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阑尾脓肿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利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阑尾脓肿老年患者32例,随机分为手术组(20例)和非手术组(16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相比,在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上,手术组明显优于非手术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组的患者较非手术组治愈率高,对阑尾脓肿老年患者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吴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雏库溴铵持续泵注与间断静注两种不同输注方法用于全麻病人肌松堆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I-Ⅱ级择期手术拟行气管插管的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两种,每组30倒,以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铵静注行麻醉诱导,以异丙酚、芬太尼持续泵注,Ⅰ组堆库溴铵持续泵注,Ⅱ组间断静注维持麻醉.观察两组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平均总药量(ug/kg/min)、停止给药后肌松的恢复率(min)、手术结束至气管拔管时间(min)、手术结束前15分内因麻醉变浅而体动的例数及需追加镇静药或阵痛药次数.结果: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性别、病种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堆库溴铵的起效时间、平均总用量差异无显著性(Ⅰ组1.64±0.27ug/kg/minⅡ组1.6±0.32ug/kg/min,P>0.05);肌松恢复率差异有显著性;手术结束至管时间差异显著(Ⅰ组5.3±2.3minⅡ组8.2±2.8min,P<0.05);手术结束前体动的例数Ⅰ组少于Ⅱ组;需要追加镇静或阵痛次数Ⅰ组少于Ⅱ组.结论:持续泵注雏库溴铵用于全麻肌松是一种较为方便并易于控制的方法.持续泵注雏库溴铵优于间断静注雏库溴铵.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90例Ⅰ~Ⅱ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药物治疗+有氧运动组(A组)和药物治疗组(B组).经随访4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A组慢性心衰患者经加用有氧运动治疗后,显效率75.6%,有效率24.4%.B组显效率55.6%,有效率44.4%.A组治疗效果好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度有氧运动可使Ⅰ~Ⅱ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缪惠宁;王艳飞;任越;潘俊霞;杨卫强;张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探讨影响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及研究.
作者:杨丽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护理人员认真的观察、细心的护理,及时向医生提供病情发展情况.方法: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例患者经过心理干预,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结论:住院期间的护理在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超;孙净;高青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心绞痛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常规抗心绞痛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和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心绞痛等改善情况.结果: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治疗组80.2%,对照组5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作者:黄学健;曾洁英;岑成灿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早产儿或称未成熟儿由于各器官形态和生理功能发育不够成熟,生活能力较弱,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窒息,肺透明膜病史,颅内出血和感染等.我院通过成功地治疗与护理20例早产儿,取得了较深的体会;早产儿病情复杂,变化快,应做到密切观察.首先,要注意保暖,始终保持病室温度适宜;注意患儿面色变化,避免体温过高或过低,凡治疗于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体温保持在36.5-37度左右,其次,注意合理喂养,根据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乳gebf液选择好用母乳.再次,根据不同需求行间歇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粘液和分泌物.另外,还应抗感染和预防出血.总之,有效地保暖,合理喂养与护理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关键.
作者:胡静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应用AO解剖钢板对患有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患有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AO解剖钢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S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住院治疗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AO解剖钢板对患有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余金胜;方文广;杜贵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伴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84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三组,第1组单纯行微波热凝术,第2组仅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第3组行微波热凝术及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随访2年.结论:微波热凝术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疗效优于单纯鼻中隔矫正术和微波热凝术.
作者:范光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笔者自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在门诊对169例输卵管不通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9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单侧不通84例,双侧不通33例,通而不畅52例.年龄23岁-43岁,平均年龄27.9岁,人流后66人,产后19人,卵巢术后6人,有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经期不洁史的78例.
