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

胡惠珍

关键词:健康体检, 人性化护理, 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总结经验.方法:通过在体检前、体检中及体检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提升了健康体检服务水平.结果: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使体检服务更深入、更全面和更高效.结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我院泌尿外科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临床资料,具体分析临床护理方面的得失.结果:199例患者均完成检查,本组病例中没患者出现严重的医源性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检查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

    作者:范熙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探讨康复护士在脑出血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发病率高,起病急,致残率高,是脑血管病中的常见疾病.经积极抢救和治疗后存活者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其实施早期的康复治疗并辅以精心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神经内科特设康复护士一名,对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偏瘫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并与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外洗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外洗的方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住院的肛肠病患者随机抽取96例,其中治疗组48例,使用中药进行外洗,对照组48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外洗坐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7.9%.结论:使用中药外洗的方法来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郭朝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按摩疗法(附252例分析)

    目的:探讨按摩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各种不同按摩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52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1.75%.3岁前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19%;3岁以上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0.97%.两年龄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按摩是治疗脑瘫患儿的重要辅助方法,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作者:张大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脱垂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之一,随着全盆底重建术的不断开展,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也随之不断改进.本文章总结了15例全盆底重建术用于治疗子宫脱垂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随访术后效果好,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

    作者:蔡均;李淑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进行心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如何.方法:选择2009年9月到2009年12月我院77例肿瘤放疗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对照组人数39人(N=39),干预组人数38人(N=38).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放疗和常规的对症治疗及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则在放疗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于预.并且分别在对患者放疗前后用自评量表对其进行情绪测试.之后从两组肿瘤放疗患者中随机各选择15例(n=15)分别在放疗前后对其NK细胞和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恶性肿瘤干预组患者放疗后焦虑抑郁情绪及免疫功能比放疗前及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经过放疗后其焦虑抑郁情绪及免疫功能则均比放疗前高.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不但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而且还能帮助患者提高其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曾小斌;钟秋明;邓伍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探讨

    当前,妊娠合并糖尿病(GDM)的病因仍然不明,据相关报道,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3%~5%,GDM孕产妇的病死率已经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减少,但是孕产妇并发症(包括早产、先兆子痫、羊水过多、感染以及酮症酸中毒等)高发生率仍存在于孕期血糖未控制的孕产妇.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方法对于GDM患者的母婴预后十分重要,诊断治疗工作是孕期管理的关键内容,本调查探讨诊治方法的临床研究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癌细胞转移的机制

    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是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多基因等综合作用和发展过程,涉及癌细胞本身生物学特性、宿主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就基因、细胞、血管、免疫等相关因素对癌细胞的转移做出初步的解释.

    作者:云晓焱;钱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更年期妇女的社区保健

    女性更年期是指妇女育龄期至老年期之间的过度阶段,是妇女卵巢功能由逐渐衰退至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妇女进入更年期后,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的逐渐下降,会导致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失调而影响健康,所引发的低雌激素水平相关疾病还会影响到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做好更年期妇女的社区保健,是她们顺利度过更年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搞好护患关系的体会

    目的:分析总结搞好护患关系的技巧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探讨沟通方式对改善护患关系的作用,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合理应用沟通技巧,运用倾听技巧,加强护患关系.结果:努力营造护患氛围,带给患者关怀与温暖,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结论:沟通技巧及各种护理手段应用于临床,可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汪金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治疗骨近端骨折56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锁定钢板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至2010年期间骨近端骨折患者56例,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根据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析锁定钢板治疗不同类型的骨近端骨折的有效率.结果: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优良率为90.48%,显著高于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优良率(75.00%)和治疗桡骨近端骨折的优良率(78.95%)(p<0.05).结论:锁定钢板应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疗效佳,可大量应用于临床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作者:郑振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63例临床诊治疗效观察

    应用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治疗Ⅱ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Ⅱ型糖尿病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从而降低HbA1c的作用,且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

    作者:王翠英;张睿;沃胜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高血糖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目的:对高血糖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临床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这三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患者的血糖水平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46例,全部为高血糖患者;B组患者40例,全部为血糖正常患者,对两组患者脑梗死预后进行比较观察,对高血糖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准确评价.结果:A组患者的病情加重率较B组明显高出很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与B组比较明显低很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症会对急性脑梗死的预后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会使疗效降低,加重率增大,在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刘晓;侯晓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通督强脊手法结合颈椎牵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通督强脊手法结合颈椎牵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以检验通督强脊手法对侧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各93例例;因未能完成牵引疗程,对照组有5例剔除,治疗组4例剔除,故可评价的患者177例,其中对照组88例,治疗组89例,治疗组采用通督强脊手法结合床边颈椎牵引,对照组采用床边牵引治疗,根据<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进行治疗后的疗效评定,并运用颈椎多功能测试训练系统(MCU)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颈椎活动度以及颈椎活动的大肌力.结果:①两组患者疗效进行Ridit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体R值的95%Cl无重叠,R治疗0.05;左右侧屈和右旋转活动度有改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方向活动度都有改善,P<0.05.两种疗法对患者右侧屈活动度改善无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前屈、后伸、左侧屈、左右旋转的活动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患者左右侧屈和右旋转的大肌力有提高,P<0.05;而颈椎前屈、后伸和左旋转的大肌力无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颈椎方向活动大肌力有改善,P<0.05.两组患者颈椎右侧屈活动大肌力改善无差别P>0.05;其它活动大肌力改善有差别,P<0.05.两组患者右侧屈大肌力改善无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前屈、后伸、左侧屈、左右旋转的大肌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强脊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单纯颈椎牵引好,表明通督强脊手法治疗侧方型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王诗忠;林建平;郑其开;林汉凌;陈少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气管插管意外脱管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1]降低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科78例术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CQI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后气管插管意外脱落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分析患者脱管的因素、制定质量改进流程、实施流程,评价.结果:通过该流程的实施,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意外脱管的防范意识明显增强,气管插管固定技巧,以及与患者沟通技巧明显提高,意外脱管明显减少.结论:我科对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实施CQI后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率明显下降,提示CQI有助于减少意外脱管,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魏润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料组50例,观察组采用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疼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威平;旷道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抚触是否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选择108例足月顺产出生的满24小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抚触组,连续7天进行新生儿抚触,10分钟/次,2次/日,分别测量、记录两组经皮测黄疸指数,并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抚触组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抚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抚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旺辉;陈飞;李俊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骨折诊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当今,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的骨折越来越多见,同时医疗环境的改变,医疗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影响等,在老年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的重视和反思.现就本人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结合文献资料,探讨如下.

    作者:李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黄连素灌肠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就黄连素灌肠对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将在我科治疗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前者用静点甲硝唑治疗200-400 mg,3次/d,后者在静点甲硝唑的基础上加用黄连素保留灌肠3次/d,1周为1疗程.比较治疗.结果:观察组17人明显有效,6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10人明显有效,5人有效,10人无效.结论:黄连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效果明显.

    作者:毕天虹;燕飞;徐玲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进行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分为2组:干预组25例,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和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共4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干预组有1例发生1次低血糖反应,对照组3例发生低血糖反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综合治疗,能更好地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减少及推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武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