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分析

杨媚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 术后复发,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NG)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从本院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86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抽出58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RNG)患者,占6.70%.观察和分析其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的情况,随访2~6年.结果:初发单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36例,同侧复发15例,对侧复发13例,双侧复发8例;初发双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21例,术后单侧复发14例,双侧复发7例;手术史不详1例,为双侧复发.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较高,其与手术方式的选取,术后的解剖学改变以及预防措施等有关.因此认真规范手术前后的每一个环节,对于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甚至恶化非常重要.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高危因素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在临床上日益多见,了解其发病原因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意义.近年研究发现,除常见的分娩损伤、年龄和外腹内压增加,营养、遗传和医源性因素也是重要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菊香;胡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腰痛与腰椎间盆突出的成因与处理

    中老年人都患有腰痛,女性更甚.腰痛引起的负面影响很多,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缓解与根治,可直接引发腰椎间盆突出及其他的症状,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诸多的不利.如何认识腰痛与腰椎间盆突出症,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缓解与保健,为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带来裨益.日常生活、工作和不良习性引发的腰痛都为腰肌肉紧张与痉挛(也说腰肌劳损)、自律神经失调,使患者伴有倦怠感、疲劳感,腰部的血液循环的气血运引减缓,肌肉供血不足,出现营卫气血虚弱,瘀血内停,使腰部肌肉短暂出现缺氧,与营养不足(缺养),从而产生酸胀、痛、麻和腰部严重不适.

    作者:周友武;夏广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医患沟通在妇产科工作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医疗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要达到好、佳的诊疗效果,大多数医生关心的是诊疗原则、遵从的是医疗程序,甚至患者有时也将注意力完全放在药物和具体的治疗手段上,而忽视了无论健康还是在患病状态下都无法改变的人的社会属性.简单的话语,却可以感受到整体医疗的智慧和风范,亦是医学在科学-技术-人文方面的综合展现.总之,在现今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阶段,良好的医患沟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以及对医疗风险的了解,并有利于医患关系步入良性循环.

    作者:贺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产后按摩促子宫复旧200例疗效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按摩对产妇的子宫复旧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00例,对照组给与缩宫素及生化汤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按摩.于产后第5天,对比两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良好、一般、差者分别为 98、2、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 80、18、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按摩能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减少子宫复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忠毅;李景玲;周建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探讨

    当前,妊娠合并糖尿病(GDM)的病因仍然不明,据相关报道,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3%~5%,GDM孕产妇的病死率已经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减少,但是孕产妇并发症(包括早产、先兆子痫、羊水过多、感染以及酮症酸中毒等)高发生率仍存在于孕期血糖未控制的孕产妇.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方法对于GDM患者的母婴预后十分重要,诊断治疗工作是孕期管理的关键内容,本调查探讨诊治方法的临床研究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50%硫酸镁湿敷辅以红外线照射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93例护理体会

    目的:50%硫酸镁湿敷辅以红外线照射的方法治疗乳汁淤积性乳腺炎,能及时将哺乳期妇女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乳汁淤积性乳腺炎治愈,效果很好.可使患者迅速减轻痛苦.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0年产后93例产妇,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实验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加上红外线照射后加以手法按摩的方法,对照组产妇使用常规湿毛巾湿敷后手法按摩.结论:实验组比对照组治愈时间短,痛苦少.

    作者:谢长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运用推拿手法治未病之再探

    根据全息理论,运用脊柱、足部等全息反射区进行诊断,并选取相应的穴位、运用不同的推拿手法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作者:王德亚;陈吉娣;郭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是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多基因等综合作用和发展过程,涉及癌细胞本身生物学特性、宿主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就基因、细胞、血管、免疫等相关因素对癌细胞的转移做出初步的解释.

    作者:云晓焱;钱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析整体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要求手术科室的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手术科室内,而且包括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期直至出院的全部过程,另一方面把我们提供的手术护理视为一个整体,即对患者的护理是系统的、连续的,保证患者护理不间断,从而使对患者的护理积极主动有计划的进行.

    作者:陈琼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应用

    目的:运用护理干预,预防、改善脑卒中患者便秘.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根据文化程度不同进行健康教育、心里护理、饮食护理、针刺疗法、中医中药治疗、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结果: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作者:吕少卿;张顺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中医调神养生法

    中医养生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养生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本文着重谈谈中医的调神养生法.

    作者:苗凌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雾化吸入辅佐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万托林高压雾化辅佐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好,副作用小,小儿容易接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肺炎辅助药物.

    作者:沃胜男;王翠英;张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析中医药治疗痛经的要点

    痛经作为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对痛经临床治疗上效果确切,具有较强优势,文章收集整理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相关治疗措施,为痛经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潘海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儿童股骨颈骨折临床诊治疗效分析

    儿童股骨颈骨折骨折无明显移位者应首选保守治疗;对骨折明显移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早期切开减压、解剖复位并予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治疗,能够有效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骨折治愈率.

    作者:杨德贤;苑广杰;杨忠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方案对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6例.方案如下: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mg/m2.21天为1个周期,对患者治疗2个周期以上,并进行评价,同期设置吉西他滨加顺铂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可评估的68例患者中,6例患者完全缓解,25例患者部分缓解,30例患者稳定,7例患者进展,总有效率为45.59%,副作用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史年乐;张琳;陈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科室内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实施中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组长在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照组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观察组内任命一名学历较高、理论精通、业务能力强的护士作为护理组长.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专业技术操作得分、专业理论知识得分、病区护理质量得分、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医生认同度得分、患者满意程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护理分层级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标志着护理管理理念进步.

    作者:罗运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改革口腔门诊管理体制的几点体会

    本钢总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的口腔门诊一直以来人满为患,可是随着近年来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私人口腔门诊的广泛建立,该科在2004年开始陷入发展的低谷.面对这种形势,医院领导审时度势,大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改革成果.

    作者:乔世丹;高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8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术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 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应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总结分析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小骨窗开颅手术的优点,同时与同期行常规骨瓣组作对比.结果:小骨窗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存活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情况比较显示,小骨窗组AD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再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血肿清除率高,降低了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长RR间期在动态心电图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2000ms进行分析,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1000例动态心电图中110例长RR间期≥2000ms者,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其心电图改变和病因.结果:长RR间期的总发生率11%(110/1100).病因以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多见.导致长间期的心电图改变从高至低主要为房性早搏未下传36.36%(40/110),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13.63%(15/110),窦性停搏或Ⅲ度窦房阻滞9.09%(10/110),Ⅱ度Ⅰ型房室阻滞.长RR间期在23:00~5:00有一分布高峰.结论:动态心电图是长RR间期有效安全的检测项目,熟悉导致长间期的病因、各类心电图改变,有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邓曼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盐酸米多君治疗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盐酸米多君治疗透析病人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伴或不伴症状的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提高超滤量,提高透析的充分性.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俊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