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划生育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责任心

乌兰

关键词:计划生育工作者, 责任心
摘要:过去我们计划生育工作,更多的是强调尽义务、做贡献,没把尽义务与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有机结合起来,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要求,要把引导人、尊重人、关心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引导人、尊重人、关心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并发尿潴留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对86例产后并发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86例尿潴留产妇进行分析,针对尿潴留发生原因,进行对症处理,采用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留置导尿.结果:通过心理疏导,稳定产妇情绪,配给药物治疗,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促使膀胱收缩,促进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86例尿潴留产妇自行排尿者82例,留置导尿4例,均无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健康宣教,早期发现,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解除产后尿潴留.

    作者:余蓉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气管插管的配合及护理

    本文通过对急诊科患者紧急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的分析,以及术后对患者的精心护理的体会,认为做好术前的评估,掌握插管适应证,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严密观察病情能减少插管风险迅速地建立了呼吸通道.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作者:普美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100例治疗体会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病死率甚高.笔者近年来在心先安联合参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明显提高了心力衰竭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卫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不同干预措施对母乳喂养中孕产妇认知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个体性化干预对母乳喂养中孕产妇认知程度的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分娩的110例健康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入院健康知识宣传;试验组实施个体性化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经过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比较,实施个体性化干预护理的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体性化干预护理措施,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水平明显提高,提升了母乳喂养率.

    作者:谢基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计划生育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责任心

    过去我们计划生育工作,更多的是强调尽义务、做贡献,没把尽义务与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有机结合起来,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要求,要把引导人、尊重人、关心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引导人、尊重人、关心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乌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农村人口去痛片服用情况及安全性调查

    目的:调查地区性去痛片服用情况及其安全性,以期帮助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高对去痛片服用现状和药物毒性的认识.方法:采用问卷和追查病历的方法对某村常住人口982人进行去痛片服用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结果:某村有去痛片服用史的人口占36.4%,随年龄增加服药比例增加;服药原因多为止痛和缓解疲劳(占92.2%),且多未经医生指导自行服用(占66.7%),偶尔服用者占多数(56.3%);出现急性或(和)慢性不良反应者占11.2%;医院对不良反应的病因诊断率不高(仅占64.7%).结论:医生和患者对去痛片的不良反应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学习和宣传教育.

    作者:刘峰;马惠;佟国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儿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体会

    动脉血气用于测定和评价患者的氧合、通气和酸碱状态,通过血气分析对了解患者肺功能、血液各项指标和酸碱平衡状态有一个客观估计,是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的监护以及机械通气参数调节、疗效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对吸氧浓度和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做好血气分析是协助临床诊治的基础.但由于惠儿动脉血压低,血管发育差,配合依从性低,故一般采血法成功率较低,必须掌握正确的采血方法,才能提高采集成功率.2008年至今,我科护士应用5 1/2号一次性头皮针连接去除针头的2 mL注射器采血,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幼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镇痛分娩的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护理配合.方法:采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芬太尼硬膜外微泵持续给药对250例产妇进行分娩镇痛,观察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明显降低器械助产、剖宫产率,提高顺产率.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母婴未发现不良影响.

    作者:温燕梅;关慧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医学免疫学三维教学模式的探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方法的开发使用日渐重要.本文结合医学免疫学及以三维教学法的特点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开辟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作者:胡艺兰;熊平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中药综合治疗呃逆68例临床观察

    呃逆一症,西医称之为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歇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症.中医认为呃逆属胃失和降,临床表现为逆气冲出喉间,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甚者长时间呃呃连续频作,至呼吸困难.呃逆轻症持续几小时,重症持续几十天,呃逆严重影响患者饮食、睡眠、语言交流.针灸中药疗法是治疗呃逆的重要手段,在临床中广为应用.笔者自2006年以来采用针灸、中药治疗呃逆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63例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本文对厄贝沙坦和贝那普利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种药物的降压疗效,6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自我院近半年来心内科住院病人.现报导如下.

    作者:费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跟骨骨折40例观察

    目的:观察和讨论根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方法与疗效.方法:自2007年8月-2008年11月,我院对40例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以及自体骨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术后疗效.结果:使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以确定其手术效果,优秀21足,良好12足,可以5足,差2足,优良率为82.5%.结论: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同定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办法,其治疗明确以及固定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袁纯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能力的康复效果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例,平均年龄(48.08±15.92)岁,平均病程(22.92±28.52)个月.试验设计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分为基线期、治疗前和治疗后三个阶段.在基线期采用常规的PT为主的神经发育技术治疗,每日2次,每次2h,每周6次,共6周;在治疗期间采用CI-MT治疗,每天下肢强制训练时间保持6h左右,每周5次,共6周.全部患者在基线期、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用10m大步行速度(MW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患者在基线期的常规治疗6周后,MWS、TUGT和BBS,三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6周的CIMT治疗后,MWS、TUGT和BBS分别提高到10.57±6.9、50.75±6.06和21.4±17.9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MT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对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俊颖;王文清;赵丽丽;武彦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康复训练加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加推拿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康复训练加推拿治疗,治疗时间三周.治疗前、后采用通用量角器法,Fugl-Meyer量表和目测类比评分法对患者肩关节被动运动范围,肩关节运动功能,疼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40例患者经过三周治疗,肩关节疼痛,活动范围,功能明显改善,共显效31例,好转9例.对照组40例患者经过三周治疗,共好转24例,无效16例.结论:康复训练加推拿治疗对脑卒中后肩痛的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汪强;李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合募配穴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及WHR的影响

    目的:观察合募配穴法针刺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的影响.方法:67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合募配穴法针刺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取穴法针刺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BMI、WHR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MI、WHR均有显著变化,肥胖程度减轻,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合募配穴法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法.结论:合募配穴法针刺可降低单纯性肥胖症患者BMI及WHR,减轻肥胖程度.

    作者:徐明明;王升旭;黄泳;陈静;李求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指在手术室内不给病人造成意外的伤害,根据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包括医护人员的医德教育、工作技术提高等,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处理之.

    作者:严向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肱骨近端骨折行切开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三叶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观察4、8、12周,6个月、12个月骨折愈合情况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0例均获得平均16个月(6~36个月)的随访.50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6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25例,良15例,可10例,总优艮率达80.0%.结论: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安;杨海涛;冯明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糜烂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它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也可单独发生.本文就糜烂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谈几点粗浅认识.

    作者:柳裔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结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开腹行结肠癌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3年5月~2009年7经开腹结肠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取得到有效治疗,随访2年未发现复发患者,但感染10例,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者19例.结论:剖腹进行结肠癌切除术是治疗结肠癌较有效的手段之一.能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莫海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安宝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安宝用于先兆早产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处理方法和产前、产时、产后护理措施.结果:剖宫产15例,阴道分娩35例(阴道助产2例).早产27例,足月产29例,早产儿死亡2例.结论:对不同孕周、不同原因先兆早产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加强观察和护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少云;温燕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