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士明
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是为复杂的并发症.目前认为有多种风险因素与膝关节僵硬的发生相关.大体可分为术前因素、手术因素和术后因素三大类.其中手术相关因素为常见,包括了错误的软组织平衡、假体匹配不佳和假体尺寸选择错误等等.目前对于全膝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处理较多,但是其疗效均存在不确定性,无法完全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
作者:石晶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失语症患者动词和名词障碍是近年来多学科研究的目标,本文主要研究失语症患者的动词和名词加工异常原因.揭示失语症患者加工异常出现的功能性定位,为失语症患者的诊断提供启示.目的:探讨对失语症患者的动词和名词功能障碍的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2例失语症患者进行动词和名词语义理解以及动词产生进行治疗,在进行治疗前,对患者在治疗前后对一些物品以及动作的理解进行测验,并对患者对图片以及动作的叙述的进行检查.结果:通过对失语症患者进行治疗,失语症患者动词和名词的功能障碍明显降低,动词和名词的命名以及语义的理解成绩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失语症患者进行治疗,图画叙述中主语+谓语+宾语句子结构的数量增多,并且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增强.
作者:胡珊;姜丹;彭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缩宫素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产科收治的580例在第一产程因宫缩乏力而导致潜伏期、活跃期延长或停滞的产妇,我们持续静滴低浓度、小剂量的缩宫素进行催产,并对所有产妇进行全程监护统计.结果:我们对在第一产程出现异常的产妇,小剂量持续的使用缩宫素后,采用阴道分娩者553例(95.34%),剖宫产者27例(4.66%)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合理地使用缩宫素,加强对母婴特别监护,既安全无又不良反应,同时也降低了剖宫产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田慧然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4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X2=4 941,P<0.05).结论:联合使用博利康尼及氨茶碱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患儿,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博利康尼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患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的原因和相应护理措施以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抽取8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临床患者病例,分析该类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的主要类型和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总结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体会.结果:该类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恢复期出现疼痛的主要类型包括切口疼痛、腰背部疼痛、颈肩部疼痛、腹部疼痛等.结论:对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泌尿外科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疼痛的主要类型和原因进行充分了解,可以保证临床对该类患者在术后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防止出现术后疼痛.
作者:黄媛清;马雪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26例均行X 线平片检查,其中18例行CT 检查,MRI检查8例.结果:全部病例X线均显示骨质破坏,显示钙化或骨化21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4例;CT显示钙化或骨化19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2例;11例MRI均可显示病变范围及软组织肿块.结论:X 线平片及CT 能清晰显示钙化、骨化,磁共振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完善影像学检查能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作者:路强;刘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对老年性临界高血压患者血液动力学及心功能改变.方法: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对照组为西药治疗,疗程结束后测定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RBC压积、血沉以及PR、CI、H0I.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全血还原粘度和RBC压积水平、H0I方面上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和心功能异常现象,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这一现象.
作者:吴文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两方面分别探讨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项措施.
作者:潘斌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探讨对手术前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因素会导致病人术前产生紧张情绪,阻碍手术的顺利实施,提倡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为了提高手术质量,手术前应多对病人进行思想工作的指导,要有耐心,以达到减轻病人顾虑的目的.对于患者来说,适当地进行心理护理是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的必要方法.要准确分析病人的心理特征,掌握变化规律.一般病人手术前的焦虑大致分为:①缺乏对医学常识的足够认识.②心情焦虑不安,紧张.③对手术缺乏足够的信心.
作者:屈瑞霞;王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即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症候群.是一种功能性胃病,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治愈,常被诊断为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厌食症、神经性呕吐和胃痉挛等.既无全身疾病的消化不良,又无局部病灶,而未检查出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肿瘤,并能排除肝、胆、胰和食道的器质性病变的存在.
作者:于伟东;徐志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的工作体会及其临床观察.方法:通过对180例小儿(年龄1天-7岁)静脉穿刺的临床实践,观察并进行分析报告.结论:影响穿刺成功因素,取决于护士工作经验,心理素质,家属因素与患儿合作因素.
作者:叶秀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即教学基础设施薄弱,实践基地欠缺;师资队伍的素质、结构难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教学改革相对滞后;高职教材建设不适应教学的要求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高职教学,提升教育质量的措施和建议:确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高职教材建设;加强实训教学;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等.
作者:曲海燕;晏苏征;李文忠;许亚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诊断与鉴别.方法:综合笔者对9例10个病灶经病理证实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的等或略低密度或略长T1、等或略长T2信号,增强明显强化.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在CT、MR表现上有一定的特征性,充分认识本病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魏秀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现代临床护理的标识管理.方法: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各种药物、管道、仪器等进行标识区分,进行护理管理.结果: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起到警示、提醒作用,体现护理服务人性化、护理管理细节化的优势.是现代护理服务理念的一种新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刘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疥疮是由人疥螨引起的接触传播性皮肤病.疥螨常侵犯皮肤较薄嫩之部位,皮疹为米粒大小丘疹或丘疱疹,色淡红,多见于手指缝、手腕部、肘窝、腋窝、脐腹及生殖器等处.患者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可因搔痒抓破而合并感染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硫磺软膏结合中药外洗治疗疥疮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程子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土家排针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寒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315例患者,随机分为土家排针法治疗组105例,传统针刺对照组和中成药颈舒颗粒对照组各105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功能状态,硬结条索状物大小指数进行分级评分及综合疗效评定.结果:土家排针法治疗组与传统针刺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中成药颈舒颗粒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土家排针法治疗可提高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寒湿型)的临床疗效.
作者:彭先和;汪小华;何万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寻找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佳方法.方法:将90例符合腰背肌筋膜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热敏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有效率82.2%;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热敏灸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作者:植昌嘉;黄大红;蔡灵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因为盲目性行为而导致的意外壬辰的女性越来越多,也使实施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的女性人数有所增加,这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在流产后得不到很好的营养和休息的女性,会对以后的身心健康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一些流产后的并发症也会随之产生:生殖道炎症、性传播疾病、宫外孕、不孕症等.在心理上也会给她们带来很大的影响.面对这一情况,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意外怀孕来让人们认识到它的危害,并且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使她们能更好的对自己的生命质量和生殖器健康负责.
作者:芮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罗哌卡因是单一对映结构体(S形)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其作用机制与其它局麻药相同,通过抑制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阻断神经兴奋与传导.对运动神经的阻滞作用与药物浓度有关,浓度为0.2%对感觉神经阻滞较好,但几乎无运动神经阻滞作用;0.75%则产生较好的运动神经阻滞作用.
作者:张云红;佟香芝;张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并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的降低值高于对照组,心理干预组的SDS、SAS值均低于对照组,心理干预组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及偏执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改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还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石惠娟;夏永莲;刘静波;黄茜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