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短波治疗仪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中的应用

李萍

关键词:超短波理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疼痛, 弹响
摘要: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仪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010年在我科就诊,通过病因、临床表现、X线检查确定为单纯性功能紊乱或合并关节结构紊乱的TMD患者60名,随机分为40名实验组与20名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痊愈(疼痛、弹响均消失)30例占75%;有效(疼痛:消失)8例占20%;无效(疼痛、弹响均存在)2例占5%.结论:用超短波理疗治疗TMD效果显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通督强脊手法结合颈椎牵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通督强脊手法结合颈椎牵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以检验通督强脊手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各93例例;因未能完成牵引疗程,对照组有5例剔除,治疗组4例剔除,故可评价的患者177例,其中对照组88例,治疗组89例,治疗组采用通督强脊手法结合床边颈椎牵引,对照组采用床边牵引治疗,根据<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进行治疗后的疗效评定,并运用颈椎多功能测试训练系统(MCU)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以及颈椎活动的大肌力.结果:①两组患者疗效进行Ridit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体R值的95%Cl无重叠,R治疗0.05;左右侧屈和右旋转活动度有改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方向活动度都有改善,P<0.05.两种疗法对患者右侧屈活动度改善无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前屈、后伸、左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患者左右侧屈和右旋转的大肌力有提高,P<0.05;而颈椎前屈、后伸和左旋转的大肌力无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颈椎方向活动大肌力有改善,P<0.05.两组患者颈椎右侧屈活动大肌力改善无差别P>0.05;其它活动大肌力改善有差别,P<0.05.两组患者右侧屈大肌力改善无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前屈、后伸、左侧屈、左右旋转的大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强脊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单纯颈椎牵引好,表明通督强脊手法治疗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诗忠;林建平;郑其开;林汉凌;陈少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深圳市宝安区某街道麻疹低月龄患儿母亲麻疹IgG抗体水平研究

    目的:检测<8月龄麻疹患儿母亲和对照母亲的麻疹IgG抗体水平,探讨其与低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患儿母亲和对照母亲各50名,用ELISA的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患儿母亲和对照母亲抗体阳性率分别是40.0%和62.0%,抗体保护率分别是14.0%和34.0%.经比较分析,两组间抗体水平分布差异显著性.结论:应对育龄期妇女实行麻疹抗体检测,根据其抗体水平予以麻疹疫苗加强;建议麻疹初种年龄由现有的8月龄提前至6月龄.

    作者:张克春;刘灵辉;林达云;杨杰;李苑;马智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探讨THR后应用LMWH防治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术前12 h、术后12 h及24 h予LMWH 5 000 U腹壁皮下注射,术后每日1次给药至术后3 d.同时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抗凝药物治疗.2组均术后第7d、第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查患肢深静脉血流及DVT形成情况.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较之对照药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MWH对THR术后DVT显著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超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5例腹股沟复发疝的体会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20例腹股沟复发疝中的应用.结果:20例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54 min,平均住院时间7.5 d.术后并发症:尿潴留3例,阴囊积液1例,对症治疗均痊愈,无切口感染及液化.20例患者均随诊1~5年,无再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治疗成人腹股沟复发疝的首选术式.

    作者:毛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树立良好的行政办公形象进一步提高干部的管理素质

    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管理必须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医院的管理者既是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和完成医院任务的组织者,又是医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他们在医院中居于一定的职位,负有一定的责任,行使着上级部门和医院授予的管理职权.笔者认为,树立良好的行政办公形象,是提高医院管理的前提和关键.

    作者:刘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工作

    本文综述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6个方面:无菌技术、器械保管及维修、注重患者术前的心理准备、手术护理记录单的书写、手术室内医务工作者及手术室与其他科室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培训,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对策,做到不断学习和更新手术室的护理方法,推动手术室工作不断发展.

    作者:栾昕;曹林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鼻出血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鼻出血的症状情况,改善鼻出血高血压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50例鼻出血病人予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总结加强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50例鼻出血高血压患者病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现已全部康复出院.住院时间5-12天.结论:鼻出血是五官科的常见疾病,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不仅能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疗效,而且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及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

    作者:陈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层护士对院内感染知识的认知和实施状况的调查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的感染,可在医院内发病或离院后不久即发病.虽然目前各医疗单位对预防院内感染非常重视,但基层护士做为易感染人群对院内感染防护知识的了解普遍不够深入,在工作中往往不注意个人安全知识的防护,本文就基层护士对院内感染知识的认知和实施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黄凤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改良式功能锻炼促进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功能恢复的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式功能锻炼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上肢功能锻炼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式功能锻炼方法;以上肢消肿和肩关节功能作为功能评估指标,于术后3个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上肢水肿和肩关节功能受限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功能锻炼对于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临床推广.

    作者:何静;冯小勇;唐保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临床成分输血的应用与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成分输血的好处和应用.方法:按照文中所用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临床上成分输血对血的利用率较高,基本达到90%以上.结论:临床上成分输血对血进行了合理的利用,符合现代用血发展的趋势,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钟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6%和71.4%,两组总体疗效差别显著(P <0.05),有可比性.结论:应用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重度烧伤合并白细胞减少治疗体会

    笔者认为严重烧伤后并发WBC减少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严重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所致感染可能是至关重要的.治疗上应以治疗烧伤原发病为主,良好的复苏、妥善的创面处理和足量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救治关键.

    作者:于震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诊分诊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而急诊分诊工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所有急诊病人均要先通过分诊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如果分诊错误或不当,则会延误抢救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就急诊分诊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作者:易韵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胎儿宫内窘迫44例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手术指征.方法:对44例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窘迫中比例高的为脐带因素17例(占38.6%),其次为胎盘因素、产程异常、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在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时,应密切监护,积极预防,及时进行干预,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作者:陈彩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8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术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 患者应用小骨窗开颅术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应用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一步总结分析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小骨窗开颅手术的优点,同时与同期行常规骨瓣组作对比.结果:小骨窗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存活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情况比较显示,小骨窗组ADL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再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血肿清除率高,降低了术后患者的死亡率,值得推广.

    作者:洪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高危因素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在临床上日益多见,了解其发病原因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意义.近年研究发现,除常见的分娩损伤、年龄和外腹内压增加,营养、遗传和医源性因素也是重要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菊香;胡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脱垂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之一,随着全盆底重建术的不断开展,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也随之不断改进.本文章总结了15例全盆底重建术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随访术后效果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

    作者:蔡均;李淑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心得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作者:李琼;刘学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试论影响护士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内外界因素

    小儿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影响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有内、外界的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因素、患儿个体差异因素、物品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职业素质等.笔者认为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只有护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探讨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

    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总结经验.方法:通过在体检前、体检中及体检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提升了健康体检服务水平.结果: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使体检服务更深入、更全面和更高效.结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惠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