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梅
高质量的药房药品盘点工作是促进医院药品供应科学有序、日常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因此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各大医院药房药品盘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科学应对策略探讨,对促进医院开展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江灵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0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每餐前后及睡前采用淡盐水含潄;观察组:在治疗开始1~2周每餐前后及睡前用碳酸氢钠含漱液含潄,放疗第3周开始每餐前及睡前用复方利多卡因含漱液含潄,餐后用碳酸氢钠含漱液含潄.观察2组病人同步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的反应、真菌感染、抗生素应用及体重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III度、IV度口腔黏膜反应、真菌感染、抗生素应用及体重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碳酸氢钠联合复方利多卡因含潄液含潄能减轻病人放化疗致口腔黏膜的反应,减少真菌感染,且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龙碧霄;高健全;韦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神经显微外科技术对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脑胶质瘤患者行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2例中行肿瘤全切除术52例,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术27例,部分切除术3例.总有效率93.9%.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平均时间为12.8月,恢复正常工作及生活41例(50%),具务生活自理能力为20.7%,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为12 2%,复发率为17.1%.结论:采用神经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脑胶质瘤,成功率高、脑组织损伤小、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艾山·吐尼亚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82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自拟排石汤,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排石颗粒,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丰志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童腹泻标本中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药敏试验除呋喃妥因和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率外其余抗生素的敏感率都很低.结论:肠球菌已成为儿童腹泻的主要致病菌.
作者:李霞;李鸥;张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用Graf检查法常规超声检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儿保体检时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176例婴儿,根据Graf检查法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的情况.结果:经常规超声诊断,在176例疑似病例中162例为发育正常婴儿,12例为发育不成熟型(Ⅱa型和Ⅱb型),占6.82%,2例为病理型(ⅡC型,Ⅲ型,Ⅳ型及D型),占1.14%.结论:早期对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儿童常根据Graf超声检查法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能有效降低晚期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发生率,是一种切实有效、可信赖的检查方法.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0.125-0.25mg qd,卡托普利12.5mg tid,螺内酯20mg tid,氢氯噻嗪25mg tid,阿司匹林100 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 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2粒tid,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传统胃管固定方法与新固定方法的效果,选择适合老年长期留置胃管患者的方法.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5月在我科住院,需要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种固定方法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情况,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意外脱管率,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的固定方法胃管固定效果优于传统固定法,且操作简单方便,适合老年长期留置胃管患者院内及家庭使用.
作者:农冬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呼吸困难是指病人呼吸时自觉空气不足或呼吸急促,并表现为呼吸费力,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以增加通气量,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发生异常,严重时出现鼻翼扇动、紫绀、张口抬肩,甚至端坐呼吸.我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老年呼吸困难患者40例,现将观察与护理回顾总结.
作者:王兴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FFFF 对本2002-2010年度普外科592例住院手术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患者中共发生伤口感染37例,感染率为6.25%.高龄、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手术相关因素(如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二,三类手术切口)、术前术中未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循环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耐药菌株感染与伤口感染有明确关系.
作者:刘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索中风患者通过电刺激健患侧肢体感觉刺激的对比,和强制性训练对患侧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存在偏身感觉障碍患者40例,排除意识丧失和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康复组给予强制性训练和电刺激;对照组给予一般康复训练,采用Fugl-Meyer四肢感觉评定进行比较.结果:康复组在21天治疗后,感觉功能评分、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频电刺激健患侧肢体和强制性训练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偏身感觉障碍,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文兵;杨敏;王丹;梁景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处理进行探讨.结果:62例患者宫腔镜手术均一次成功,术中出血少,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5-24个月,无1例复发,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周期无明显改变.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非常准确,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好方法.
作者:施桂玲;黄爱民;梁月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胆囊切除已占我院腹部外科手术的首位.随着胆囊切除手术的普遍开展,胆道损伤时有发生.由于胆囊切除所致的胆道损伤发生率约为0.1%~0.4%.我们20多年所见胆道损伤52例中,90%以上与单纯胆囊切除有关.胆囊切除术发生胆道损伤的原因,除术者粗心或经验不足之外,主要与胆囊三角区炎症、水肿、粘连、解剖不清或胆道畸形变异等病理因素有关.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病人的病情病理不一,手术的难易程度和技术要求各不相同.它既是目前普遍开展的常规手术,又是充满着潜在危险的复杂手术.
作者:乔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500毫升以上者.大多数发生于产后24小时内,是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徐丽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FD患者400例随机均分成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的治疗采用中医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两组患者采用上述治疗方法28天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比对照组患者的的总疗效及腹胀、腹痛、嗳气等症状的疗效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比西药治疗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谢世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住院剖宫产的足月孕产妇随机分为2组,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加催产素组.对两组术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米索前列醇加催产素组术中、术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作者:柯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各种深静脉导管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可以说与生命紧密相连.然而,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日益突出,其中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占据重要地位,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又称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在美国,每年院内血液感染约超过20万例,其中90%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在重症监护(ICU)中,中心静脉插管者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液感染高出20~30倍.对于CRBSI治疗及预防,目前包括拔除导管、全身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肝素混合液封管等,本文就目前使用抗生素封管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治疗的方法、护理及治疗效果作一论述.
作者:汪江;胡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方法:选取甘泉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4月至12 月中旬收治的具有明显牙科畏惧症特征的口腔修复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并用牙科焦虑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牙科焦虑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而治疗后干预组牙科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 0.01).结论:在现代口腔科临床医学中,医师应在具备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心理服务意识,尽量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或不良情绪,以达到临床修复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效果.方法:对32例小儿脑瘫流涎症患儿进行行为干预,口腔运动训练,针刺及中药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经2-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结论:综合治疗是小儿脑瘫流涎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利尿剂、吗啡、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不进行正压通气.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治疗前后 脑钠肽前体水平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布力克木·热合曼;海力千木·尼牙孜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