中医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而其并发症发生率、1年随访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年随访复发率,两组患儿以上指标间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喘憋消失、哮鸣音消失、小水泡音消失、痰鸣音消失平均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各相应指标,两组间各指标差异均比较明显(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姜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