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荣;杨封慧
近年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人数大幅度增加,这不仅给老年人的生活行为带来不便和痛苦,也给家庭带来了负担.对老年人提供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有效地保护和促进中老年人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冯元华;华琴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后,检查患者各项指标以总结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5例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结论:临床急性脑梗塞,低分子肝素钠是临床治疗首选用药.
作者:李东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48岁,左侧颌下腺区无痛性包块3年.临床检查:左侧颌下区5.5cm×3.0cm×2.5cm大小包块,质中等硬度,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无淋巴结肿大,颌下腺导管未见异常.超声检查:左颌下腺内探及类圆形低回声包块,大小4.5cm×2cm×1cm,低回声,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中央可见强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收缩期峰值速度约为13.6cm/s.RI:0.65.超声诊断:左颌下腺多形性腺瘤可能性大.
作者:胡艳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现在,高血压是各国常见、具有代表性的慢性病.经过各种研究表明,高血压能够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并且会引发冠心病、肾衰竭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社会一大杀手.因此,防治高血压具有极大的必要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公民的生活习惯、血压治疗力度等方面密切相关,所以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需要进行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本文针对高血压疾病,首先分析指出高血压的病因和现状,对高血压进行大致分析,然后着重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方式,提出一些实际的方法,帮助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希望本文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一些启发和思考,为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做出贡献.
作者:李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罗哌卡因是单一对映结构体(S形)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机制与其它局麻药相同,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浓度为0.2%对感觉神经阻滞较好,但几乎无运动神经阻滞作用;0.75%则产生较好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
作者:张云红;佟香芝;张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肩关节后脱位是临床上少见的损伤,容易造成漏诊.本文就肩关节后脱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新进展做一综述,对临床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祖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髌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 Patellae,CP)又叫髌骨软骨炎,髌骨软骨软化症.髌骨软化症是膝前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对城乡2745例进行了髌骨软化症普查发现其患病率为36.2%[1],在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其病理特点为髌骨软骨软化、水肿、破碎进而出现软骨下骨裸露、骨硬化、滑膜水肿,出现无菌性炎症、关节渗液等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前膝痛,尤其以髌骨后疼痛为著,打软腿,股四头肌萎缩,反复膝关节积液,上下楼梯及下蹲困难或症状加重而进一步发展成为膝骨关节病.
作者:范春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实施全方位护理对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效果.方法:对来本院进行血透的18名尿毒症脑病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结合临床资料进行了护理效果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患者精神神经症状改善状况良好,大多数患者经1次净化治疗后症状得以解除和好转.结论:加强尿毒症脑病患者血透中全方位精心护理能提高血液净化效果,改善患者在血透中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素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药物及穴位的双重作用,在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中风后遗症、胸痹、心悸、眩晕四个常见病入手,就内关穴穴位注射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体现针药结合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
作者:赵振局;李胜涛;韩新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讨对手术前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因素会导致病人术前产生紧张情绪,阻碍手术的顺利实施,提倡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了提高手术质量,手术前应多对病人进行思想工作的指导,要有耐心,以达到减轻病人顾虑的目的.对于患者来说,适当地进行心理护理是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必要方法.要准确分析病人的心理特征,掌握变化规律.一般病人手术前的焦虑大致分为:①缺乏对医学常识的足够认识.②心情焦虑不安,紧张.③对手术缺乏足够的信心.
作者:屈瑞霞;王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心理护理是降低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是调节病人佳心理应激状态的必要措施,对分娩前孕妇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孕妇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分娩到来,降低剖宫产率,促进产妇正常分娩,维护母婴健康的目的.
作者:朱红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眼睛是五官中重要的器官,眼睛对于人来说再重要不过了.所以要注意爱护眼睛,一旦发生眼外伤的时候,要及时进行救治,以免延误时间错过佳治疗时机.处置眼外伤的时候,要注意动作的幅度,务必保持轻轻接触,避免对眼睛造成二次伤害.本文结合几种常见眼外伤,简单描述了几种常见眼外伤的紧急处置方法.
作者:王世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给予规范化护理的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50例作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29例给予规范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控制7例,好转5例,恶化6例,死亡3例,护理有效率为57.14%,实验组患者临床控制11例,好转13例,恶化4例,死亡1例,护理有效率为82.76%,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规范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出院率,促使患者病情好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仙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5例(分期治疗)和对照组95例(常规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63%(88/95),对照组为61 05%(58/95),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过程中,结合各期病症表现进行对症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胡荣生;许华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风病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的疾病,中风后约有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了解临床治疗中风的方法以及探讨中风治疗的发展方向.
作者:龙劲锋;焦健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病毒唑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发热、咳嗽等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昭辉;聂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中心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1年06月60例经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GCS评分方法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基本恢复及良好率为63.3%,术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电解质紊乱发生率高,发生率为31.7%,其次依次为感染、心律失常及肝肾功能不全.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俊;罗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62例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例(治疗组)和随机取162例采用传统牵引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病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5.1%,对照组优良率为78.2%,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神经压迫症状,费用低,并发症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乔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们将周围性面瘫按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1~7天,恢复期7~60天,后遗症期60天以上.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辩证施治,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治法1.1一般资料:治疗组120例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大者72岁,小者5岁,平均40岁;病程短者1天,长者5天.对照组75例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大者68岁,小者7岁,平均43岁;病程短者2天,长者32天.
作者:袁永强;张建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指导合理膳食,改善营养状况,观察血糖、血脂、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论证饮食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的显著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8月驻所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2例,分别进行相应的饮食指导,比较饮食干预前后病人的血糖、血脂、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血糖、血脂显著下降,P<0.05;血红蛋白明显提高,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要遵循合理膳食、科学搭配原则,这有助于降低血糖、血脂,并维持正常血压和体重,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作者:邓昭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