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兰
目的:探究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0年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护理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护理观察组采用了全方位地白内障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了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护理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心理情况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全方位的护理方式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恢复十分有效.
作者:杨雪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都属重型颅脑损伤,昏迷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处于逐渐加重状态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重型颅脑损伤易并发呼吸道感染症状,为减少患者有并发症的发生,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手术.本人对我科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集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并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防范措施.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Thera-Band渐进式阻力弹力训练带是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手段,简单易行,通过弹力带训练,加快患者的治疗进度,减轻患者疼痛,更快恢复患部韧带、肌腱、关节力量.使患部功能活动尽快恢复正常,加强了患者治疗时的信心,是一种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
作者:杜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心理护理、皮肤准备、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移植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获得3个月至7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6±1.2)年.其中42例患者经治疗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96.00%;6例患者于术后3~7天时出现静脉血管危象,占4.00%,其中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3例完全坏死.结论:心理护理、皮肤准备、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的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预防感染等协同增效的作用,有助于移植皮瓣的成活.
作者:谭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种中医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名患者随机分成针刺推拿联合组 (简称针推组)、单纯针刺组(简称针组)及单纯推拿组(简称推组),观察三组疗效、外周血TNF-α水平变化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过三周治疗后,针推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与针组、推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且针推组LDH患者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针组和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使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文锋;陈秀玲;邬淼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的计划生育的职能转换,优质服务已开始占据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如何全面深入的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促进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爱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宫颈炎症患者一般表现及心理状态,找到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方法:对来院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260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结果:宫颈炎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正常情况下,宫颈具有多种防御功能,但宫颈易受分娩、宫腔操作的损伤,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较薄,抗感染能力较差,从而引起感染,且由于宫颈管黏膜皱襞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将病原体完全清除,而导致慢性宫颈炎症,260例患者215例完全康复,其余患者均有明显程度的减轻.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宫颈损伤患者至关重要,应有效实施.
作者:王红秋;韩英杰;张嘉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疼痛是手术后患者共有的症状,是机体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里反应,是引起机体防御和保护的生理机制.据报道有50%以上的病人术后72小时仍疼痛不止[1].随着对疼痛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术后疼痛的产生机制和处理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被日益受到重视.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所以我们对骨科手术后的患者,加强了心里护理,同时术后及时应用镇痛剂或硬膜外镇痛泵.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外科患者手术后便秘的原因,并对其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近年来行外科手术患者病历,研究患者便秘的原因,以我院自2008年起加强护理干预为分界点,之前的为对照组,之后的为实验组,分析护理干预的作用;结果:外科患者手术后出现便秘的原因在于滞血瘀,腑气不通、气阴两虚,水不行舟以及其他因素,在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能有效的减少患者便秘的情况;结论:外科患者手术后容易影响气血,进而影响到排便,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经研究发现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术后便秘情况.
作者:李彦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脐带绕颈产前诊断率的提高,以及人们对胎儿的重视性,脐带绕颈导致的剖宫产率明显上升.为了探讨脐带绕颈的正确分娩方式,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我们对230例脐带绕颈进行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重视护理质量内涵管理并贯穿于质量管理过程的始终,坚持宏观管理与微观质量控制相结合,医院领导为医院质量做决策,护理部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的职能作用,各临床护理单元把好质量管理第一线.注重护士自我质量控制能力的培养,垂直控制与横向控制相结合,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提高.
作者:杨延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平均疗程69d,临床愈合38例,占95.0%,延迟愈合2例,占5.0%.对照组40例患者平均疗程85d,临床愈合33例,占82.5%,延迟愈合7例,占1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以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减少治疗时间.
作者:胡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效果.方法:对32例小儿脑瘫流涎症患儿进行行为干预,口腔运动训练,针刺及中药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经2-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结论:综合治疗是小儿脑瘫流涎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医疗实践过程中有关伦理问题.方法:综合分析急救人员在院外实施急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伦理困惑和难题.结果:院前急救人员遇到的伦理问题主要来自社会制度、价值观念以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患者对医疗行为的不理解等.结论:构建和谐的院前急救医患关系,需要社会、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多方的努力与配合.
作者:何兰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中风患者通过电刺激健患侧肢体感觉刺激的对比,和强制性训练对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存在偏身感觉障碍患者40例,排除意识丧失和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康复组给予强制性训练和电刺激;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四肢感觉评定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在21天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健患侧肢体和强制性训练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偏身感觉障碍,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文兵;杨敏;王丹;梁景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也处在前所未有的阶段,医院的档案管理也面临新的问题.档案管理是推动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的动力所在,医院的内涵建设工作也要在档案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的.本文就医院档案和医院内涵建设的相互促进进行探讨.
作者:刘家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致死性骨发育不良发生率约1/5000~1/11000,较常见的有致死性侏儒、软骨发育不全、成骨不全II型等,其中致死性侏儒(TD)是常见的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约1/6000~1/17000,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此病预后极差,常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呼吸窘迫死亡.超声检查是诊断此病的首选方法,早发现早处理,提高优生优育.
作者:伍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s,CP)是以排尿刺激症状和膀胱生殖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很高,约30%~50%.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及临床重视不够,因此,慢性前列腺炎仍是难治性疾病.近年来国内慢性前列腺炎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将对其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阐述.
作者:陈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心肌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致使心肌氧等物质供应不足和代谢产物清除减少的临床状态.其可由冠心病和非冠心病所致.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缺血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作者:陈春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高质量的药房药品盘点工作是促进医院药品供应科学有序、日常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因此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各大医院药房药品盘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科学应对策略探讨,对促进医院开展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江灵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