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香梅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4例,确定为HP阳性,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痊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相比,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阳性率为40.43%,对照组为55.32%,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讨论:四联疗法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明显提高了总有效率,痊愈率也明显增加,疗效更好,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少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西药对症处理基础上,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灯盏花素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应用)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各71例,两组于治疗15天后观察患者的疗效、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言语障碍和肢体瘫痪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疗效显著.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参考使用.
作者:陈智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190mmHg,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和观察组(非洛地平),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已经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过非洛地平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患者经过硝苯地平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洛地平具有高选择性,起效平稳,吸收的好,利用度高,降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黄益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为了更多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通过与传统的护理观念相比较,笔者认为缩短术前禁食时间、防治术后低温及高血压、尽早给予半卧位、有效控制术后疼痛能促进全麻腹部手术后病人的康复.
作者:杨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简称膝KOA),多发于中老年人,是骨科常见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我们自2008年06月~2010年12月应用梅花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轶强;刘志坤;吴竹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保障患者护理的安全,本文认真总结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影响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常见的护理隐患,提高护理工作的高效优质进行.
作者:徐媛媛;张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分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一般保守干预联合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及一般的保守干预治疗,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 JOA 下腰痛疾患疗效评分法,观察两组患者经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疗效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设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来评估其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美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都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使用保妇康凝胶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肯定,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护理风险的发生难以避免,只有强化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提高护士自身能力与责任心,将熟练的护理技术和适宜的心理护理相结合,才可有效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避免急诊护理中的医患纠纷风险.
作者:李新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强对抗生素的认识,预防抗生素的不合理利用,提高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分析及讨论:对抗生素几种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结论: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全面掌握其引起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来选择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的.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作为一种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叶酸在人体生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血红蛋白、DNA、蛋白质的合成,还是人体的生化代谢过程,都离不开叶酸的生理作用,叶酸的缺乏其直接可能导致细胞的增殖与分裂.一直以来,在叶酸增补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实际性问题,直接影响了叶酸的发放率,叶酸服用知识知晓率及叶酸服用依从率.本文中笔者就当前我国农村叶酸增补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就叶酸服用目标人群渠道掌握、叶酸增补问题出现原因和相关解决对策进行研究.
作者:平正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有关,血清黏附分子和CRP表达水平越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就越明显和严重.我们认为sICAM-1、sVCAM-1和CRP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急性期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之一,检测sICAM-1、sVCAM-1和CRP可为我们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急性期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作者:宋新民;周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灌肠治疗急性菌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92例急性菌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静滴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用左氧氟沙星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粪常规.结果:对照组治愈26例,治愈率55.5%,起效时间3±0.5天;治疗组治愈44例,治愈率96%,起效时间为1±0.5天.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左氧氟沙星灌肠治疗急性菌痢较静滴用药有显著效果,能迅速改善症状,达到彻底治愈,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杨红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主动运动联合理疗与单纯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期间长沙市第四医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50例,我们给予主动运动联合理疗,对照组50例,我们给予单纯理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运动联合理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确切,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钟庆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推拿治疗颈椎病的效果,以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更好的康复.方法:选取84例颈椎病患者且给予系统性的推拿治疗方法,同时对所有患者颈椎功能、健康状况进行观察与评估,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相比p<0.05,健康状况评定相比p<0.05.结论:推拿治疗颈椎病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及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甘史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我院近年收治进行手术治疗的8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85例患者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过前、后路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4年,按照JOA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优44例(51.8%),良20例(23.5%),可18例(21.2%),差3例(3.5%),优良率75.3%,有效率96.5%.结论:手术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根据脊髓压迫的来源、节段以及压迫程度选择适当的入路及术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赵国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担负着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的医疗任务,是乡镇卫生医疗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我国的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队伍属于有中国特色的乡镇医生队伍,是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民的健康保护着,所以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加大对其管理和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培训[1],才能跟上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切实保障农民享受到较高级医疗服务的权利.
作者:谢政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消化疾病病人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影响.方法:消化疾病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都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的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康复护理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明显好于对照组(8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疼痛、嗳气、烧心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消化疾病病人药物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缓解临床主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农佩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A153、CA125、CEA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34例乳腺癌患者、19例乳腺良性病变者、15例健康人的血清中CA153、CA125、CEA含量,并分析阳性检出率和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乳腺癌患者3 种肿瘤标志物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乳腺良性肿瘤组(P<0.01).3 项标志物不同组合对不同分期乳腺癌检出的敏感性均高于单项标志物.其中CEA+ CA199+ CA153 组合的检出敏感性较其他组合均高,特别是对早期患者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CEA+ CA199+ CA153 联合检测能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路文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对比山莨菪碱静脉与肌肉注射治疗肠痉挛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186例肠痉挛的患者,均给予山莨菪碱解痉,其中148例普通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静脉滴注)和对照组(肌肉注射)各74例,其中38例剧烈绞痛的患者,设为观察组B(肌肉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比较观察组A、B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A显效39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2%;观察组B显效3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21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67.7%;观察组A与对照组效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滴注山莨菪碱治疗肠痉挛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肌肉注射治疗,对于剧烈绞痛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联合肌肉注射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郁昊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