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琍礼
目的:分析老年空巢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提高老年空巢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自行制定调查表,调查空巢老人高血压患者在心理、饮食、用药、及预防方面的认知程度.分析原因对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提高对高血压疾病的正确认知.结果:患者认知程度提高,能正确对待高血压疾病,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根据患者的特点,给予正确、规范的护理指导,能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小儿麻醉苏醒期是患儿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本文简要分析了我院26例麻醉苏醒期患儿的临床资料,详细探讨了患儿在麻醉苏醒期的观察以及护理对策.
作者:陈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硬膜外分娩镇痛在欧美很多国家已开展得非常普遍,成熟的分娩镇痛技术在国内三甲医院中也被广泛应用,但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并不甚理想,笔者就基层医院如何在安全、有效兼顾经济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分娩镇痛技术有如下体会:
作者:唐春蓉;曾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2011年2月发生液化时所进行的防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2年3月-2010年3月发生腹部切口脂肪液化64例,经给予切口换药引流,局部高糖外敷等处理均愈合,未发生感染.2010年3月-2011年2月共行108例腹部手术,均进行早期干预局部处理等积极防治后,未发生过切口脂肪液化.结论:采用加强营养,防止咳嗽,改善全身状况,局部加包扎,术中轻柔,细致操作,彻底冲洗伤口,加强术后护理等措施,明显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
作者:陈良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6例儿童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采用了手法复位、经皮可吸收钉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优13例、良3例、差0例,所有患儿均能参加正常的文体活动.结论:可吸收钉固定法进行治疗儿童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良好的治疗术式.
作者:韩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贲门癌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老年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营养支持、加强基础护理,术后给予心理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引流通畅有效、营养支持等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做好老年贲门癌食管癌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尤华琴;张延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索早期教育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患儿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早期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教育在脑瘫患儿的康复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金红;王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白含量(MCH)及红细胞脆性试验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420例婚检人群,分别进行婚前地贫筛查,观察其筛查结果.结果:三种红细胞检测指标中以MCH试验的灵敏度高,红细胞脆性试验的特异性高(X2=160.93,153.6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白含量(MCH)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灵敏度高,红细胞脆性试验的特异性高,MCV或MCH联合红细胞脆性试验能有效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疗卫生单位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主要来源,对于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人事管理优化配置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找到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法,有利于优化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竞争力.
作者: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引起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1年10月50例溃疡复发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同期溃疡无复发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消化性溃疡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水杨酸类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情况、治疗依从性、溃疡类型、情绪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缺少42.00%、存在不良生活方式36.00%、水杨酸类药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情况18.00%、治疗不依从48.00%、情绪紧张26.00%高于对照组的22.00%、14.00%、24.00%、8.00%P<0.05),是溃疡复发相关因素.两组年龄(43.43±11.56)岁VS (44.25±12.08)、男性44.00%VS46.00%及溃疡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多种因素有关,是一种或多种因素作用于溃疡发生的不同机制,应针对每一位患者寻找出其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致病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阻止溃疡复发.
作者:闻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方法.方法:将神经外科患者按导尿管管理路径进行导尿管护理(实验组),观察其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并与前期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神经外科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为3.49‰,明显低于对照组7.28‰.结论:按导尿管管理路径进行神经外科导尿管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减少病人的痛苦.
作者:沈月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加强骨伤患者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通过目标性监测,落实防控措施等来干预感染发生.结果:通过采取预防措施,以及对感染进行干预,课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结论:进行感染干预是加强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的可靠保证.
作者:裴卫国;杨喆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悬吊运动治疗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有运动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进行PT、电疗、针灸等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悬吊运动(SET)治疗,治疗均为每日1次,每次60分钟,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以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的评分(GMF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GMF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配合悬吊运动治疗对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改善较常规的康复方法疗效明显.
作者:孔勉;董小丽;曾敏;魏虹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对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寻求佳的治疗方法用于临床推广;方法:对我院外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治疗的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8例,一组患者使用微创手术结合克氏针固定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一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康复时间等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为93.8%,较对照组87.5%的有效率有明显优势,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康复时间等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微创手术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预后良好、治疗时间短、出血量小及康复快等优点,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报道我院中医科用自拟方制成洗剂外洗治疗外感发热证,该药退热效果好、改善症状快、且未发现毒副作用,是治疗外感发热(表热证)的理想药物.其使用方便,经济实惠,疗效确切,可作家庭常备应急药.
作者:谭淑华;谭大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急诊科是医院的重要服务窗口,医疗纠纷投诉多,应急事件频繁,容易发生差错事故.现对其护理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护理对策.目的,增强护患纠纷防范意识,杜绝差错事故,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包括饮食护理、血糖检测、创伤面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与护理措施,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98例患者中,痊愈68例,占69.4%,显效29例,占29.6%,有效1例,占1.0%,总有效率100%,无截肢或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施国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优越性.方法:182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02例采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根据病灶部位、大小、是否破裂、有无生育要求等决定手术方式.开腹组8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按常规开腹行输卵管切除术或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结果:腹腔镜组1例因腹腔粘连严重中转开腹,余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肛门排气时间早、抗生素使用时间短、留置尿管时间短、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天数短、恢复快,可作为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方式.
作者:濮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患病率高达20%-40%,其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发病机制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障碍以及胃肠激素异常、内脏感觉过敏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西医对FD的治疗尚无特异的手段,多使用促胃动力药[1]对症处理,目的在于缓解或消除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针灸治疗FD近年来报道较多,且有其独特的优势,现就该病的发病机理及针灸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谢辉;罗晓婷;刘兆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间歇性巩固治疗对防治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持续治疗6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间歇性巩固治疗半年,随访1年复查两组治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半年后溃疡复发率为8.24%,一年后为12.79;对照组半年后溃疡复发率为15.76%,一年后为76%.讨论:间歇性巩固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溃疡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娅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