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联疗法治疗114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郑少武

关键词:四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 胃溃疡,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4例,确定为HP阳性,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四联疗法与三联疗法,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痊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74%,与对照组相比,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阳性率为40.43%,对照组为55.32%,观察组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讨论:四联疗法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明显提高了总有效率,痊愈率也明显增加,疗效更好,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益妇止血丸联合消炎痛治疗宫内节育器术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寻找降低宫内节育器副反应,提高宫内节育器的续用率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放置宫内节育器出血的病例5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70例,一组采用单纯的西药(安络血、消炎痛等),一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益妇止血丸、消炎痛),观察用药后的出血情况,续用率等,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妇止血丸联合消炎痛治疗宫内节育器术后出血效果明显,可提高宫内节育器的续用率.

    作者:王秀丽;刘淑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股骨颈干角的大小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股骨颈干角的大小与股骨颈骨折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预防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方法:收集35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X线前后位平片,测量其颈干角的大小,并按颈干角度数从小到大分2组,统计每组的患者例.结果:2组的病例从小到大依次分为110°~125°为29例,126°~140°为6例.结论:股骨颈干角度数越大,越不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反之,则越容易发生股骨颈骨折.

    作者:张永辉;李立照;黄玉平;刘付伟强;黄皖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低龄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低龄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结合术前宣教、围手术期牵引指导、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康复功能锻炼指导、饮食调护.结果:64例82髋低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经1年至1年6个月的随访,无1例再脱位或发生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屈伸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影响手术,缩短治疗疗程,增加治疗效果.

    作者:赵海荣;陈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不同类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钢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5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照组应用T型钢板内固定.采用Dient制定的功能评估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3],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满意.

    作者:李贵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探究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除服用临床降压药治疗以外,结合社区的医疗,在社区中展开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高血压病的防治.结果:社区45例高血压患者血压逐渐下降,防病意识明显提高,发病率也明显的降低.结论:加强社区护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并有效的缓解和控制高血压病情,大大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张孝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减重训练对肌张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减重训练对肌张力的影响情况.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康复训练;减重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再进行减重训练.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进行训练前后评定.结果:经过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减重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减重训练对偏瘫患者肌张力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金建平;夏正常;吴秀清;游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讨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和安全管理

    手术是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手术创作、麻醉、加之疾病本身的刺激,可通过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削弱机体的防御能力和手术的耐受力、直接影响手术预后.围手术期护理旨在术前、术中、术后整个诊治期间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全面评估病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认真分析手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风险因素,加强手术护理的风险管理,是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和保障手术顺利及病人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因此手术护理人员应有高度工作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应具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杜绝一切差错事故的发生,笔者集多年的工作实践探讨如下.

    作者:殷天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角质细胞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来源于角质形成细胞,对上皮细胞具强促分裂原活性的一种生长因子,结构上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相近.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对组织损伤具有明显的促进修复和保护作用.正因为如此它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被人们普遍看好,对其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作者:周佳楠;赵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00例输尿管结石的B超诊断

    为了评价B超对输尿管的诊断价值,我对近两年来我院B超检查诊断并经外院手术取石以及体外震波碎石证实10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B超诊断的方法及如何提高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万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和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190mmHg,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和观察组(非洛地平),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已经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降压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经过非洛地平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观察组患者经过硝苯地平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果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洛地平具有高选择性,起效平稳,吸收的好,利用度高,降压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黄益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减轻产妇产后疼痛效果分析

    目的:对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缓解产妇产后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10例产妇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5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进行全面综合性护理.结果:B组产妇的在生产后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A组产妇;两组产妇在围产期内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方法缓解产妇产后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朱利君;罗宝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58例

    目的:通过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缓解和椎体高度恢复的程度,研究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2004年至 2009年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58例,共 79椎体行经皮后凸成形术.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和椎体恢复高度进行了观察.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由 8.4分(术前)下降至 2.3分(术后).术前椎体前柱高度平均压缩为 57.9%,术后高度恢复到 88.6%.后凸畸形 Cobb角基本矫正.58例术后 6个月均无疼痛复发,以及骨水泥渗漏至椎管或椎旁的现象.结论:经皮后凸成形术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缓解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祁志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和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自愿、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以甘露醇、速尿、能量合剂等药物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组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 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并发症,占2.0%,对照组出现8例并发症,占16.0%,两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效果显著,且并发症较少,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隆文;张春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小儿急性腹泻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推拿手法,选穴脾经、大肠经、神阙、阑门、足三里等.辨证分型治疗50例患儿.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本方法具有通络导滞、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的作用.

    作者:谌治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温热式低周波配合自我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特点;方法:通过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Angeles,UCLA scoring system)对肩关节功能评定法,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进行评分、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12周进行随访评分;结果:温热式低周波配合自我锻炼既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疼痛又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关节活动度;结论:温热式低周波配合自我锻炼对肩周炎康复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作者:邬学群;王世伟;邢秋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30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21例,女性为9例,年龄分布为46.5±13.6岁,研究人群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为12例,行走伤为9例,坠落伤为7例,碾压伤为2例.按照Schatzker对患者骨折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显示Ⅰ型为9例,Ⅱ为7例,Ⅲ型为7例,Ⅳ型为3例,Ⅴ型为3例,Ⅵ型为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仰卧位进行治疗,硬脊膜外麻醉.依照患者手术前X线、CT及临床检查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对研究人群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术后半年内痊愈,未出现切口不愈合、感染病例.所有患者平均活动度为109°,小活动度45°,大活动度为145°.对患者采用Rasmussen评分显示疗效为优为14例,占46.67%,良为15例,占50.00%,差为1例,占3.33%,优良率为96.67%.结论:采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应加强临床推广.

    作者:朱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按摩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观察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指胸椎后关节、肋骨小头关节以及肋横突关节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解剖位置的改变,表现为关节滑膜囊嵌顿形成的不全脱位,且不能自行复位导致的疼痛和功能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病症.多发于女性和体力劳动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背部疼痛(84.52%),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慢性肋间神经痛(25.81%)和胸腹腔脏器功能紊乱(9.68%)等症状.体格检查:受损胸椎节段棘突有压痛、叩击痛和椎旁压痛,深吸气是疼痛加重.可触及偏离脊柱中线、后凸或凹陷的棘突,并在椎旁软组织触及条索状或痛性结节.由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常被误诊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的神经官能症等.有文献报道手法推拿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笔者从2000年至今,采用手法推拿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353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风新;南润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鸟巢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鸟巢式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以供护理服务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8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鸟巢式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体重和进奶量.结果:实验组在护理干预后7天、14天的进奶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患儿,其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有助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体重增长,促进其身心发育.

    作者:冯雪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简介麻醉机挥发罐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本文简介了现代麻醉机的主要部件之一挥发罐的工作原理及分类情况.

    作者:田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的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CT及MRI表现,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主要影像表现有:CT见窦腔密度增高,不均匀,内有小团状、沙粒状、条状高密度钙化影,有蝶窦壁骨质破坏;MRI窦腔内团块T1WI、T2WI信号减低,T2WI信号减低甚至低于T1WI,Ga-DTPA增强无强化.结论:CT、MRI检查是诊断侵袭型霉菌性蝶窦炎较有价值的方法.

    作者:洪瑞锋;廖耿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