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运文
目的:研究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我院泌尿外科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临床资料,具体分析临床护理方面的得失.结果:199例患者均完成检查,本组病例中没患者出现严重的医源性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检查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
作者:范熙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年来,针刺治疗作为传统疗法,已得到世人的广泛认可,利用针刺疗法治疗各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在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因对针刺时引起的疼痛感以及得气时感觉出的酸、麻、胀、痛、触电感等不适充满抵触心理而放弃针刺治疗.另外,针刺治疗需按疗程进行,患者多次接受针刺,对疼痛及针刺感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恐惧是造成部分患者对针刺所致疼痛不能耐受的主要原因.有实验证明恐惧增加了低位脊柱旁肌肉的反应性,增加了疼痛感.所以加强心理护理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的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它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针刺所致疼痛的耐受程度.
作者:邓昕伟;张新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早产儿由于其神经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低下,患病率高,不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为探讨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我院对早产儿进行了抚触对照性研究,观察其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周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第五类化学指示卡在我院的使用效果及灭菌监测,以便加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采样检测方法对不同物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监测1600件无菌物品包,合格率达99%.结论:我院无菌物品效果质量较好,但仍存在薄弱环节,还需加强预防医院感染.
作者:邱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从常用手法、手法操作及其机制、手法配合、疗效判断等方面入手,对近五年来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文献进行综述报道,为推拿处方的具体、简单、规范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利克;江蓉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特点,便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乳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特点.结果:乳腺导管造影显示:12例圆形充盈缺损;5例导管杯口状阻塞;2例条形柱状充盈缺损.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检查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可靠方法.
作者:高学峰;任克;孙臣义;王权;张加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已出院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以达到更好地控制疾病的目的.方法:80名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干预组实行定期随访,发放病情追踪卡并随时电话咨询;对照组除在医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外不再进行家庭干预.6个月后观察血糖波动值,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家庭干预后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明显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玲;黄兰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多用于手术后需要补液、TPN及周期化疗的癌症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我院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运动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3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韧带、半月板修复手术治疗术后采取综合康复疗法,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进行评估.结果:膝关节功能优19例,良9 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很好的效果.
作者:冯少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镜下被膜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作用以及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1.5岁)采用胃镜下被膜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镀膜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且置入后吞咽功能及肺部感染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胃镜直视下置入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作者:刘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我们医学生物化学的任务主要是研究人体的物质组成、新陈代谢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从而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它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医学学科,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因此,作为一名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可为后期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可为今后在临床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徐明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进入老年的常见病之一,它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引发前列腺组织的形态发生了改变,致使尿道梗阻,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前列腺增生早可发生于35岁,一般从50岁以后才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多需手术治疗.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PKRP)是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治疗BPH的腔内微创技术,具有易掌握、组织损伤小、止血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手术适应证更广泛.正确的术前、术后护理是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科学治疗的重要环节.
作者:杨国金;马鸿钧;杨德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用棉签小量包装在我院临床科室的使用情况及无菌质量效果观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采样检测方式及对比方法,对我院科室的医用棉签使用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科室医用棉签有两种:中量包装(20支/包)、小量包装(10支/包),发放问卷124份,其中内科楼37份,外科楼76份,急诊科11份.总体认为中量包装医用棉签效果好的9份,认为小量包装棉签效果好的113份.科室现场采样监测结果:未用完的中量包装医用棉签抽检5份,其中2份有菌生长,3份无菌生长.未用完的小量包装医用棉签抽检5份,5份无菌生长.结论:医用棉签小量(10支/包)包装,数量少,开口后能尽快使用完,受污染机会大大减少.
作者:邱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而急诊分诊工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所有急诊病人均要先通过分诊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如果分诊错误或不当,则会延误抢救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就急诊分诊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作者:易韵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科长期卧床患者的褥疮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神经科长期卧床的褥疮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利福平治疗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褥疮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愈合2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且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福平治疗褥疮疗效较好,期间配合精心的护理,有利于缩短治愈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淑琴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犬伤患者全程注射狂犬疫苗现状,寻求100%接种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登记在册的2332例犬伤患者全程注射五针狂犬疫苗的情况进行筛查和统计.结果:第一针按时接种率100%,第二针99.67%,第三针98.97%,第四针95.20%,第五针83.53%,进行免疫球蛋白伤口浸润注射者只有7.72%.结论:规范狂犬疫苗接种流程,达到100%的全程接种可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作者:万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俞穴麻醉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入住的630例不同年龄段的手术患者的护理.结果:除个别患者由于特别紧张,术中加用利多卡因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腰俞穴麻醉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提高麻醉效果.
作者:黄小瑜;陈琳;覃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音乐疗法是种崭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
作者:石岩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6%和71.4%,两组总体疗效差别显著(P <0.05),有可比性.结论:应用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环素、莫西沙星10d四联疗法,作为二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替硝唑四联疗法进行比较.方法:140例经奥美拉唑或铋剂为基础的标准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失败的HP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予以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环素、莫西沙星,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替硝唑,均为2次/d,疗程10d治疗结束4周时,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情况.结果:两组各失访2例,治疗组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1例,根据意向处理(ITT)和试验方案(pp)分析,治疗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78.03%(55/70)、89.03%(55/67)对照组分别为62.67%(44/70)63.71%(43/68),治疗组较对照组根除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1.32%(14/6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5.85%(1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环素、莫西沙星10d四联疗法,作为二线方案其HP根除率高、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毓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