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工作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张富玉;王云华

关键词:沟通技巧, 护理程序, 健康教育
摘要:人们都知道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但普遍忽视了它对医院感染方面的不利影响.如细菌的耐药性迅速出现;药物引起的各种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二重感染等.其重要原因是广泛使用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晚期癌症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对晚期癌症病人的护理.方法应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血管护理等多方位护理.结果多数病人从身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结论晚期癌症病人能从各方面得到有效的护理,不仅有利于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延长了生命.

    作者:王丽莉;刘美芹;邢金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甲泼尼龙治疗别嘌呤醇过敏致重症药疹的护理体会

    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别嘌呤醇过敏所致的重症药疹,通过对症治疗、观察和护理,成功地治愈8例重症药疹.由此可见,周密的观察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李晓晖;练贤惠;蔡根科;陈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以ISO 9001:2000为标准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护理服务是医院整个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护理部积极参与了我院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并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设立内审员(包括内审员资格认证、培训及履行职责);编写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表格);全员培训(包括知识培训和岗位培训);按标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等.评估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主要从患者满意度、体系过程与护理服务的测量和监控、内部审核与外部检查、不合格控制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体会是: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保证了病患的利益,并对护理工作起到了规范、指导的作用.

    作者:叶如美;周俭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对173名护理人员疼痛评估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部分护理人员对疼痛评估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用自制的疼痛评估认知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护理人员对疼痛评估知识知之甚少,临床上不能应用.结论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疼痛评估的专业培训,并逐步将疼痛评估应用于临床,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作者:汪琪;陈晓蓉;唐春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友病患者混合痔术后大出血一例的护理

    患者,男,48岁,6年前出现大便带血,色鲜红,附于粪表面,无疼痛,近2~3年来出血增多,伴便后肿物脱出.于2001年8月诊断为混合痔、内痔.术前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局麻下行混合痔剥离术、内痔结扎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 h,大便后出血约500 ml,行出血点结扎术后,呈间歇性出血.经再询问,承认其兄有创口出血难止血的症状,但未经医院检查和诊断.实验室报告:凝血酶原时间11.8 s(正常参考值11.2~13.6 s)、APTT比值1.35(正常参考值0.80~1.20)、Ⅸ因子活性5.0%(正常参考值68.0%~128.0%),以混合痔术后大出血、B型血友病收住院.经过抗炎、补液、输注冻干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治疗及护理,创面完全愈合、出院.

    作者:曾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7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心理需求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7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64.5岁.他们有以下的心理状态:(1)希望有良好的治疗环境(85%);(2)对病情猜疑(100%);(3)担心医疗费用(87%);(4)担心手术是否成功(100%);(5)希望有良好的护理.护理措施有:介绍病区环境,与病人交流,节约医疗费用,向病人讲解医疗知识,与家庭沟通.结果全部病人治疗效果好,术后3~24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心理需求分析和相应的护理对策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护理工作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

    人们都知道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力武器,但普遍忽视了它对医院感染方面的不利影响.如细菌的耐药性迅速出现;药物引起的各种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二重感染等.其重要原因是广泛使用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

    作者:张富玉;王云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气囊式一次性灌肠器的研制与应用

    灌肠是外科大、中手术病人术前的常规准备措施,传统的灌肠器有许多自身缺陷和功能的不足,给医患在治疗过程中带来诸多不便.我科于1999年1月~2001年10月自行成功研制出一种气囊式一次性灌肠器,其具有多重功效,显著地提高了治疗效果,方便了护理工作,简化了操作过程,避免了并发症.经临床应用28例后,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文清;张美霞;周怡;胡江;李明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护理

    总结我院2001年2~4月126例小儿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的护理体会.小儿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是通过腹壁三个小孔在腹腔镜下完成阑尾切除术.手术安全、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减轻了患儿的疼痛,缩短了住院天数,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

    作者:李卫华;马莎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试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与患者的心理反应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因素在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健康的情绪有利于保健和疾病的恢复,而消极的情绪则影响疾病的治愈.因此,从行为管理学角度探讨服务态度与患者的心理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中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食管癌术后发生ARDS 12例进行分析.结果 ARDS在术后1~4d内均有发生.死亡2例(16.7%).结论术后要加强病情观察,能及时发现ARDS的发生,而对ARDS首先采取改善通气、换气功能,及时给予吸氧、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合理的输液、适量的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纠正酸碱失调等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并强调术前做好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可以预防ARDS的发生.

