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

王庆芳

关键词:危重病人, 肠内营养, 护理
摘要:随着营养支持的发展,肠内营养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大大改善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在营养支持治疗的过程中,护士担负着重要的角色,经过规范、合理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通过对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35例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肠内营养的护理总结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42例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注意事项和疗效.结果:42例患者在术后3-4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无骨折移等并发症,髋关节术后功能优良率达到88.1%.结论:锁定钢板用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部骨折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曾宪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宫颈内口功能检查在预防早产和流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讨论宫颈内口的功能检查在防治早产和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0例曾有过不孕或流产史,后经过治疗后妊娠的患者,在未妊娠期官颈内口可通过8号扩张器而无阻力者,可以认为宫颈机能不全.如果宫颈内口不能容8号扩张器,在其妊娠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结合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出宫颈的各个经线,如发现患者宫颈机能不全,即行宫颈环扎术.结果:宫颈机能不全的发现率为60%,明显随流产的次数增多而增高,经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的孕产妇及时进行官颈逢扎,术后仍然发生早产的发生率为6.7%,明显小于未经过宫颈缝扎的患者发生早产或流产的几率(42.9%),P<0.05.而宫颈机能良好或者轻微机能不全的孕产妇但进行了宫颈缝扎术后,无一人发生流产,P<0.05.结论:未妊娠期使用宫颈扩张器对宫颈机能进行早期评价,妊娠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结合阴道超声检壹,测量出官颈的各个经线,如发现患者宫颈机能不全,即行宫颈环扎术.做出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的流产或早产发生率.

    作者:杨爱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口气管插管115例口腔护理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共115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操作方法,观察口臭、溃疡、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生口臭2例,口腔真菌感染3例,口腔溃疡1例,总有效109例,总有效率达94.8%.结论:口腔护理能减少口臭、溃疡、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王慈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研究和探讨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22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程以及心率和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术前抑郁度和焦虑度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前1d的心率和血压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对患者实施科学的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前焦虑症状,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满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肾衰终末期由保守疗法向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过渡的一段时期称诱导期.此期容易出现各种透析合并症,如失衡综合症、低血压、心律失常、血管通路问题等,为了使患者顺利度过诱导期,加强对此期患者的护理十分必要.本文对血液透析诱导期病人的护理做一总结.

    作者:方清华;张淮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在增加,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痴呆患者一般无法治愈,所以精心的护理和早期的预防十分重要.

    作者:刘艳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两组均治疗15d后,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70.0%,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和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癌症患者应用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笠管(PICC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方法:96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在盲穿下接受PICC.结果:92例均穿刺成功,4例穿刺失败.导管留置时间长10个月,短1d,其中10例为停止化疗主动拔管,2例为病人不小心导致自动脱管,3例因导管堵塞而拔管.化疗过程中共发生静脉炎8例,穿刺点出血6例,无1例出现皮下硬肿.较传统浅静脉化疗方法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恶性肿瘤患者长时间接受化疗时,PICC置管是较好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楠;王丽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5.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5.7%,治疗组的整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葛爱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断肢再植病人焦虑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进行断肢再植患者手术前的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0例需进行断肢再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做干预,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的术前后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对断肢再植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的缓解焦虑症率是80%,比对照组的焦虑缓解率45%明显高.结论:经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激发患者积极面对断肢再植手术治疗,帮助患者的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黄转芬;周爱莲;文燕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研究进展

    脑外伤是各种工伤、车祸意外的常见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昏迷因其疗住院费高、治疗周期长、疗效欠佳、预后差,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和影响,成为临床的难题,探讨中医针刺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促醒治疗进展,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中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在临床工作中,血液标本的分析结果是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疾病、制订正确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而血液标本采集及送检工作的合格与否则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进而影响疾病的诊治工作,甚至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是医疗安全的一大隐患.针对我科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高志国;刘洪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输液治疗中的护理缺陷探讨

    目的:探讨输液治疗中的护理缺陷,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发生护理缺陷3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输液治疗中常见的护理缺陷.结果:我院近3年内输液治疗共发生护理缺陷32例,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率占57.14%(32/56).结论: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王春香;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昏迷患者护理

    昏迷是因脑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以意识丧失、运动感觉障碍和反射消失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网状结构高度抑制而产生的一种状态,其病情严重复杂,常可随时危及患者生命.

    作者:张琳;原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0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2%,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可靠,显著优于传统的常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秋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于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配合探讨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本组1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内镜治疗的方法,在内镜治疗操作时加强患者心理指导,同时在手术之中密切的进行护理配合,在手术之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床边护理,保证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52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病情有效治愈率为96.7%,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6.2d.结论:强化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采用内镜治疗手段的消化道出血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患者的康复帮助效果明显.

    作者:梁雪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体会,希望通过此研究可以更加体会护理的重要性.方法:仔细回顾分析来我院医治的5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我院精心的临床护理,得知这种病的男童发生的几率比较多,其特征是发热、淋巴结、其血液中有大量的异形的淋巴细胞、肝脾的肿大以及CD4+/CD8+的比值显著下降.经过我院的治疗,所有的患者都得到治愈.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又许多种,也有较多的非典型的病例,容易造成误诊、漏诊的情形,应当提高医护人员对这种病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争取将健康还给儿童.

    作者:沈海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氧化槐果碱抗炎作用的观察

    目的:观察苦豆子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莱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观察苦豆子的抗炎作用.结果:苦豆子能减轻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能减轻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结论:苦豆子具有抗炎作用.

    作者:张志宏;肖月珍;王浩;时银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在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肱动脉、外周静脉作为换出、输入途径,输注与换出平衡的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法治疗16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前后监测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血压和常用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换血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该法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少、操作简便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符茵;陈泳涛;张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对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的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病患经临床护理治疗后,临床控制的患者50例,显效6例,有效的有3例,无效1例.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及时的进行护理治疗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有效的缓解急性发作症状,临床控制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救治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孙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