作者:陈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方法:加强各环节质量控制管理,严把采购关,规范库房管理,完善科室使用制度,职能部门严格监管,加强医务人员一次性无菌用品安全管理使用知识培训.结果:有效杜绝了不合格产品购入,保证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避免了给患者带来的安全隐患.结论: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规范化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率,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毛秋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治疗以及护理,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迅速准确的评估,及时给予急救与护理.结果:23例患者中,痊愈14例,好转8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4.65%,病死率4.3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对症治疗,采取针对性的的急救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汪彩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老年透析患者不断上升以及糖尿病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的增多,这类人群的透析通路面临的问题也成为当今透析治疗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已作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普遍,而经皮下隧道穿刺中心静脉留置涤纶导管在一部分患者中已作为永久性的通路使用.我血透中心2009年12月-2012年8月病人用长期留置导管透析的有18例,通过对长期静脉留置导管的细心观察和精心维护,提高了患者的透析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杰;林静霞;张芳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纵隔肿瘤32位病患进行术后研究,通过对32住患者的X射线检查以及胸部CT和病理分析来了解患者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率达到96.88%,时间在5个月到17个月不等.其中:恶性肿瘤病患人数为9人,肺部转移和脑部转移各1例,在进行过放疗以及化疗之后病情好转,未进行二次手术;良性肿瘤患者13例,病情稳定,无复发现象;合并重症肌无力病患10例,3例需要进行术后药物治疗,15个月左右病症开始好转,7例手术效果良好,在术后半年后基本无并发症.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要求很高,在术前需对发病部位进行胸部CT和X射线的诊断,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有针对性的治疗.
作者:邬艺忠;尹海军;李咏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县各区域育龄妇女妇科病患病现状,为当地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妇女身心健康发展.方法:2012年1月~2012年6月,笔者对484例来自全县各区域的育龄妇女进行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了解其易感因素、感染途径,分析总结了预防和治疗方法.结果:县域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较高,达56.20%.结论:生殖道感染是影响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对全县育龄妇女应加强卫生、保健、避孕等知识宣传的力度,定期进行普查普治,做到以预防为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王永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推拿在亚健康保健作用中的机理,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两方面进行了阐释.结果:传统医学认为推拿具有疏通经络、协调阴阳及调整脏腑的功能;现代医学认为推拿能调节亚健康状态下的神经功能,改善微循环,提高心理调节能力.结论:推拿是调治亚健康状态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张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2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14例和B组10例.A组采用氨甲喋呤50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4次,同时以四氢叶酸5mg,隔日一次,肌注解毒,共四次,静脉水化及小苏打1g,一日三次口服,碱化尿液,同时配伍米非司酮150mg(6片)空腹顿服,服后2h进食,每天1次,连续3天,共450毫克;B组单纯用氨甲喋呤50mg肌肉注射,隔日一次,共4次,同时以四氢叶酸5mg,隔日一次,肌注解毒,共四次,静脉水化及小苏打1g,一日三次口服,碱化尿液.两组患者用药前均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各项结果正常后给药.结果:治A组包块缩小、症状消失,较B组有显著差异(P<0.01),阴道排出蜕膜管型、尿HCG转阴,血HCG下降情况较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79%,高于B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喋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具有保守治疗条件的异位妊娠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付桂英;毛丽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乌茴散腹部热敷加穴位脉冲电刺激对胆囊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8例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手术后六选择性的穴位脉冲电刺激加乌茴散热敷腹部观察肠功能恢复情况,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乌茴散腹部热敷加低频脉冲电刺激穴位,可有效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促进肠蠕动功能尽早恢复.
作者:张凤琴;李双霞;李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构音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40例的脑卒中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舌、唇、下颌运动训练,发音的训练,减慢语言速度,音辩训练,克服气息音训练,韵律训练的康复训练.结果:训练后患者的构音障碍显著优于训练前.结论: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语言训练可以使患者尽早建立良好的语言功能,改善患者的构音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社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2009年6月选择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例5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α1受体阻滞荆+非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30例;单剂治疗组20例,口服四周到六个月.根据社区条件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前列腺体积的测定进行评判和比较.结果:发现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单剂治疗组,通过X2检验提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发现联合治疗组对老年BPH患者症状改善及体积缩小有显著效果(P<0.01).结论:联合用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宜在社区的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陈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