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
目的:探讨凝血相关指标检测对临产孕妇的临产意义.方法:对200例临产孕妇(实验组)和100例非妊娠妇女(对照组)的PT、APTT、Fib、TT、D二聚体和血小板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PT和血小板值降低(P<0.01),Fib和D二聚体升高(P<0.01),而APTT和TT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任郁英;陈艳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完成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20例病例术后随访6~12月,治愈78例,好转3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2%.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有较好的疗效,不同病变程度的慢性鼻窦炎其疗效存在差异.
作者:徐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灸在神经康复治疗中治疗效果,探讨针灸在神经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接受治疗并住院的脑卒中神经康复治疗患者4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针灸组行常规治疗联合应用针灸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在神经康复治疗中的疗效,对照观察针灸对神经康复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和针灸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针灸组治疗后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灸有助于脑卒中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对神经康复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陈启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通过使用小腿控制的方法改善脑瘫患儿异常立位姿势.方法:对存在不良站立姿势的脑瘫患儿,加入小腿控制的训练项目,观察患儿立位姿势的改善情况,从而分析小腿控制在脑瘫儿建立正确立位姿势的作用.结果:小腿控制训练纠正28例脑瘫患儿不良站立姿势,25例患儿立位姿势控制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3例作用不明显.结论:小腿控制训练对改善部分脑瘫儿童的异常立位姿势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张成静;李素;蒋玉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门急诊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为门急诊患者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381例门急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结果:门急诊患者生活方式标准化得分为58.9;在6个分量表中,自我实现得分高,其次是人际关系,得分低的是健康责任和运动锻炼.结论:门急诊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体低于一般水平,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综合干预措施对其进行健康干预,促使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邱葵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应用体外电场热疗与前列安栓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前列腺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体外电场热疗与前列安栓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实施后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论:应用体外电场热疗与前列安栓联合的方法对患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彭仕燕;谢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采用放射CT诊断的肺段隔离症患者进行观察,并分析其诊断的效果.方法:从医院选出20例通过手术以及病理证实患有肺段隔离症,并自愿接受诊断观察的患者,在这二十例患者中,19例为肺叶内型患者、1例为肺叶外型患者,对他们进行胸部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通过对CT片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二十例患者的病灶都位于两肺下叶后基底段,其中5例为实性病灶,8例为囊性病灶,7例为囊实性病灶.其中有12例为异常主动脉供血,还有5例在病灶的周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肺气肿.结论:CT对患者的病变进行观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显示患者病变的形态特点还能显示病变部位周围组织的变化,另外还能显示异常主动脉供血情况,对肺段隔离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及其价值.
作者:叶丽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采血室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采血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结果:有效地防范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是防范和减少护患纠纷的根本所在.
作者:徐艳斐;郎金波;孙红华;邵洪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是经营销售特殊商品的营业场所,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生命,药品的经营管理者必须熟悉<药品管理法>法规并掌握一定的药品知识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社会服务,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玉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脾胃病,好发于3岁以下,四季均有,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质变稀薄呈水样带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及黏液为特征.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因有很多、如感受外邪、受惊、消化不良和脾胃虚弱等因素引起、本病.本节主要叙述的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不包含其他因素引起的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精微,如脾胃受病、消化功能紊乱,则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水湿合污而下酿成腹泻.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和探索,推拿对小儿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有着较好的疗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本人对本病的观点及推拿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姜启红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重症监护病房(ICU)因收治患者病况危重、免疫力低下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原因,使得由细菌感染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为常见.本文通过对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原因的深入分析,进一步强调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重症监护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作者:于秋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279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经验.方法: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2年来,在我科共治疗279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正确适当科学的护理方法,对糖尿病人的心身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结论:让糖尿病患者自己学会尿糖和血糖仪的检测方法,学会自己掌握一定的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免疫缺陷为特征的严重传染性疾病.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病死率极高.所以,艾滋病的防治已经是当务之急.当前艾滋病的防治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当前对艾滋病的治疗尚不成熟.我国现阶段AIDS/HIV的治疗主要采用西医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和中医治疗,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是逆转录酶抑制剂、HIV蛋白酶抑制剂、HIV整合酶抑制剂、HIV进入抑制剂等.
作者:马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儿复方鸡内金散辅助治疗轻度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轻度营养不良5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主要指导调整饮食结构,观察组在上述指导的基础上加用小儿复方鸡内金散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74%(X2为6.79,P<0.05);观察组在进食改善,体重增加,腹部皮脂厚度增加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X2分别为14.56、6.79、6.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复方鸡内金散在辅助治疗轻度营养不良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白冰洋;罗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地佐辛、吗啡两种镇痛药分别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到2011年12月期间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4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为吗啡组,观察组为地佐辛组,均使用扬子美迪电子输注泵,以2mL/h流速持续泵入,自控剂量1.5ml/次;随访至术后48h,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12、24、48h的镇痛效果和嗜睡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力;胡华铂;史李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术中处理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了从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60例临床资料.结果:60例卵巢囊肿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了手术.术中出血平均70ml,手术时间平均90分钟,平均住院天数5天,无一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术式安全,患者创伤小,恢复快,术中注意处理技巧,不影响卵巢功能,是卵巢良性肿瘤首选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肖瑞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根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病因进行相对应的治疗,不同阶段、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采取腰椎牵引、超短波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教育性干预、功能锻炼指导、体位护理以及电话随访,并且正确指导出院患者功能锻炼以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治愈8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过程中配合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心理护理、长期及时的康复指导,对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至关重要.
作者:俞银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逐年加剧,以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数量的快速增长,颈椎病患者的数量亦在逐年增加.自20世纪50年代开展颈前路手术以来,颈椎病手术治疗的范围、手术技巧、手术方式不断发展,手术的普及率也日趋广泛.与此同时,由手术治疗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随着巡证医学的发展,对颈椎病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手术原则的完善以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认识逐渐深入.
作者:刘福涛;陈家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对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00例患有胆结石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手术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0例.在手术后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结果:B组患者手术后的机体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A组;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A组.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义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对比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椎旁植骨融合率,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66例腰椎疾患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B组(腰椎后路手术椎旁植骨)各33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植骨融合率为93.9%(31/33),B组的植骨融合率为81.8%(27/33),两组术后矫正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后路手术椎间植骨和椎旁植骨手术均属于腰椎疾患的有效治疗方法,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的的骨融合率较高.
作者:李小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