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娩前孕妇的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

朱红珍

关键词:分娩前, 孕妇, 心理, 护理
摘要:心理护理是降低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是调节病人佳心理应激状态的必要措施,对分娩前孕妇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孕妇在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分娩到来,降低剖宫产率,促进产妇正常分娩,维护母婴健康的目的.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内科病人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内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2011年4月年大内科收治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结果:病人入院治疗时处于较差的心理水平,尤其是老年人和重症患者,通过相应的心理干预后患者心理水平恢复良好,能够积极进行治疗.结论:通过对内科病人不同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分析加以心理护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得到增强,对于含着疾病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1例PICC导管漏液后经原位简易置换法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入导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方法.PICC置管是护理操作中常见技术操作,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过程顺利地完成.

    作者:崔素巧;张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喹硫平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6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喹硫平临床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60例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喹硫平临床治疗,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与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临床治疗前与治疗后对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之后,临床痊愈43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9例,无效5例,显效率为76.67%,有效率为91.67%.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PANSS总分、阳性、阴性症状因子分和精神病性因子分都显著下降(P< 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嗜睡.结论:使用喹硫平临床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效果优异,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王艳红;李秋霞;潘十伟;刘乔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县域妇女意外怀孕的调查与分析

    因为盲目性行为而导致的意外壬辰的女性越来越多,也使实施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的女性人数有所增加,这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在流产后得不到很好的营养和休息的女性,会对以后的身心健康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一些流产后的并发症也会随之产生:生殖道炎症、性传播疾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在心理上也会给她们带来很大的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意外怀孕来让人们认识到它的危害,并且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使她们能更好的对自己的生命质量和生殖器健康负责.

    作者:芮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近况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药物及穴位的双重作用,在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中风后遗症、胸痹、心悸、眩晕四个常见病入手,就内关穴穴位注射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体现针药结合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

    作者:赵振局;李胜涛;韩新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影响与重要性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技术和抢救水平不断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存活患者致残率仍高达80%.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康复护理,将脑卒中的致残率降低,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一种突出的社会需求[1].本组研究根据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不同阶段,采用康复护理,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周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病毒唑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发热、咳嗽等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2%,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昭辉;聂亚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青少年甲亢患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20岁以下甲亢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死亡,及甲亢危象患者,2例术后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经相应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术后3例复发,余均情况良好.结论:手术治疗青少年甲亢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方法,但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作者:杨东兴;魏晨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医院药库管理体会

    通过分析我院药库基本药品、新药的采购、药品供应公司的选择、药品的日常保管与维护和药品的验收与出库,总结如何建立药库药品管理体系,确保医院的药品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吴春晓;李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梗塞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脑梗塞为老年阶段常见、多发病症且病死率极高,通常情况下护理重点侧重于患者生命的抢救而对早期康复有所忽略,这是造成致残率增高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作为减低致残率的重点之一.患者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康复是防止患者并发症、后遗症、可使患者功能障碍减少到低限度并大限度促进患者身心全面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作者:郑英华;王菊廷;李顺芬;陈启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及其防护措施

    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性及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保护.方法:查阅医院医护人员事故记录表格,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检验科人员36人次在工作过程中受到职业伤害,但无1人感染.结论:对检验科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能有效避免职业伤害,防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照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20例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20名医院工作人员锐器伤备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5%的锐器伤发生在护士,25%锐器伤发生在保洁人员,10%锐器伤发生在医生.发生锐器伤均在工龄在5年以下者.发生原因前三位是在处理医用废弃物时、输液注射结束拔针和分离针头时.锐器伤后均进行紧急消毒和进一步处理,追踪一年,未发现感染个案.结论:增强职工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发生损伤和暴露后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有效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潘丽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外伤性伸指肌腱滑脱1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外伤性伸指肌腱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11月-2010年5月间治疗的伸指肌腱(外伤性)患者中选择13例实施中医治疗,给予按摩、敷药、熏洗以及外固定.评价治疗后患指的力度及活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患指都基本恢复了正常力度的背伸功能,其中有4例患者在治疗后初期感觉力度减小,但后期恢复良好;所有患者的患指都可以自然的运用于生活和工作;经1年以上时间的随访统计,无1例患者出现再次滑脱.结论:为外伤性伸指肌腱滑脱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闭合复位,使患指的力度尽可能的恢复到肌腱滑脱以前.

    作者:牛东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后伸旋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后伸旋扳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56例病人均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严格筛选划分确定.其中男性437例,女性519例.年龄大者89岁,小者7岁.病龄长者25年,短者6天.全部病例均摄有颈椎正侧双斜位X片,显示生理曲度变直,反弓者876例,不同程度增生者674例,单侧或双侧椎间孔变形,变窄者542例,钩突关节变尖、增生者493例,前后纵韧带钙化者153例,本组病例均依据病史症状、体征、X线或CT、MRI确诊,排除脊柱其他疾病.

    作者:杨永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腹针疗法加西关正骨推拿配合药物)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荔湾区龙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荔湾区骨伤科医院诊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包括腹针疗法、西关正骨推拿以及药物口服,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个疗程后疼痛程度及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

    作者:江东霖;李主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构思、规范、总结合理使用抗茵药物行为.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发挥药剂科积极作用,对本科药学实践加以归纳总结.结果:药剂科是实施合理使用抗茵药物的重要组成部门.结论:加强科学监管,进行临床药学实践,是保证合理使用杭菌药物的有利措施.

    作者:张玉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政工师的自身修养和工作艺术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做好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培养医护工作人员积极向上的心态,充分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医院政工人员责任重大.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院政工师,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真正的发挥政治工作的效力?笔者拟从实际出发,浅谈医院政工师应当具有的自身修养及工作中的方法和艺术.

    作者:许士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脑血管患者的心理护理与临床分析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出现心理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

    作者:曹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6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补肾化瘀方(黄芪、菟丝子、山茱萸、熟地黄、川芎、益母草、当归、水蛭、牛膝、地龙、丹皮)煎服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结果:临床显效63例,显效率91.3%;无效 6例,无效率8.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血清胃蛋白酶1'2同CEA在胃癌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CEA、PGⅠ、PGⅡ对胃癌早期诊断的检测意义.方法:对160例胃病患者,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5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2例,胃癌(GCa)61例,以及70例正常者进行血清CEA、PGⅠ、PGⅡ的检测.结果:胃癌患者CEA与正常者相比较明显升高(P<0.05),PGⅠ、PGⅡ、PGⅠ/PGⅡ与正常者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CSG与CAG组CEA、PGⅠ、PGⅡ、PGⅠ/PGⅡ与正常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胃癌高分化患者CEA明显低于低分化者(P<0.05),PGⅠ、PGⅠ/PGⅡ明显高于低分化者(P<0.05),PGⅡ与低分化者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血清CEA、PGⅠ、PGⅡ联合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周明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