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榕;杨艺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10月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出血率的为8.0%(4/50)低于对照组的出血率22.0%(1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降低产妇心理压力,可减少产妇出血发生率以及产后出血量,具有有效改善对产后出血情况的作用.
作者:李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盆腔CT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进行盆腔CT检查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甘露醇(甘露醇组)、硫酸镁(硫酸镁组)和肥皂水(对照组)进行肠道准备,所有患者均作16排CT扫描.比较三组患者的CT检查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甘露醇组及硫酸镁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甘露醇组与硫酸镁组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盆腔CT检查患者采用甘露醇及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可以明显的提高CT的检查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笑琴;张绍伟;谢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文首先对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该设备的核心部分),后对这种大型核医学成像系统进行诊断功能扩展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进一步的介绍.
作者:李德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药物流产、无痛人流和传统人流在初孕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并比较分析.方法:将450例初孕妇随机分成药物流产组、无痛人流组和传统人流组,每组150例,通过观察完全流产率、术中疼痛、出血量等指标,对三种终止早孕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痛人流组排胎完整率较其它两组高,镇痛效果好,人流综合症发生率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和传统人流无差异.结论:使用无痛人流法终止早孕,孕妇痛苦小,排胎完整率、人流综合症等方面表现优秀,是终止早孕的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素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内关穴位注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药物及穴位的双重作用,在改善症状、控制病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从中风后遗症、胸痹、心悸、眩晕四个常见病入手,就内关穴穴位注射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归纳,旨在体现针药结合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
作者:赵振局;李胜涛;韩新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确诊患者采取中医中药辨证治疗,30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30天后,显效22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94.83%.结论:采取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
作者:罗华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自我体育治疗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站位体疗和卧位体疗两种体育疗法.结果:以一个月或者半年为总疗程或者更长时间,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体能一般以12天为一个疗程的体育治疗后,治愈17例,好转1例,治愈率94.4%,总有效率100%.结论:自我体育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具有简单、易学,利用呼吸法和特定的动作练习为优点,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谢小平;李武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42例,对甲状腺患者实施了精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术后恢复好,手术成功,住院6-8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严密仔细操作,术后认真细致观察,精心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做出及时处理,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疗效十分重要.
作者:陈顺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中风后遗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共78例,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的39例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西药脑活素溶于生理盐水静脉滴注,脑复康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B1、阿司匹林;治疗组的39例患者,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中药,配合针灸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6例,好转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1.3%;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9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比单纯的西医治疗,能使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清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引起的以脑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俗称为脑中风.该病常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的急性发作,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生活能力减退,出现心理烦躁或抑郁等心理变化.
作者:曹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技术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我院产科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无痛分娩的182例产妇资料,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2岁;孕周37~42周,体重60~83kg,182名产妇均为初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婴儿均为头先露,无头盆不称,无瘢痕子宫,无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合并症,无系统性疾病,孕期平顺.182例产妇均为自愿要求分娩镇痛,均对她们实施分娩镇痛.结果:182例无痛分娩的产妇均顺利分娩,不同的分娩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不同.其中,腰一硬联合镇痛达到止痛和减轻疼痛的比例高,镇痛效果好.结论:成熟的分娩镇痛技术可有效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痛苦,降低应激反应,改善胎盘血流及胎儿供氧,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缩短产后恢复过程,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董巧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与吞咽训练配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至201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和吞咽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舌骨与甲状腺上切迹低频电刺激.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疗程后后,应用饮水试验评测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结束后,通过饮水试验评测,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约为93.2%;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约为68.2%.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对患者吞咽反射的功能有明显的提高,再配合吞咽训练,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陈小红;李程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探讨预防及护理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心内科2009-2011年间治疗的200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结果:患者在院治疗时间3周至2个月不等,护理效果明显.在积极治疗和护理干预下200例患者出院后的随访中发现,治愈77例,治愈率达38.50%;好转117例,好转率58.50%,产生并发症及复发6例,占总数的3.00%.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对于在院病人的治疗和恢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孙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痰液是一种由于病人患有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等疾病的代谢产物,在疾病诊疗方面,痰液经常会作为医生用于确诊病情的重要依据,根据痰液标本的微生物检验结果,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疾病.留取痰标本进行微生物临床检验时,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有效的痰标本方法,以达到提高检验痰标本质量和检出率的目的.
作者:岳志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寻找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佳方法.方法:将90例符合腰背肌筋膜炎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热敏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5例)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35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5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有效率82.2%;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热敏灸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作者:植昌嘉;黄大红;蔡灵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包皮环切术后的换药技巧.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外科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患者1669例作为实验对象,对其换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本组1085例,术后出血169例(15.58%),二次手术缝合止血12例(1.1%),水肿235例(21.66%)、伤口感染214例(19.72%).术后伤口平均愈合时间7±2.8天.结论:给予患者包皮环切术后精心换药,能够减少病患痛苦,伤口愈合后外观美观,患者普遍满意.
作者:蔡春琳;罗燕红;江卫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26例均行X 线平片检查,其中18例行CT 检查,MRI检查8例.结果:全部病例X线均显示骨质破坏,显示钙化或骨化21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4例;CT显示钙化或骨化19例,显示软组织肿块12例;11例MRI均可显示病变范围及软组织肿块.结论:X 线平片及CT 能清晰显示钙化、骨化,磁共振能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完善影像学检查能明显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作者:路强;刘为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43例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43例中穿刺成功并顺利完成输液、静脉留置针留置2~7d者221例,成功率90.9%,留置失败原因包括: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等,无出现并发静脉炎病例.结论:加强小儿静脉留置针期间并发症的防范及处理,可提高留置成功率,减轻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
作者:廖冬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以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无孕产妇死亡.结论:中央性前置胎盘的病因与子宫内膜病变、损伤有关;B超是目前有效诊断中央性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期待疗法是处理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有效方法;剖宫产术是中央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唯一途径.
作者:田晓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差错事故以及进行针对性管理改进之后的成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加强急诊输液管理前后各2年的医疗记录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加强管理前为对照组,加强管理之后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急诊输液差错事故出现的数据;结果:加强急诊输液管理之后,急诊输液差错减少,由此造成的医疗纠纷也随之减少,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输液环节加强管理,能够确保患者的有效治疗,减少医疗纠纷,值得推广.
作者:蔡小泳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