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3月到2012年3月我院收住入院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门诊有明确停经史且超声检查确定宫内早孕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异位妊娠78例,对照组没有诊断出异位妊娠,为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7.5%(78/80)与0.0%(0/80).观察组的Vmax、Vmin与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提供有鉴别诊断价值的血流参数,从而具备很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作者:郭元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无切口感染,骨折全部愈合.优13例(54.17%),良8例(33.33%),可3例(12.5%),总优良率达87.5%(21/24).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内非常稳固,骨折康复效果较好,手术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林利忠;周俐琼;连银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给新生儿足底加温,以提高疾病筛壹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方法:将160例出生3-7天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足底加温1分钟后消毒采血,对照组常规采血.结果:观察组(足底加温后采血)一次性成功采血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底加温后采血可大大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的一次性成功率,减少新生儿损伤.
作者:刘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传统的护理业务查房模式和互动式护理业务查房模式护士的认同情况、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患者的满意度等几个方面的优劣;研究互动式护理业务查房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研究.方法:从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对骨外、普外、皮肤、康复科等各科共72例病例进行护理业务查房.传统查房组32例,采用传统的护理业务查房模式;互动式查房组40例运用家属、患者、护士共同参与的互动式护理业务查房模式.结果:互动式查房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查房组,健康教育的落实程度互动式查房组明显优于传统查房组,互动式查房组较传统查房组护士的认同对比明显.结论:护患互动式业务查房模式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及患者的满意度,使健康教育得到很好的落实,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小军;卓俐贤;姚艳玲;刘燕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小儿因年幼,语言表达不完善,不准确,多由家长代诉病史,所诉资料的可靠性与家长对疾病的了解能力及与患儿的接触密切程度有关,在病史的采集与临床诊断上常有一定的难度.曾经科内遇到1例阑尾炎误诊的患儿.
作者:杨勇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评价认知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所产生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痴呆患者90例,进行认知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训练内容为智力训练、语言训练、记忆训练、日常生活能力,为期3个月并做评分.结果:90例患者通过3个月训练,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较训练前有所提高.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经过认知与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延缓痴呆的进展,并且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方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研究组使用健脾降浊中药,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达到91.3%,对照组有效率为70.47%,两组有效率比较检验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值得较多的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补骨脂汤剂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30例股骨头坏死病人随机分配两个组,治疗组15例均服用补骨脂汤剂,对照组15例,服用复方丹参片,疗程期均为1年,期间两组病人均进行康复训练.利用HaIri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综合评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 65.8%,对照组16.6%(P<0.01).结论:补骨脂汤荆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股骨头坏死较复方丹参片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欧阳永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我市2010-2011年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这三种急性传染病的流行特征等,为修订传染病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市2006-2011年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我市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局部地区和个别年龄段发病显著上升.结论:提高疫苗的接种率,及时对适龄儿童进行疫苗的注射,并有计划的开展疫苗的强化免疫,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消除免疫空白,以达到迅速控制急性传染病,是控制这几种主要的急性传染病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蔡平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减少脑瘫患儿口腔易感因素,增强其生活质量.方法:对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持口腔清洁.结论:有效的护理是降低口腔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妍;肖志刚;王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0年10月住我科的共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痊愈的有6例,占20%,显效的有12例患者,占40%,有效的有9例,占30%无效的有3例,占10%,总有效率达到90%.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作对比,两者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表明治疗后效果显著.随访6-12个月,复发率为19.69%.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炎有显著改善作用.
作者:赵焕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雏库溴铵持续泵注与间断静注两种不同输注方法用于全麻病人肌松堆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择期手术拟行气管插管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种,每组30倒,以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注行麻醉诱导,以异丙酚、芬太尼持续泵注,Ⅰ组堆库溴铵持续泵注,Ⅱ组间断静注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平均总药量(ug/kg/min)、停止给药后肌松的恢复率(min)、手术结束至气管拔管时间(min)、手术结束前15分内因麻醉变浅而体动的例数及需追加镇静药或阵痛药次数.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性别、病种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堆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平均总用量差异无显著性(Ⅰ组1.64±0.27ug/kg/minⅡ组1.6±0.32ug/kg/min,P>0.05);肌松恢复率差异有显著性;手术结束至管时间差异显著(Ⅰ组5.3±2.3minⅡ组8.2±2.8min,P<0.05);手术结束前体动的例数Ⅰ组少于Ⅱ组;需要追加镇静或阵痛次数Ⅰ组少于Ⅱ组.结论:持续泵注雏库溴铵用于全麻肌松是一种较为方便并易于控制的方法.持续泵注雏库溴铵优于间断静注雏库溴铵.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Ⅰ~Ⅱ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A组)和药物治疗组(B组).经随访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A组慢性心衰患者经加用有氧运动治疗后,显效率75.6%,有效率24.4%.B组显效率55.6%,有效率44.4%.A组治疗效果好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度有氧运动可使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缪惠宁;王艳飞;任越;潘俊霞;杨卫强;张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院感染是当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对各种临床标本及时做出正确的病原诊断,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感染源及易感人群监测,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细菌学监测,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而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检验界和临床诊疗中的首要问题.
作者:姜亚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动静脉内瘘是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进行维持性血透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血管通路.由于内瘘具有维持通畅时间长、穿刺成功率高、感染出血少的优点,在临床上被普遍采用.因此,对内瘘的保养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杨碧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2%,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可靠,显著优于传统的常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秋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长期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问题的解决办法.方法:分析70例长期留置气囊尿管的老年患者发生漏尿的原因,找出相应对策进行护理.结果:长期留置气囊尿管的老年患者漏尿与老年生理退行性变化、导尿管引流不畅和膀胱痉挛三大因素有关.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后,58例漏尿得到控制,12例漏尿减轻.结论:临床上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以预防漏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维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手术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5月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择期手术的15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实施无缝隙护理以前择期手术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器械准备评分、巡回护士配合技能评分、仪器设备管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故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
作者:黎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胃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86例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结果:早期营养支持,有利于肛门排气及胃肠道恢复,血清白蛋白比术前无明显下降.结论:胃肠癌术后早期营养安全可靠,有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减少并发症.
作者:黄洪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基层医院护患关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到2011年所收治的121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600倒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患者614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在护患关系中应用沟通技巧,并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两组患者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调查得知,观察组的614患者中,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总满意度是97.4%(600/614);对照组的600例患者中,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总满意度是69.8%(419/600).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的护患关系中,应用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综合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砚媚;葛雪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