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河
目的:探讨美洛昔康针剂在骨科术后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0例,采用美洛昔康针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80例,VAS用药前术后1h平均评分为8.2,用药后VAS各时间点平均评分分别为7.7、7.0、6.7、5.4、7.1、2.5.与基线值VAS评分比较,采用美洛昔康针剂治疗后VAS各时间点平分明显下降,效果满意,大手术平均评分为9.2,中手术为8.3,小手术为8.1,显示各手术采用本针剂治疗后效果均良好.结论:应用美洛昔康针剂可明显减轻骨科术后疼痛,特别是小手术对组织损伤较少的疼痛,使康复时间明显缩短,但患者为大手术情况时,可加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进行补充起到镇痛作用.
作者:黄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10年8月南通市文峰街道社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降糖治疗及就诊时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咨询、上门服务多种方式进行社区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用药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糖尿病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社区干预1年后观察组知晓率80.00%、服药依从性87.50%高与对照组的45.00%、50.00%;空腹血糖(6.56±0.45)mmol/L、餐后2h血糖(8.12±0.45)mmol/L、及并发症12.50%发低于对照组的(7.02±0.74)mmol/L、(9.23±0.65)mmol/L、30.00%(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社区糖尿病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亦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8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术后分成观察组(综合功能康复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2例.观察两种治疗前后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功能康复组总有效率达90%,常规治疗组为35.71%,但治疗组关节功能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全方面多手段的功能康复对于踝关节骨折能明显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有效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卓华;陈翠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34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配合相应的饮食,运动和心理调理,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方剂治疗.结果: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有显著性改善(均P<0.01),治疗后,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中西药结合为基本理念的治疗方法是可行的,对于提高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和应用.
作者:刘文坚;周敬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3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良肢位摆放及护理,患者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而且肢体运动未形成异常模式,为后期康复创下较好的基础.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的良肢位摆放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马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42例社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21例.常规组按门诊医嘱自行服药,监测血压、血糖,试验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2组护理干预3个月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及血糖、餐后2h空腹血糖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空腹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护理干预3个月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餐后2h空腹血糖控制较常规组好,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糖、血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作者:邵仁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青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唑啉治疗,观察组采用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0%与对照组的92.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4.5±0.3d与对照组的4.3±0.4d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与头孢唑林相当,可能与未滥用抗生素有关.
作者:许海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对比利普刀与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86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利普刀治疗)和对照组(微波治疗)各43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1±2.4)min,术中出血量为(10.4±2.0)ml,显效27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7.3±2.4)min,术中出血量为(20.3±20.2)ml,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普刀治疗宫颈炎疗效确切,明显优于传统微波治疗,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安全可行,可术中同时提供完整病理标本,有效防止宫颈癌的漏诊、误诊,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艳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使用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肠道线虫感染的患者27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中包括钩虫感染、蛔虫感染、鞭虫感染、蛲虫感染.270例患者均给予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比较治疗后感染转阴情况,以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我院的治疗,钩虫感染68例,转阴47例;蛔虫感染65例,转阴65例;鞭虫感染64例,转阴28例;蛲虫感染73例,转阴72例.270例患者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例,为短暂性腹痛.结论:使用甲苯咪唑咀嚼片治疗肠道线虫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规范化心理支持是指在心理理论的指导下,对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性预期目标的变化;围手术期是指患者在入院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段相连续的时间.为了测定规范化心理支持对围手术期麻醉患者的影响程度,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作者:亢忠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士职业认同在护理人才素质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结合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了当前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在护士个人、医院以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从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工作环境、护士收入满意度以及从护士个人思想等多方面的相关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护士职业认同的水平以及保持临床护士健康的心理.
作者:张学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百草枯又称敌草快,为联吡啶杂环化合物,属接触灭生性除草剂,接触土壤后迅速灭活,是目前使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百草枯对人类的毒性较高,中毒途径多为口服,至今无特效解毒剂,现有的治疗方法效果多不理想,病死率高.百草枯中毒后对人体造成以肺损伤为主的多器官功能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的表现有3个阶段[1]:消化道的腐蚀损伤;心、肝、肾、骨骼肌等受损;肺纤维化或肺间质病变,严重影响气体交换,机体缺氧.口服致死量抢救成功病例较少,给社会和家人造成极大危害.为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必须在早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减少毒物的吸收,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我科对收治的1例中毒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和精心的护理,同时配合血液净化治疗得到满意效果,现将救治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60例分别采用不同康复治疗方法的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患者,治疗前后按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前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与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关节功能改善更显著(P<0.0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踝关节骨折并脱位术后采取综合康复能明显促进踝关节骨折后期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有效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
作者:詹朝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日益广泛,但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耐药菌株增多以及医药费用加重等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我院自2008年起,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应用由各外科不规范、部分执行转为全外科规范执行.手术室通过加强手术室护士相关知识学习、加强与病区护士和病人及麻醉师的沟通、加强病情观察、加强护士管理等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手术室护士对患者术前预防性抗菌素的使用的管理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徐卫英;敖惠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医疗纠纷投诉多,应急事件频繁,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现对其护理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护理对策.目的,增强护患纠纷防范意识,杜绝差错事故,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性湿疹是一种瘙痒难忍,影响生活和健康的皮肤病.我院自 2008 年来采用自制清利湿热,杀虫止痒,祛瘀解毒的中药汤剂对36例急性湿疹患者进行湿敷治疗,并结合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和皮肤护理,有效率达91.6%.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郑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融合现代生命科学与多学科理论研究手段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为医药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各类生物技术分支理论及方法在中医药学研究领域的交互应用备受关注.本文系统地综述现了中医药与其他学科交融发展历程,进而引述现代生物技术在中医药发展中的应用和挑战,力求原汁原味地归纳各种学术观点并提出见解.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研究.
作者:王可炜;羊芳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检验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医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
作者:俞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围产儿的影响,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对近两年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羊水过少病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00例正常羊水量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产儿情况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7分)及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82.0% )明显高于对照组(47.1% ).结论:羊水过少对围产儿影响很大,要加强产前检查,一经确诊,要严密监测胎心及羊水变化,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作者:张晓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皮肤科常见病包括:急慢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化妆品皮炎(颜面再发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均伴有轻重不一的瘙痒症状,并有愈后易复发,阶段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影响病人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
作者:仲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