    作者:张宏艳;张红;姜桂英;王兴菊;关红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氩气束凝血器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近年来,以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为特点的腹腔镜手术已越来越多地被患者所接受.以往在此类手术中,创面弥漫性渗血的止血问题较为棘手,往往需要中转剖腹手术.自从氩气束凝血器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后(以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子宫肌瘤摘除及卵巢囊肿剜出术为主),这一问题得到了较为理想的解决.在使用过程中,腹内压均有急骤升高而引起患者的心率、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由于发现及时、处理迅速而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吴曼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小儿腭裂修复术异丙酚麻醉的手术配合

    总结我院4年来130例腭裂患儿用异丙酚麻醉的手术配合,认为适宜的环境准备、正确的体位摆放、细心的麻醉配合以及敏捷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熟悉和掌握小儿的生理、病理和组织学特点、小儿麻醉特点、异丙酚的药物特点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是保证患儿生命安全的重要条件.

    作者:高永桂;王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愈62例,转院和自动出院4例.护理工作强调临床观察,包括通过全身症状、呕血、便血性质、生命体征、液体排出量估计失血量,休克程度、补液量和补血量;观察体温变化估计是否合并感染;做好抢救护理的准备工作和出血性护理,重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有无再出血,加强健康指导.

    作者:李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专科技能护理训练教学改革的探讨

    为探讨在规范化培训阶段,对新护士进行专科技能护理训练,以呼吸内科、手术室、骨科为试点,根据不同的专科护理特点,采取目标岗位化培训、建立护理操作流程、制定统一规范的操作考核标准,改变传统的临床实践经验式传授的教学方法,大胆探索合理科学的临床教学模式.缩短了培训周期,加快了护理人员的培养历程,在实践中补充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张晓萍;童志丹;卢根娣;刘若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护理误区引发差错事故的原因与防范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经验丰富的护士步入误区引发差错事故.原因有盲目的经验主义产生的主观武断;心理上的耐受产生无意注意的心理状态;医护耦合性失当.防范策略应消除盲目的经验主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明确护士职责范围并不跨越,以及加强学习,坚持理论指导实践.

    作者:丁莉;苗京亚;吕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

    目的探讨促进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乳头凹陷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产妇用自制吸奶器抽吸乳头,对照组100例的婴儿单纯吸吮.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h开始泌乳例数及母乳喂养容易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头凹陷产妇进行帮助指导,能有效降低其哺乳的难度,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马恒珍;王曦侠;于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多功能脊柱手术台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由于骨科手术的部位特别,术前往往准备比较复杂,病人所需安置的体位特殊,要求较高.因此,给手术室护士增加了繁多的工作量,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多功能脊柱手术台,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东华;易秀兰;汪友兰;邹芳铭;张凤兰;汪丽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血液病科各种细菌学检查标本采集时应注意的问题

    各种细菌学检查是查找引起感染病原菌的常用方法,并根据其培养结果,指导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血液病科常见病主要为:各种恶性血液病和贫血(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由于各种原因使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机体免疫功能障碍,极易引起不同部位的感染.为此,各种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是血液病科护理工作较为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笔者在护理实践中对遇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分析和总结如下.

    作者:孟丽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

    5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年龄61~84岁,行股骨头置换术.通过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控制了入院时原有的合并症,除2例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术后肺部感染加重外,未出现新的并发症,术后髋腿早期功能锻炼,手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张秀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主管: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主办:中华国际医学协会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